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论《无形人》中的文化身份探寻及建构(1)-文化研究
来源:  作者:赵建苹 骆 洪  点击:次  时间:2001-09-12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无形人”在掉入地下之前遇到的一个超现实的人物莱因哈特(Rinehart),这一人 物对他进行文化身份认定有着极大的启示。当他在 搜寻黑眼镜,他要成为“莱因哈特”时,他“看到破碎的眼镜落在地上”,〔7〕(P580 )这似乎暗示了他目睹到的莱因哈特本人也毁灭了。“无形人”最终拒绝成为其他任何组 织要求或希望他应成为的样子,同时也拒绝接受莱因哈特那种极端的自由,因为这样的自由 代表彻底地丧失自我。他要找出真实、现实、更稳定的文化身份。他并不把自己看成是一个 有着多种不同、甚至是相反的、但毫无联系的身份特征的简单复合体,他将结束自己的幻想 ,积极地找到在各种冲突矛盾之下的身份模式。他掉到地下后开始思索,写下自己在过去经 历的一切,写下真实的一切:“在你回顾一生时,除非爱和恨在你的看法中比重相当,否则 你就会失去太多,而且你的一生的意义也将化为乌有。因此我把我的一生分开来看。” 〔7〕(P580)“分开”暗 含着“多样”,所以“无形人”将会认同其文化的多样性,将其过去的经历联系起来,看作 自己一个完整身份的不同组成部分,并积极地重新构建自己的文化身份。首先,他由于处于 黑暗中而不得不烧掉公文包中所有的文件以便寻找出路。但实际上,这些文件代表着各种控 制他的人曾经给他设下的圈套和对他的背叛。他实际上烧掉的是他的过去,烧掉曾经限制他 的“虚假”的身份。随着他的反思,读者也会思索他是否会成功地走出地下并继续努力地去 探寻、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因为艾里森本人说过“无形人”只不过是在蛰伏,而“蛰伏是 为公开活动做秘密准备”,〔7〕(P13)有理由相信他会成功。通过反思,他会理解 他曾经满怀渴望的盲目逃避,他充满迷惘的经历以及由此产生的困惑心绪都已经成为他难以 把握这个似乎混乱的世界的原因。最终,他相信“美国是由许多根线织成的”,而且“我们 的命运是‘一’与‘多’的统一”,〔7〕(P577)他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不断的失败。其中最最重要的是“无形人”所具有的“思想的力量” 。在地下的反思使他发现自己无法改变和规范现有的世界,但他至少可以自由地思索和诠释 他对世界的看法。他也许还不能在行动上确认和定义自己,但至少他可以在内心世界中确认 自己真实的身份特征。他将学会不再生活于盲目的幼稚中,不再天真地依靠别人来赢取赞誉 。他将依靠自己对人性的洞察,为自己设计一个成熟的方案,就像他在地洞里偷用电力公司 的电力点亮电灯一样,暗示着他有了自我意识和认识,不再为种族区别或是其他人的意识形 态所迷惑,在一定程度上主宰自己的命运。通过这些电灯,他才有了“形”,有了生命。通 过重新梳理记忆,反思自己的种种经历,他决定走出地面,开始创造自己新的生活,也就是 面对多元文化的美国社会,在不断变化的经历中正确认识自己复杂的文化身份,积极地构建 自己的文化身份。
  
  同时,作为黑人,认同于与其有着相似经历的黑人群体的文化属性在其文化身份的建 构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个人对其祖先和共同历史的一种归属感也是霍尔所定义的文化身份的 一个重要参数。正如书中所示,“无形人”即使在迷惘中也会对整个黑人群体所共有的各种 文化形式有所心系,比如他会想到黑人歌曲、舞蹈和传说等等艺术形式,还有黑人爱吃的甘 薯,这一切都是实际存在的,形成了他相对稳定的文化所属感。
  基于这种相对稳定的所属感,由于受到“其他许多差异点”的影响,“无形人”的文 化身份就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的过程中。随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他经历着身份的不断变 化,从“边缘文化身份”,即真我被掩蔽,经由“混合文化身份”,即复杂的文化身份,再 到“新建构的文化身份”,即积极、复杂、但还会发生变化的文化身份。
  
  结语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各国文化,各民族文化,各地区文化无时无刻不在相互交流,相 互撞击,相互融合。于是,我们也在时时问自己“我是谁?”“我”就是过去的“我”亦或 现在的“我”?“我”是变化的“我”吗?“我”和“我”的民族又有什么联系?别人怎么 看“我”,“我”该怎么做到真正的“我”等等。这些既是小说主人公在思考的、而又何尝 不是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所遇到的问题。“无形人”的探寻之路,他在地下的冥思以及他的 种种大悟是黑人群体表露心声、认识世界、努力建构自我身份的过程,无疑也具有更为广阔 的现实意义: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个体,也应如“无形人”一般,在认同自己本民族文化的 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外来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不失“真我”,却也要努力地兼容并收,不 断地积极地建构一个更复杂、却也更有助于个人及社会发展的文化身份,这又何尝不是对社 会责任的积极承担呢?《无形人》的确是研究文化身份的一部较好的文本,给今天置身于“ 地球村”的我们带来颇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Robert J. Butler ed. , The Critical Response to Ralph Ellison. (Greenwood p ress, 2000).
  〔2〕William Barrett, American Mercury, June 1952. This remark is quoted in The
  Critical Response to Ralph Ellison, ed. Robert J. Butler (Greenwood Press, 2000) .
  〔3〕W. T. Andrews, “The Black Migration”, in Cultural Contexts for Ralph Elli son’s Invisible Man, ed., Eric J. Sundquist (Boston, New York: Redford/ST. Mar tin’s, 1995).
  〔4〕Ralph Ellison, “Shadow and Act” XVII, in The collected essays of Ralph El lison, ed. John F. Callahan (New York: Modern Library, 1995).
  〔5〕“King of the Bingo Game” and “I Did Not Learn Their Names” are two arti cles from Ellison’s collection of essays Flying Home and Other Stories, ed. Joh n F. Callaha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8).
  〔6〕Ralph Ellison, Invisible Ma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 rch Press, 2004).
  〔7〕Thomas Heise, “Cultural Conversation in the Works of Ralph Ellison”, in R alph Ellison: Bloom’s BioCritiques, ed. Harold Bloom (Philadelphia: Chelsea Hou se Publishers, 2003).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