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与母题是进行神话分析的重要依据,而长期以来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1996、1997两年中,陈建宪《论神话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50〕一文,提出了在神话学研究中,确立“母题”这一核心概念并把它作为观察和分析神话的基本单位,从而寻找解读和研究神话的逻辑起点。他在《垂死化身与人祭巫术——盘古神话再探》〔51〕一文中即运用“母题分析法”对盘古神话进行了研究。关于神话类型研究,较为突出的文章还有赵沛霖的《中国神话的分类与〈山海经〉的文献价值》〔52〕,他认为“只有从中国神话的具体实际和特殊性出发,才有可能对中国神话作出科学的分类”。他提出应把中国上古神话按内容分为七类,他认为掌握了这七个方面,就可以大致弄清中国上古神话的全部格局;有了这个全局,也就可以对《山海经》的地位和价值,得出较具体、较准确的判断了。
还有陈建宪的《中国洪水神话的类型与分布——对433篇异文的初步宏观分析》〔53〕,是对洪水神话这一大类的次一级分类,作者以433篇中国洪水神话的异文为基础,运用历史地理学派方法,对其形态进行初步分析,根据每篇异文中的母题归类、分析,认为中国洪水神话主要分为四个亚类。这对于洪水神话整个繁杂系统的探究的确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其意义将是深远的。胡万川《嫦娥奔月神话新探》〔54〕认为,“射日”、“奔月”原本是无关的神话,“偷不死药、登月而去”的神话,在广大的中国土地上,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类型,这个类型的神话和人类对于生命与死亡的看法有关。
以上学者对神话类型问题进行了探索,不仅在神话研究中表现出精审、严谨的科学态度,而且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如鹿忆鹿《台湾原住民与大陆南方民族的洪水神话比较》〔55〕一文,就是在类型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台湾原住民与大陆南方民族的洪水神话异同的。文中特别提到了陈建宪的洪水神话分类理论。比较神话学在这两年中的发展呈良好状况,其论文有《中外神话差异性概论》〔56〕、《人类童年时代的两块瑰宝:古希腊神话和中国远古神话之比较》〔57〕、《尊“德”与崇“力”:从汉画中的神话题材谈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58〕、《“神女”与“女神”:从上古神话看中、西女性意识的差异》〔59〕、《古代希腊与中国日月神话的文化暗示》〔60〕、《中西神话同异论》〔61〕、《中国、希腊神话历史之比较》〔62〕、《优美与崇高一中国和古希腊神话的美学形态辨异》〔63〕、《中印开辟神话刍议》〔64〕、《韩族始祖神话的文化意义及中韩始祖神话比较》〔65〕、《“白马”、“白鸡”现瑞与“金马碧鸡”之谜——韩半岛新罗神话与中国白族神话现瑞母题的比较研究》〔66〕、《遥远的“女儿国”神话——中国彝族“女儿国”神话与日本“女儿国”神话的比较》〔67〕等。最值得注意的是王列生《“互阐指令系统”与比较神话学》〔68〕一文,这是一篇难得的探求比较神话学方法的理论文章,说明我国比较神话学的研究已更加深入,更加成熟。
五、少数民族神话研究
随着研究的广泛和深入,少数民族神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996、1997两年来少数民族神话研究不论从数量或是质量上看,都表现出了积极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各民族学者们已不满足于对神话作泛泛的论述,而是深入到每个民族的神话中作系统研究,并把这种研究作为民族文学和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表明研究正向纵深掘进。用世界惟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记录下来的“东巴”纳西族文学,因其珍贵的古文化价值特别为学者们所瞩目。陈烈的《东巴神话论》〔69〕除较为详尽地叙述了东巴神话的特点外,他还指出,东巴神话的价值不仅止于神话本身,它还是纳西古文化东巴文化诸种文化因素的复合体。它除了纳西族自身固有的文化基因外,还涉及到藏族古老的苯教文化、藏传佛教文化,还与印度文化乃至古埃及、古波斯文化有关系。作者将东巴神话放在一个广阔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加以审视,认为东巴教及其东巴神话乃至整个东巴文化,是世界东西方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产物,使我们对东巴神话极其复杂的文化因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白庚胜的《东巴神话之神山象征及其比较》〔70〕也是在较宽广的视野中,论述了居那什罗神山崇拜的形成及其象征意义。
另外,吴晓东的《盘瓠:王爷、盘古:老爷》〔71〕认为,在盘瓠神话与盘古神话的研究中,对“盘瓠”及“盘古”这两个名称的考证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它是研究这两个神话的关键。作者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从神话所属民族——苗瑶语言出发进行考证,发现它们分别是“王爷”与“老爷”的意思。这对解决研究中的疑难问题是非常有益的。研究各民族神话的论文,还有《宇宙建构的奇妙幻想——裕固族创世神话漫议》〔72〕、《藏族神话的特点与认识价值》〔73〕、《彝族的葫芦神话与古代遗俗》〔74〕、《羌族神话与审美观念》〔75〕、《红河流域哈尼族神话与梯田稻作文化》〔76〕、《瑶族神话传说中的哲学思想试析》〔77〕、《蒙古族神话简论》〔78〕、《青海蒙古族祭海神习俗》〔79〕、《新疆突厥民族神话刍议》〔80〕、《从哈萨克族神话看其先民思维方式的演进》〔81〕、《壮族远古创世神话的外形形式与内涵意蕴》〔82〕、《生殖崇拜与壮族女神文化》〔83〕、《西北少数民族神话内容的审美思考》〔84〕、 《达斡尔族萨满教holier神探源》〔85〕、《英雄与异能妻子:我国民族神话中的原始文化观念》〔86〕、《论云南少数民族文字起源神话》〔87〕、《通古斯——满语族神话特色的思考》〔88〕、《〈海伦格格补天〉与〈女娲补天〉的异同——满通古斯语民族与汉族人神创型宇宙起源神话比较》〔89〕、《贵州彝族苗族洪水传说的比较研究》〔90〕等。
〔1〕东方出版社,1995年5月版。
〔2〕〔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4〕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出版。
〔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1月出版。
〔6〕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年3月出版。
〔7〕《人文杂志》1996年第3期。
〔8〕《史林》1996年第2期。
〔9〕《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10〕《东南文化》1996年第4期。
〔11〕《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3期。
〔12〕《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第2期。
〔13〕宁湘伟,《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第2期。
〔14〕张强,《淮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15〕史建群,《中洲学刊》1996年第4期。
〔16〕《东方文化》1997年第4期。
〔17〕《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4期。
〔18〕《齐鲁学刊》1997年第1期。
〔19〕《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3期。
〔20〕《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年第3期。
〔21〕潜明兹,《铁道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6期。
〔22〕刘墨,《中国图书评论》1996年第8期。
〔23〕赵沛霖,《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24〕《文艺研究》1996年第5期。
〔25〕《民间文学论坛》1996年第4期。
〔26〕《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第2期。
〔27〕《文艺研究》1996年第1期。
〔28〕《学术与探索》1996年第5期。
〔29〕《学术交流》1996年第6期。
〔30〕《求是学刊》1997年第1期。
〔31〕《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第1期。
〔32〕《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33〕《民族艺术》1997年第3期。
〔34〕《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第3期。
〔35〕汪梅田,《民间文学论坛》1996年第1期。
〔36〕周延良,《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冬之卷。
〔37〕李立,《孝感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
〔38〕李道和,《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第3期。
〔39〕杨宽,《文学遗产》1997年第4期。
〔40〕刘毓庆,《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第1期。
〔41〕江林昌,《文学遗产》1996年第5期。
〔42〕《文学遗产》1996年第4期。
〔43〕《民间文学论坛》1996年第2期。
〔44〕《东方丛刊》1997年1/2期。
〔45〕《思想战线》1997年第1期。
〔46〕《思想战线》1997年第5期。
〔47〕《延边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48〕《民族艺术》1997年第4期。
〔49〕《文艺研究》1997年第5期。
〔50〕《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51〕《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52〕《文艺研究》1997年第1期。
〔53〕《民间文学论坛》1996年第3期。
〔54〕《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第3期。
〔55〕《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第1期。
〔56〕梁工,《中州学刊》1997年第2期。
〔57〕张淑英,《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96年第4期。
〔58〕鞠辉、蒋宏洁,《中原文物》1997年第1期。
〔59〕雷华,《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60〕姜岳斌,《威宁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61〕周天,《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第2期。
〔62〕金烨,《宁德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63〕张敏,《学术与探索》1997年第5期。
〔64〕魏丽明,《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东方文化研究专刊”。
〔65〕朱恒夫,《民族艺术》1996年第4期。
〔66〕苑利,《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
〔67〕徐晓光,《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第4期。
〔68〕《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第3期。
〔69〕《民族艺术研究》1996年第6期。
〔70〕《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3期。
〔71〕《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
〔72〕武文,《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1期。
〔73〕李学琴,《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74〕朱崇光,《中国典籍与文化》1996年第1期。
〔75〕李璞,《文史杂志》1996年第2期。
〔76〕李子贤,《思想战线》1996年第3期。
〔77〕陈路芳,《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78〕满都呼,《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79〕洪玉范、么保吉,《黑龙江民族丛刊》1997年第3期。
〔80〕戴佩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81〕穆拉提·墨尼亚提,《西域研究》1996年第4期。
〔82〕杨树吉,《东方丛刊》1996年第4期。
〔83〕邵志忠,《广西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
〔84〕吕霞,《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4期。
〔85〕塔娜,《内蒙古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86〕孟慧英,《青海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87〕罗江文,《思想战线》1996年第6期。
〔88〕黄任远,《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
〔89〕杨治经,《黑龙江民族研究丛刊》1997年第2期。
〔90〕敖行维,《贵州文史丛刊》199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