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学者集会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1-08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学者集会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

    【作者】吴长庚

     

      由江西上饶师范学院和铅山县政府联合举办的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不久前在上饶举行。近七十名学者在会上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一、对近代百年以来的辛词研究作了总结。刘扬忠提出了“辛学”的概念,将百年辛学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总结,从19081949,以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梓行为标志,是近

    代意义研究的开始。从19501979是辛学研究的发展期,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独领风骚;而极左思潮,文革浩劫,也使辛学研究偏离学术轨道。从1980至今是辛学回归学术、再度繁荣期。叶嘉莹把辛弃疾定位于与屈原、陶渊明等同样地位的文学家;集体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他还对辛学研究的继往开来提出了四条意见。朱丽霞提交了《二十世纪辛稼轩研究的回顾与理论思索》的论文,分百年辛学为四个历史阶段,清末民初(19081918)是传统方法与现代视野转型期;“五四”新文化运动至新中国成立(19191949)是全面研究与重点关注期。后两期划分与刘同,而称“时代断裂与学术延续”期,“途径多元与继往开来”期。她引用大量资料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证分析。

     

      二、更多的学者从传播学、接受美学角度研究稼轩词。刘尊明的《历代词人次韵辛弃疾词的定量分析》一文,对历代词人次韵稼轩词的作品进行检索和辑录,发现在历代词人追和次韵的唐宋词人中,辛弃疾乃是被次韵作品最多的词人之一。他由此认为,对稼轩词的追和次韵并非偶然,而是一种普遍的群体行为,这种创作背后所潜寓的审美心理和文化内涵,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探究的。此外,陈水云、张清和的论文,从文学接受的视觉对陈维崧《湖海楼词》进行了定量分析,注意到陈维崧对前代文学遗产是转益多师而自出一家的,改变过去简单地以豪放论其词的认识。

     

      三、对辛弃疾家世、生平、履历、交游诸方面研究进一步推进。辛更儒的《有宋南雄太守朝奉辛公圹志考释》一文,披露了《菱湖辛氏族谱》中辛弃疾手订《济南辛氏宗图》,多有新获。他还坡露了稼轩之孙辛鞬《圹志》的出土,使我们对辛弃疾家世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铅山籍滕振坤就《鹅南辛氏宗谱》提交了两篇论文,对稼轩年谱、稼轩公画像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补充论述。

     

      四、从多元角度继续深入辛词与辛弃疾的研究。如辛弃疾的艳情词、谐谑词,辛词鉴赏方法论等。有的学者还进行了多方位的比较研究:如汲军《辛弃疾由带湖而瓢泉的经济原因分析》,认为辛弃疾是个大家庭,有八儿二女,六、七个侍妾,解决经济负担是择地而居必须考虑的问题。

     

      【原载】 光明日报

     

    楚辞研究的新收获

    【作者】林家骊 李慧芳

     

      由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楚辞学研究中心和中国屈原学会主办的“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二届年会”不久前在杭州举行。来自国内外的百余位学者就当前楚辞研究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成果丰硕。

     

      一、文献研究。如崔富章《〈中国图书馆善本书目·楚辞类〉补正》、周建忠《大阪大学藏“楚辞百种”考论》、石川三佐男《“蟠螭纹精白镜”铭文与〈楚辞〉》、李大明《〈文选〉骚类校文举例》、黄灵庚《〈楚辞〉十七卷成书考辨》、林家骊《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马其昶稿本〈屈赋析微〉》、熊良智《阮孝绪〈七录〉楚辞分类著录的学理背景》等对海内外的楚辞文献进行了介绍与考证。

     

      二、训诂问题。如王钟陵《〈楚辞·天问〉“阳离”解》、野田雄史《关于“荆”和“楚”的称呼》、大野圭介《“周流”考》、王德华《骚体“兮”字表征作用及其限度》、孙敏强《“蒙清尘”与“罗袜生尘”解》、温洪隆《屈原“放流”辨》等,于楚辞训诂多有新解。

     

      三、文本中某些具体问题的分析研讨。如殷光熹《〈楚辞·渔父〉考论》、董运庭《〈九歌〉略论》、吴广义《〈九歌〉与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刘谦功《试析“山鬼”的形象及其文化内涵》、吴广平《东皇太一原型研究综述》、黄崇浩《屈原〈远游〉之旨及其它》、曹亮《招隐士诸说述评》、郭令原《〈招魂〉新探》,研究范围在作品本身。姚小鸥等人的论文则论述了屈原的思想及命运。

     

      四、对楚辞历史、文化、音乐等背景问题的研讨。如黄震云《楚辞的文体与入乐》、邵学海《“烛僮”发微——论屈原时代楚国文学艺术的风格与趋向》、张兴武《楚声组曲与〈九歌〉声辞》、吴万钟《对兰象征的历史演变之研究》、黄康斌《古乐〈承云〉考——楚辞古乐考之一》、周苇风《屈原作品称经的文化背景》等。

     

      五、从新角度切入的跨学科研究。如赵敏俐《对七言诗源于楚辞体之说的几点疑问——从〈相和歌·今有人〉与〈九歌·山鬼〉的比较说起》、刘伟生《赋体内序与外序的区分及其结构特征》,角度新颖。禹经安、舒新宇和张昌竹等从地域文化入手进行研究,提出楚之黔中郡与溆浦之关系。张群、龚元秀取美学角度,刘冬颖、丁素红则对姜亮夫先生楚辞研究的文化语言学特色进行了比较探讨。

     

      六、楚辞对后世的影响。如朴永焕《陆游的屈骚情怀》、陈炜舜《叶向高及其楚辞论探赜》、过文英《评朱熹的〈九歌〉研究》、邵炳军《汪瑗对〈楚辞〉文学性的体认》、李翰《从“温柔敦厚”到“发愤”、“绮靡”——屈赋的文学史意义及对“诗言志”说的再思考》探讨了后世对楚辞的继承。

     

      此次会议的主题之一,是纪念姜亮夫先生从事楚辞研究八十周年兼缅怀在楚辞学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汤炳正、林庚、褚斌杰、张正明、郭在贻先生,选出了新一届屈原学会理事会。

     

      【原载】 光明日报

     

    李之仪研讨会召开

    【作者】吉太耘

     

      李之仪学术研讨会不久前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召开,30余位学者围绕李之仪的生活和创作轨迹、诗词文学地位、词论的理论贡献等问题,各抒已见,进行了深入探讨。

     

      李之仪一生命途多舛。曾任枢密院编修、原州通判、万泉县令、常平提举等职。建中靖国元年,李之仪因开罪于蔡京,被革职编管太平州(今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县),

    其后的20余年间,寓居当涂,有《姑溪居士前后集》70卷。

     

      李之仪卒年迄无定论。此次会上,曾枣庄、汤华泉通过对李之仪诗词、文章、交友书信时间等进行严格界定,以确凿的事实证明李之仪卒年应为南宋建炎元年;曹志平的李之仪编年史进一步确认了两位学者的观点。李之仪于建炎元年以80岁高龄卒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的观点,得到了与会多数专家学者的认同。

     

      学者认为,在词的创作上,李之仪“以诗为词”的表现手法,与苏轼同出一辙。但又与苏轼词风大有区别。曾枣庄认为,他的词风与李清照词风颇为相似,语言清新平易,情意深切自然,内蕴丰富广阔。像“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时时浸手心头熨,受尽无人知处凉”、“寄言俗客莫相嘲,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等,都体现了这一词风,均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句。二李同为山东人。李清照词风很可能受到李之仪影响。葛景春认为,李之仪的词与李白诗一样颇受民歌影响。他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词,显然与李白《子夜歌》、《荆州歌》、《襄阳曲》、《越女词》等诗歌的诗风相似,清新明快、情感真挚、有一种浓郁的民歌风情。他的《忆秦娥·用太白韵》:“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不知今是何时节,凌高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边双阙。”词风清旷壮逸,酷似李白词《忆秦娥》。邓乔彬认为,李之仪晚年长住地处江南的当涂县,与当地民间有着不解之缘,其清新朴实的词风,隽永秀丽的词句,受到当地民歌的浸润。

     

      与会学者认为,李之仪不仅是北宋著名词家,也是北宋词学的开拓者。周啸天指出,李之仪词论主张的要点有四,一是主张词句和诗句应有区别,填词要有“音律”;二是反对平庸,力求“字字皆有据,而其妙见于卒章、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三是立足小令,重视长调,讲究致韵,拓宽词路;四是肯定柳永慢词功绩,并指出柳词在致韵上的不足。这些词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载】 光明日报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