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呼啸”的爱情(1)-文化研究
来源:  作者:飞瀑  点击:次  时间:2001-09-0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主题,它没有经过城市文明的熏陶和浸染,是完全用山乡荒原的自然色调绘而成的。故事的背景是一片狂风呼啸的荒原。在维多利亚时代,贵族富豪踌躇满志,世俗等级观念泛滥,身份第一,金钱至上,人性被残酷地扭曲。艾米莉则把自己强烈的反叛意识和自由思想,把自己的正义,自己的激情,自己的愤怒溶入了这部作品之中。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在书中分别象征了原始和文明。从艾米莉的人生哲学来看,原始却强于文明,所以凯瑟琳病中思念呼啸山庄,临终前终于投入希思克利夫的怀抱,死后成了孤魂,游荡荒原十八载,还迫切盼望回到呼啸山庄,发出了“我回家来了,让我进去吧!”的苦苦哀求。小说梦幻、象征、预兆、隐喻等手法的运用,以及神秘、怪诞哥特式手法更是大大渲染了作品的荒凉色彩和原始的悲凉。正如塞西尔的“风暴和宁静”说认为,该书写的是风暴和宁静的冲突和复归,说明原始对文明的威胁。艾米莉是个神秘主义者,她所依据的哲学基础是超验世界。故事中的人物保持着大自然的风貌和原始的本性,可以也是“呼啸”式的人物:质朴、粗犷、率直、刚强、感情奔放不羁,举止疯狂无度,爱起来不顾一切,恨起来不计后果。
           1、希思克里夫性格的双重性
         
     主人公的名字“希思克利夫”由意为“长满石楠的荒原”和“陡崖”两词构成。这是一个可怕的,充满了原始野性的复仇者:“两颊灰黄,一半被黑胡子遮住;两道眉毛低压,两眼深陷而且颇为特别。”对他来说,凯瑟琳比他自己都重要。他说:“凯瑟琳,你知道,我忘了你也就忘了我自己!”。甚至当她死了之后,她一直萦绕着他将近二十年。他对耐莉说:“因为对我来说,还有什么不跟她联系在一起呢?还有什么不使我想起她呢?我哪怕低头看一下这地面,她的面容就印在地面的石板上……白天,在每一件东西上都能看到她,我完全被她的形象所包围……整个世界都处处提醒我她确实存在过,可我却失去了她!他长期以来一直渴望在天堂同凯瑟琳重聚,最后带着微笑死去。正是这种爱使他变成了一个“怪物”少地狱恶棍”少低贱的暴徒”。也正是这种爱扭曲了他的一切,使他具有了一种可怕的世界观,甚至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死不后悔:“至于说到反省我做过的不公正的事,我要说,我从来没有做过什么不公正的事,也就没有什么可反省的。”他曾说过:“我深信有鬼魂,相信鬼魂能够而且确实存在于我们中间。”他以为他死后不进入地狱而是进入天堂同凯瑟琳相聚:“昨天晚上,我是踩在地狱的门槛上,今天,我可看到我的天堂了。”“我已经几乎到达我的天堂了。”很明显,他以为自己死后会进入天堂。对于一个意识到自己的罪恶却又拒绝悔改的人来说,这真是一件怪事。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