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潘金莲和王熙凤这两个相似的人物,从她们的性格特征,以及作者塑造人物时所采用的不同的手法和语言来透视《红楼梦》和《金瓶梅》的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文学界对它们的关系有“《红楼梦》深得《金瓶》之‘壸奥’ ”的说法。这种说法有它的可取之处。
【关键词】 人物性格 人物塑造 语言 继承 发展
作为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世情小说,《金瓶梅》和《红楼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里我们就是通过比较这两部作品中的两个重要人物——潘金莲和王熙凤来透视《金瓶梅》和《红楼梦》之间的种种关联。
(一)
潘金莲和王熙凤分别是《金瓶梅》和《红楼梦》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这两个主要人物是两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她们的性格有着相似之处,又有着不同的地方。在她们的相同性格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自私自利、阴险狠毒、聪明狡猾。虽然她们二人都追求私欲,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她们追求的目标不同。潘金莲追求情欲,而王熙凤追求金钱和权利。然而,不论是对什么的追求,这些都是她们两人性格的外在表现。
《金瓶梅》中关于潘金莲的身世是这样介绍的:(《金瓶梅》第一回)
“这潘金莲却是南门外潘裁的女儿,排行六姐,因他自幼生得有些姿色,缠得一双好小脚,所以就叫金莲。他父亲死了,做娘的度日不过,从九岁卖在王招宣府里,习学弹唱,闲常又教他读书写字。他本性机变伶俐。不过十二三,就会描眉画眼,敷粉施采,品竹弹丝,女工针黹,知书识字。梳一个缠髻儿,着一件扣身衫子,做张做致,乔模乔样。到十五岁的时节,王招宣死了,潘妈妈争将出来,三十两银子与张大户家……长成一十八岁,出落得脸如桃花,眉弯新月,张大户收做妾了,不料不到半年,张大户得了重病。主家婆恐为金莲所蛊惑,将金莲百般苦打。大户知道不容,却赌气暗陪房奁……因此上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为妻,……其实这金莲仍是大户的外室。”
后来发生的金莲毒死武大事件,其实已经是金莲开始她的“欲望之路”的先兆。武大死后,潘金莲和西门庆又将荒唐的淫声置于庄严的超度亡灵的念经声中。从这里可以看到潘金莲对情欲的无度追求是多么的荒谬!也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狠毒、放荡的潘金莲形象。
《红楼梦》里在秦氏的葬礼上也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秦可卿一死,宁国府没有了主家之人,王熙凤一方面协理宁国府,对宁国府的弊端看得清清楚楚,把秦可卿的丧事办得井井有条,风风光光;另一方面,她又在送殡的过程中“弄权铁槛寺”。为了区区三千两银子葬送了一对青年男女的性命。在情深似姐妹的秦氏的丧礼上,她的贪欲表现得何等深刻!她已经将贪欲置于其它一切之上,而成为一切行动的最终动力。
潘金莲在西门庆家中面对无以计数的竞争对手,心中的最高追求——情欲,又开始驱使她努力进行斗争,在除掉了几个眼中钉,肉中刺之后(激打孙雪娥,逼死宋惠莲)。 她又将矛头直指漂亮,老实的李瓶儿。李瓶儿本来就深得西门庆的喜爱,后来又怀孕生子。看到眼前的一大一小对自己的巨大威胁和阻碍,金莲又痛下了杀手。她首先将魔爪伸向了襁褓中的婴孩——官哥,一条险恶的“獒犬之计”令善良的李瓶儿失去了爱子,最终在金莲的恶语恶声中病丧黄泉。她的狠毒阴险之心淋漓尽致的展露在读者面前。至此,金莲重新收复失地,与西门庆一味的追求那变了态的情欲。这也使得她和西门庆没有任何夫妻感情可言,而仅仅是近似于禽兽的的欲望。彼时西门庆在武大的灵堂上胡作非为,而此时潘金莲在他的灵堂上又重新上演了这一幕。她与女婿陈经济在灵堂后为非作歹,既而开始偷情生活。事发之后被吴月娘狼狈赶出家门,又因为住在王婆家而勾引上了王婆的儿子王潮儿。此时此地的潘金莲已经淫荡到了色魔的地步了。
事情就是这样的相似,《红楼梦》中也有这样的情节出现。王熙凤在遇到尤二姐事件时也和潘金莲有着同样的表现。但是凤姐毕竟是出身于贵族之家的千金小姐,从小受到封建礼教之外的与众不同的教育,打小就以男孩身份教养,使她具有与众不同的“杀伐决断”的能力。这就是使得她们所采取的手段有所不同。王熙凤在处理尤二姐事件时使用了更加高明的手段,精心的策划了一切。
贾琏在宁国府和尤二姐意外邂逅,故而产生了要娶尤二的念头,在贾蓉的极力撮合之下,成其好事。凤姐知道此事之后,并没有像金莲那样痛哭大骂,而是一反常态的主动,亲自将尤氏风风光光的迎接到贾府,并且让贾府中的大大小小都知道自己的贤惠、宽容,并以此在贾母面前来展示自己的乖巧、听话。如此种种也是为了放松贾琏和尤氏的警惕,来博取他们的信任,好进行下一步计划。与此同时,又在背后极力挑唆尤二姐原订亲家张华来状告贾琏和尤二姐,并由此来作为兴师讨伐的由头,既出了这口恶气,还给了尤氏和贾蓉一个下马威,更在钱财上有了不少收获——两百两银子的进账。这个贪心的王熙凤在争风吃醋的时候也不忘贪图钱财。
王熙凤在事理上占了上风不说,日常生活中也不停歇,指使秋桐指桑骂槐,命令丫头善姐仗势欺主。又巧妙的以补药之名,令尤二姐喝下坠胎之药。致使琏二的唯一的子嗣在未成形的时候被扼杀在母亲胎中。而她也达到了最终的目的——弄巧用剑杀人的目的。这和如兴儿对尤二姐诉说的一样“她(王熙凤)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在这里她又故技重演了。继续采用“绵里藏针”这一老招来解决贾琏的外遇事件。
王熙凤在处理尤二姐事件里杀人并非像金莲之辈是为了争风吃醋,而是另有其“政治目的”的。试想一旦尤二姐生有子嗣,显而易见,王熙凤的地位就会有所动摇。而且还有另一个原因,尤二姐吞金死后,为了办丧事,贾琏找凤姐兑钱,凤姐以事为由左右推脱支应,并借故走开。去找尤二所留的财物,发现尤二柜中仅几件破旧衣服,其他物件被“洗劫一空”,可见在尤二姐死后,王熙凤也是获利颇丰啊!在这里她又达到了她的金钱目的,实现了她的金钱欲。
同样是面对丈夫另结新欢,潘金莲的行为、语言,大胆夸张,“明人不做暗事”矛头直指事情的中心——李瓶儿和官哥。而王熙凤则不同,她笑脸相迎之下,又在背后捅了尤二姐一刀。相同的事件不同的处理方式,使得读者看到的人物是如此的不同。一俗一雅两个人物跃然纸上。但是这两个善妒的女人的阴险狠毒实在让读者惊心。
两位女主角在对私欲的追求上的阴狠可谓不相上下。从她们对各自的私欲的不懈追求中也能看出,王潘二人在性格上的又一相同之处,那就是与众不同的机智,聪敏和智慧。她们的智慧、聪敏被用在各自的争宠献媚,算计陷害他人之上,真是另有一番味道!
潘金莲的有情趣是西门庆宠爱他的一大原因。西门庆给各个妻妾送花,金莲不等西门庆相赠上来就摘,被西门庆捉到,道:“怪小油嘴,趁早休动手,我每人赏你一朵罢。”……潘金莲笑道;“我儿,你原来掐下恁几朵放在这里,不与娘戴。”于是便先抢去一只插在头上。……西门庆笑到;“贼小淫妇儿,这上头也掐一个先儿。”于是又与了她一朵。小小送花事件,盘金莲就胡乱生出这许多事情来,不仅有波折,而且还极为有情趣!仔细品味,潘金莲这是多么有心计的在向西门庆调情啊!
金莲也是众妻妾中最敢和西门庆没大没小的人,这么一段短短的对话就几次以“娘”自称,一口一个“我儿”,相较之下,月娘、瓶儿之辈确也难与其并称。万事“掐个先”,不仅能让读者看到作为年轻女性的魅力之所在。也能从中看到金莲能夺取西门庆的欢欣的与众不同之处吧!
不仅金莲这样,连凤姐也是这样。在生活中并不是完全狠毒可怕的,她也常常是机敏、幽默的。就拿众丫头对她的态度就能初见端倪。丫头们一方面很害怕这个一家之主,另一方面又很喜欢和她在一起,喜欢听她讲笑话。这个在封建礼教之外教育出的王熙凤在文化程度上并不高,但在研究、揣度人的心理时,却无疑是个高手。简直可以称为“心理学专家了。她平时的说笑、耍贫嘴,既俗气,又有其诙谐和灵动之气。她的口才可以和相声演员相比,满口讨人喜欢的话,句句都能说在人的心坎里。
在第四十六回中,贾赦欲要贾母的贴身丫鬟鸳鸯为小妾贾母非常生气,怪凤姐没有提醒她。
这时的凤姐笑道:“我倒不派老太太的不是,老太太倒派上我的了。”贾母听了与众人都笑道:“这也奇了,倒是听听这不是。”凤姐笑道:“谁叫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得水葱似的,怎么怨的人要,我幸亏是孙媳妇,要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着会子呢。”
表面上是“派老太太的不是”,实际上是用“不是”反衬、颂扬贾母能干,“会调理人”。说的如此乖巧,又得体,本来贾母生气,气氛又紧张,凤姐一席话不仅活跃了气氛,又讨了老太太欢心。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凤姐还很善于用精明的头脑来协调各种矛盾,这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能看出。例如:(第二十回中)
奶娘李麽麽排揎袭人,大哭大闹大骂,众人都束手无策,,凤姐赶来,拉了她,笑道:“好妈妈,别生气。大节下,老太太才欢喜了一日,你是老人家,别人高声,你还要管他们呢,难道你反不知道规矩了,在这里嚷起来叫老太太生气不成?你只说谁不好,我替你打他,我家里烧的滚热的野鸡,快来跟我吃去。”
这一段话说的李麽麽“脚不沾地”的跟着走了。王熙凤用抬举、奉承的语言机巧的拿贾母来镇压李麽麽,一段“比刀还尖”的话,却似热心热肠,尖中有圆,寓圆于尖中。[1] 潘金莲和王熙凤在性格上相似的自私自利,相同的阴险狠毒,相通的聪明机敏。是我们所见到的《金瓶梅》和《红楼梦》所塑造的人物中最为相似的两个人物。然而,她们还是有所不同。两部作品由于作者本人文化程度的不同,以及写作故事背景的差异造成了两部作品在风格上的迥异。但是两部作品并不是没有关联的。
下面我们就通过分析作者在塑造这两个人物所采用的手法以及语言的运用来透析《红楼梦》对《金瓶梅》的继承和发展。
(二)
《 金瓶梅》塑造人物形象时,既充分得展示人物个性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人物个性的次要方面,把人物写的血肉丰满。如潘金莲对待武大和丫头秋菊是那样的狠毒凶残;对其母潘老老是那样的冷酷无情;对李瓶儿是那样的嫉妒刻薄;对西门庆又是那样的献媚无耻。这些无疑是她的性格的主要方面。但她又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往往别人明知的事,她却直楞楞的捅出来。所以孟玉楼说她是“一个有口没有心的货子”;奶子如说:“五娘嘴头子厉害,倒也没有什么心。”这些描写符合生活的本来面貌,切合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也是她性格的次要方面.作者这样写潘金莲就让读者感觉到这是一个丰满、生动的形象.
《红楼梦》也十分注意这一点。例如:对待王熙凤这个人物,作者就没有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并没有把她写成一个十足的坏人。凤姐对下人和弱者固然残忍、凶暴,但这是她的阶级本性决定的,处在她的那个位置上的人所固有的.可是她在照顾宝玉和黛玉诸姐妹时,是那样的趣味盎然、妙趣横生、诙谐可爱;当她侍奉贾母时,应酬王夫人时又的那样的聪明伶俐、讨人喜欢。作者对她既憎恶,又爱慕;既同情,又惋惜。《红楼梦》的读者也无不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又想凤姐。这两种心理说明凤姐性格的复杂,也真正的体现了《红楼梦》对《金瓶梅》的继承。
下面我们就作者塑造人物时的细节描写来看两部作品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