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宋代家族与文学【附录二】——以澶州晁氏为中心(1)-文化研究
来源:  作者:张剑  点击:次  时间:2001-08-1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吕本中离京回扬州。

    可系于政和初年的诗作有:《拟一上人怀山之作》、《雪效柳子厚》(一作赠一上人)、《陆元钧寄日注茶》(诗中有“老夫病渴手自煎,嗜好悠悠亦从众。更烦小陆分日注,密封细字蛮奴送。”陆元钧即陆宰,为陆游之父,冲之之外甥,政和年间为淮西提举常平,时方二十余。)《赠僧法一墨》、《法一以余所赠墨为不佳》、《复以承晏墨赠之》、《送一上人还滁州瑯琊山》、《忆王立之》、《过王立之故居》。

    政和四年甲午(1114)四十二岁,冬,火灾,家产受到极大损失。

    晁说之《嵩山文集》卷十六《刘氏藏书记》作于政和五年乙未七月十一日戊寅,中云:“予家则五世于兹也,虽未敢与宋氏争多,而校讎是正,则未有自让。乃去年冬(政和四年),火以造谴。”

    《谢沈次律水枕》作于该年夏季。

    政和五年乙未(1115)四十三岁,秋,卜居新郑东里,西邻具茨山(即大隗山)。

    作于此年的《留别江子之》云:“尽室飘零去上都(长安,此指京城),试于溱洧卜幽居。不从刺史求彭泽,敢向君王乞镜湖。平日甚豪今潦倒,少年最乐晩崎岖。故人鼎贵甘相绝,别后君须寄一书。”新郑东里正在溱水与洧水相交处。

    之后,有《初来东里》、《至东里次前韵》、《次韵江子我见寄》等诗。《初来东里》云:“乘流从此去,河汉失清都。”可见是彻底告别了京师家园。

    政和七年丁酉(1117)四十五岁,在新郑东里,与叶梦得唱和。另与吕本中唱和。

    叶梦得于该年移知颖昌,浚西湖(许昌西湖),与苏过等十二人结诗社唱和甚欢。冲之与说之皆在新郑,遥应诗社。(参王兆鹏《两宋词人年谱·叶梦得年谱》)

    该年有《和叶甥少蕴内翰重开西湖见寄二首》、《和寄叶甥少藴内翰见招》、《次韵再答少藴知府甥和四兄以道长句并见寄二首》、《复和少藴内翰甥兼谢伯藴通判兄再赠》、《再次韵》、《次四兄以道韵答许下诸公》等。

    陆友仁《研北杂志》:“其舅氏晁将之无斁自金乡来过,说之以道居新郑,杜门不出,遥请入社。”

    春,吕本中自阳翟返曹南,过新郑、京师,与诸晁兄弟唱和,有《京师新郑与诸晁兄弟往还前后数诗》。

    另:《曲洧旧闻》卷六:“政和间,常子然、谢任伯、江子我,同访晁伯宇及其弟叔用于昭德之第。”事当在政和四年之前。

    政和八年(重和元年1118)戊戌,四十六岁,漫游徐州,又至泰州海陵探访吕本中。

    《风月堂诗话》卷下:“政和戊戌三月雪,昭德诸晁皆赋诗,以《晋书·五行志》著为大异,颇艰于落笔。独晁冲之叔用用王维雪图事云:从此断疑摩诘画,雪中自合有芭蕉。人称其工。”

    《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六》:“诗说隽永云:‘晁冲之叔用乐府最知名,诗少见于世。’政和末,先公为御史,朱深明为郎官,其谢先公寄茶兼简深明诗曰:谏议茶犹寄,郎官迹已疏。斜封三道印,不奉一行书。会远长安去,终临顾渚居。大江清见底,为问渴如何。”

    据此推冲之远离开封事当在政和八年三月后。吕本中时在海陵,次年上元吕有诗《己亥上元数同晁季一叔用清坐不出》,可见至少政和八年冲之须抵达海陵。海陵临近大江和顾渚山,顾渚山以产茶闻名,因有“终临顾渚居”之句,亦可见其至海陵是有计划的出游。从新郑至海陵中间可经江苏徐州,由徐州往东偏南可至泰州(即海陵)。徐州有晁氏亲族居住,冲之可能顺道访亲。

    宣和元年己亥(1119),四十七岁,上元,在海陵与吕本中游。返经徐州。

    吕本中有《己亥上元数同晁季一叔用清坐不出》。

    冲之作《再至徐州示诸弟》:

    去年客徐得范子,今年客徐不得人。断无草木与同味,宛有鱼鸟来相亲。南寻白门傍山麓,西望黄楼行水滨。还家作诗示群从,早晩一游携二陈。

    可见是两岁之间两访徐州,政和八年去海陵经徐州,次年返归又过徐州,恰与此诗所叙相合。

    宣和年间,又移居东都,生活困顿,其间曾游香山,宣和后期出任县令。

    《和十二兄五首》其五云:“我家溱洧间,春水色如酒。……迩来居东都,物色不见柳。造次遇摧折,荏苒及衰朽。欲归便可尔,未知公果不。”

    《伤心》原注:“时籍潞公宅。”

    《香山示孔处厚》:“老夫他年有所归,定结白茅依紫逻。”(紫逻山在河南汝阳县东北,南邻洛阳),香山有多处,此处香山指洛阳龙门附近的香山,即白居易所云之香山。

    晁公遡《悯孤赋》(《嵩山集》卷一):“服铜墨于嵓邑兮,迫洿渎而缭戾。……犬戎忽其吠尧兮,肆齮啮犹未果。进铅刀以御冲兮,众固知其不可。女嬃婉娈而来告兮,圣乱邦而不居。昔子弃而今辞兮,揆厥礼而弗渝。皇考申之怫郁兮,曰食焉其可舍。倚东藩以出奔兮,日重趼而百舍。奋大义以委命兮,元戎感而就驾。前茅蹶于宁陵兮,胡天命之不假。独立而弥厉兮,遂结缨于此野。夫差悼于憅阖兮,岂忘越之伤指。眕盱啜泣于卞陨兮,宁蹈敌以偕死。余杀身其非难兮,实有慕于申子。眷欲留此故都兮,懐维桑之攸止。豹侁侁而眴关兮,宇将颠而藩陊。心眐眐而横骛兮,撰余辔于睢之阳。朝发轫而南迈兮,惨去故而䀌伤。”

    按嵓通岩,岩邑即险要的城邑,“服铜墨于嵓邑”一句可证冲之曾任大县县令。应天府治宋城,古称睢阳,为兵家争战之地。据上引《悯孤赋》,晁冲之死后,晁公遡虽欲学晋卞壶之子与父偕死,但是又有申包胥复仇之心,于是兄弟相携,从宋城(在睢水之南)出逃,可见当时晁冲之家眷在此,故推测冲之为宋城县令,此说未为定论,姑备之以俟方家教正。冲之若为应天府属县官,当敌锋所指,实亦有挺身之责。冲之曾自云“我生不出长安城,四十二年尘涴耳。”又知其为官当在四十二岁后;而年谱前已可考见:宣和前冲之未曾仕宦,故系其为县令在宣和间。至于为何冲之又曾栖身洛阳,窃以为洛阳多晁氏亲旧,冲之迫于生计,可能入洛寻援,其为官也许即与此有关。

    其间又有《纪愁》、《次四兄雪夜韵》、《秋雨感事》诸诗。《秋雨感事》云:“苦雨荒秋宅,寒生木叶悲。半垂藤护壁,中缺蔓穿篱。书校时开帙,壶提日系丝。儒冠吾已误,何责五男儿。”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共考出冲之子六人:公休字子嘉,公武字子止,公遡字子西,公退字子兼,公适、公荣。

    宣和六年乙甲辰(1124),五十二岁,重过京师,与昭德诸从弟话别,并追思故游,写诗词若干首。另有答陆宰书。

    《效古别昭德群从》“十载一相逢,相见无浃旬。”又有《再至都城》、《都下追感往昔因成二首》等诗。

    另:《说略》卷九:李师师,东京角妓也,住金线巷,色艺冠绝。徽宗自政和后多微行乘小轿子往来师师家。宣和六年册师师为李明妃,改金线巷为小御街。金兵至,李明妃废为庶人,流落湖湘,为商人所得。见《宣和遗事》。

    张邦基《墨庄漫录》:“政和间,汴都平康之盛,而李师师、雀念月二妓名著一时。晁冲之叔用每会饮,多召侑席。其后十许年再来京师,二人尚在,而声名溢于中国。李生者门第尤峻,叔用追往昔,成二诗以示江子之。”(即《都下追感往昔因成二首》)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四载:“政和间,置大晟乐府,建立长属,时晁冲之叔用作梅词以见蔡攸,攸持以白其父曰:今日于乐府中得一人。元长览之,即除大晟丞。词中云:无情燕子,怕春寒,常失佳期,惟有南来塞雁,年年长占开时。以为燕雁与梅不相关而挽入用之,故见笔力。”

    然据陆游《家世旧闻》(第202页):“宣和末,蔡京病笃,人皆谓必死矣,独晁叔用冲之谓先君曰:‘未死也。此老败坏天下至此,若使晏然死牖下,备极哀荣,岂复有天道哉?’已而果然。”

    《家世旧闻》(第212页)又载:“先君言:昭德晁氏多贤……,宣和中,有御史,晁氏婿也,旧有喘疾。一日,与叔用言:‘自入台后,喘乃已。’叔用之妻颜夫人正色答曰:‘某郎莫是不敢否?’盖其家习为正论,虽妇人亦渐渍如此。”

    可见冲之与蔡氏父子绝难同调,《独醒杂志》所记不可信。喻汝砺称:“暨朝庭诸公谋欲起之,乃复任心独往,高挹而不顾。”可能蔡氏曾欲起用冲之,而遭到冲之拒绝。

    该年陆宰曾以书问冲之都城近事,叔用报曰:“亦别无他,但闻捉得燕王头耳。”(《家世旧闻》)燕王即辽四军大王萧干,宣和六年正月六日,“河间府詹度得萧干首献于朝”,“十四日癸亥,获耶律氏宝检金印,及得古尔班首,(徽宗)奏告宗庙社稷,御紫宸殿受贺”(《三朝北盟会编》卷十九),然据《家世旧闻》,萧干乃诈死,“识者皆愤黠胡敢欺朝廷,而叹大臣之阿谀也。”以至“京师旧谚谓张大矜伐者曰:‘恰似捉得燕王头。’”(第205页)

    宣和七年乙巳(1125)五十三岁,冲之赴国难,留佐东道。

    见靖康元年注。

    靖康元年丙午(1126)五十四,师败宁陵,卒。

    晁公遡《嵩山集》卷四七《送子嘉兄赴达州司户序》:“生十年而北敌发难,先君惟国之忧,不忍舍而去,留佐东道,师败于宁陵(今河南宁陵,宋属应天府)。某不能从死,独与兄弟扶携而东。”卷四八《梁山县令题名记》云:“某家大梁,垂百余年不迁。丙午岁,始去其里中。”卷三四《上待制札子》、卷三七《上查运使札子》均云:“某生十一年而孤。”

    又:《宋史纪事本末》卷五十六“金人入冦”条云:“徽宗宣和七年冬十月,金将粘没喝、斡离不分道入冦。”北敌入侵、冲之赴国难系在此年。

    《金史》卷七十七:“八月复伐宋,闰月,宗翰、宗望军皆至汴州。达兰、阿里库破宋兵二万于杞,覆其三营,获京东路都总管胡直孺及其二子与南路都统制随师元及其三将,遂克拱州,降宁陵,破睢阳,下亳州。”此系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事,此年十一月为闰月,冲之可能即死于此月兵败。

    《悯孤赋》云:“倚东藩以出奔兮,日重趼而百舍。奋大义以委命兮,元戎感而就驾。”可见冲之效命王室,激于大义,对当时统兵将领曾有所影响。当时“元戎”当指京东路都总管胡直孺,其兄胡僧孺为晁仲参的女婿,冲之“留佐东道”,可能是辅佐胡直孺。

    曾枣庄《客游三十年,不出僰与巴——晁公遡及其〈嵩山集〉》(《天府新论》1986年第6期)一文考证其卒年为1127年,是将金兵入侵误为1126年所致。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