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5—16日,北京2006年《文心雕龙》研究与当代文艺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大厦成功举办。15日为报到时间,16日全天开会。此次大会是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校重点学科、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和《文学评论》编辑部联合举办。出席会议的代表近50位(其中校外实际与会代表41位),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人民文学出版社、黄山书社和各大高校,有: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西北大学、辽宁大学、山西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以及澳门大学、韩国尚志大学等。 上午八点半,大会在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理事陶礼天教授的主持下开幕,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宫辉力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刘文忠编审、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党圣元研究员及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左东岭教授,分别代表中国文心雕龙学会、《文学评论》编辑部及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三家主办单位发言,对举办此次大会的重要意义作了说明,对新世纪《文心雕龙》以及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学术前沿作了回顾与展望,对中国文论经典《文心雕龙》的研究与当代文艺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关系和研究价值作了阐述。 半小时开幕式后即进行大会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蔡钟翔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中心主任赵敏俐教授主持,六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他们分别是南开大学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罗宗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壮鹰,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林其锬,辽宁大学教授涂光社,澳门大学教授邓国光及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韩经太等先生。大会报告结束后,上午和下午,与会代表共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举行了三场小组学术报告和研讨,分别由漆绪邦、梅运生、党圣元、傅刚、邓国光、李壮鹰、涂光社、杨星映、孙蓉蓉、张弘、戚良德等知名学者担任各小组分场研讨会主席。两个小组的每场报告和讨论,气氛和谐,讨论热烈。围绕《文心雕龙》研究,《文心雕龙》研究与当代文艺学研究的关系,“龙学”研究对当代文艺学学科建设的推动和深化的影响,以及《文心雕龙》研究中的许多尖端问题、存疑问题或重大理论命题等展开研讨,与会专家学者积极发言,参与讨论,如第一小组杨星映教授关于《文心雕龙》的方法论问题,孙蓉蓉教授关于《文心雕龙》“酌乎纬”的问题,王毓红教授等关于《文心雕龙》的批评话语问题,范子烨研究员关于《文心雕龙》中“陶渊明缺位现象”的问题等,都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还对镇江图书馆中国文心雕龙研究资料中心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又如第二小组戚良德教授报告了《〈文心雕龙〉为当代文艺学提供了什么?》的报告,引起了本小组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久不能息;郭鹏教授关于如何在古代文艺思想的视野中审视《文心雕龙》及其古代文论家对“文学性”问题的认识,陈允锋教授关于刘勰《文心雕龙》的“伏采”观念问题,以及张弘(普慧)和陶礼天两位教授关于佛教与《文心雕龙》之关系的对话与讨论等,都是有利于把《文心雕龙》研究推向深入的重要成果。 经过一天的热烈、紧张的探讨,大会于下午五点半告一段落,顺利举行了闭幕式。大会闭幕式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左东岭教授、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秘书长李金善教授主持,首先由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平教授和北京语言大学郭鹏教授分别代表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做了小组讨论的总结发言,两位老师准确而又生动地对各自小组的学术讨论进行总结,并谈了他们自己的观感。与会专家学者都认为这次会议的主题很好,《文心雕龙》与当代文艺学关系的研究以及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传承问题,是今后“龙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最后罗宗强先生做了大会的总结发言,罗先生强调了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为《文心雕龙》研究的空间很大,在今天讨论《文心雕龙》研究与当代文艺学学科建设的关系是必要的;但不管如何研究,首先要读懂《文心雕龙》,要以《文心雕龙》的文本为依据;继承文化传统要明白三个前提:第一,传统是回不去的;第二,传统是离不开的;第三,传统是发展的。罗先生的精要总结,为大会的成功举办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附录: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心雕龙》学会、《文学评论》编辑部联合举办北京2006《文心雕龙》研究与当代文艺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会议代表论文目录(按姓氏拼音字母顺序排名) 1.陈允锋(中央民族大学):刘勰《文心雕龙》之“伏采”说 2.邓国光(澳门大学):《文心雕龙》“神理”义探 3.范子烨(中国社会科学院):论《文心雕龙》的“陶渊明缺失现象” 4.方锡球(安庆师范学院):中国古代文论中艺术理想的两个层面——从风骨论到意境论 5.郭鹏(北京语言大学):重解“文学性”:在古代文艺思想史的视野中 6.郭鹏(山西大学):试论黄侃补文与《文心雕龙》的“隐秀” 7.何懿(安徽教育学院):“物”之索解——读《文心雕龙》札记一则 8.韩经太(北京语言大学):“智术”理念与雕饰美学体系——《文心雕龙》的经典意义与现代文艺美学 9.罗宗强(南开大学):《文心雕龙》识小录二则 10.林其锬(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心雕龙》文论资源与当代文艺学研究——兼谈张光年《骈体语泽文心雕龙》的启示 11.李壮鹰(北京师范大学):“说炜烨而谲诳”——论刘勰对陆机《文赋》的一个错误批评 12.李平(安徽师范大学):论杨明照《文心雕龙》研究的特点 13.彭荷成(江苏镇江市图书馆):被当做文化品牌打造的文心雕龙研究资料中心 14.戚良德(山东大学):《文心雕龙》为当代文艺学提供了什么 15.孙蓉蓉(南京大学):论“酌乎纬” 16.涂光社(辽宁大学):美在文心——刘勰文学观探微 17.童庆炳(北京师范大学):《文心雕龙》“杂而不越”说 18.陶礼天(首都师范大学):(1)文化传统与《文心雕龙》之性质略论; 19.魏崇周(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释“刘琨雅壮而多风”——兼论刘琨的创作倾向 20.吴建民(徐州师范学院):论刘勰的“养气”思想 21.王文勇(四川大学):中国文论:照着讲与接着讲——以《文心雕龙》研究为中心 22.王慧玉(国际关系学院):体道与言情——庄子与刘勰语言观之比较 23.王毓红(集美大学):历史性叙事:刘勰论文的基本话语模式 24.王宇(首都师范大学):关于刘勰诗体论研究的综述与检讨——以“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为例 25.夏静(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双重“解蔽” 26.杨星映(重庆师范大学):从具体到抽象——文心雕龙研究方法的启示 27.杨柏岭(安徽师范大学):文字弦歌各擅其绝:从诗乐离合看词体演变的意义 28.袁峰(西北大学):文艺学语根刍议 29.张弘(西北大学):《文心雕龙》审美范畴的佛教探源 30.赵利民(天津师范大学):论刘勰的文学阐释学思想——兼与西方文学阐释学比较 31.张敏杰(首都师范大学):《文心雕龙·诸子》篇“庄周述道以翱翔”释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