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浅析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1)-文化研究
来源:  作者:田娅  点击:次  时间:2001-09-18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三、群众文化工作要突出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
  
  我市地处长沱两江交汇处,具有悠久的长江流域文化传统。且是富有盛名的酒城,泸州老窖、古蔺郎酒名扬天下,具有酒文化的积淀。又是一个集藏、回、汉等多民族的地区,有很多民族文化特色。又是一个军事战争重镇,北伐战争、红军长征都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挖 、抒写这些文化,传诵、传唱民族风情,为这一地区群众文化艺术的开展提供了丰富详实的素材。因此,抓住各县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本着尊重、引导、充实、发展的精神,按照突出主旋律与多样化并重、强烈的时代气息与健康的民俗色彩并重的原则,积极因势利导,将我市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有机结合起来,给群众文化活动赋予新内容、新形式、新意境。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工作强大的综合功能和教化功能,新春佳节,各县区人民都要搞一些喜庆的节日活动,诸如耍龙灯、观花灯;文化宫要举办大型的职工文艺演出和趣味文化娱乐活动,全市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在节日得到集中的体现并日趋丰富、完善。我市群众文化工作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逐步认识到搞好节日期群众文化活动就能带动全市群众文化活动发展,并将这项工作作为重点,将人力、物力、财力向这个时期倾斜,每年提前部署、周密安排,抓典型点、示范点,使节日高潮期的群众文化活动极大地满足了广大求乐、求知、求美的需要,同时也使群众文化工作不断跃上了新的台阶,为民族的振兴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四、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发展方向
  
  深化改革,强化职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群众文化工作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应深化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弥补经费的不足,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各地文化宫寻求再发展的主要途径。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得到了空前的增长。这就必须要有与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化产业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文化产业对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市场经济规律下文化与经济融合的产物,发展文化产业,能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文化产业的发展已分为公益性文化产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我市经济还不发达,发展公益性文化产业,既要承担大量社会性服务功能和传播、生产精神产品功能,又要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进行文化管理体制和单位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打破大锅饭,引入竞争机制。在人事管理上建立起健全的人才选择机制,量才录用。应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文化人才资源,培养一批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既懂文化艺术又懂现代经营管理的复合型文化经营人才。我市的文化产业起步晚,发展慢,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探索公益性文化产业发展的多种形式。文化宫可充分发挥文化艺术专业干部的潜智和能力,充分发挥艺术的功能和作用,举办各种形式的有偿服务培训班或组织艺术团积极拓展市内外演出市场。也可进行企业化改革,形成实力雄厚的经济支柱,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增强自我造血功能,获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活力。我们坚持公益性,但并非一味无偿服务。借助市场规律,工作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群众,增强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较好地掌握了公益性与市场的关系。从1996年开始,我们在集中力量搞大型演出赛,抓示范展演的同时,举办了几届有偿培训班,经过培训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4年“5·1”前夕,我市文化宫经过积极争取和大量的市场调研,成功地举办了企业之魂大型文艺晚会,得到社会各届的广泛好评,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在取得两个效益双丰收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如何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这不仅需要靠群众文化工作部门的积极努力,而且更需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扶持,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事业得到健康发展。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