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升华城市形象,凝聚城市精神;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推进城市文明进程:城市形象是“新经济”条件下极其重要的“注意力资源”它不仅本身构成了一个独立的高层次的城市生产力要素,而且是“新经济”资源的整合器,担负着整合城市其他生产力要素的重要功能。在目前这个崇尚个性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城市如果不能塑造出自己独特的形象,就不可能引起包括本市市民在内的人们的普遍关注,人力资源就不能得到有效开发,其它一切资源也将失去活力。形象定位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突出优势,二是把握主线。因此,我市形象定位既要突出优势资源和张扬个性,又要把握两条主线:一是城市功能,这是硬件;二是城市文化,这是软件。有了这两个条件,城市的形象才能树立起来。高校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城市的文化与形象建设离不开高校的文化与形象建设。从地理位置来说,高校分布在城市的各社区内,学校师生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周围的环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
(二)辐射作用:高校作为知识的集散地,技术创新的源头,人才的摇篮,为社会输出文化和人才,也代表城市吸纳知识、信息、人才,是城市吐故纳新的场所。高校输出的文化和人才不仅表现在造就最优秀的公民,而且还承担公民的终身教育。
(三)推动城市文化发展,为我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着力把我市建成学习型城市,以全面提高我市的知识含量,提高城市竞争力。目前,我市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高校、政府和企业三大群体中。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必由之路,因此,以高校为基地,建立学习型高校、学习型政府、学习型企业这种“三位一体”模式是学习型城市的主要支柱。高校培养的高素质人才绝大部分流向城市的大中型企业,大学生在企业人员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企业文化的背后是高校文化。尽心尽责地服务于社会,并且向社会介绍新的有用技术和产品是大学和企业共同的任务。然而,当遇到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目标问题时,他们之间也有类似“伙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在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中加强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将非常重要。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与企业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基地,成为建设学习型高校和学习型企业的重要方式。政府部门必须严格各级公务员考核制度,把对公务员的培训看作最直接、最值得和最有效的长期投资。政府在广泛整合社会知识资源的时候,要着眼于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的双提高。因此,建设学习型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学习型机关和培养专家型干部。高校作为重要的学术机构,为城市输出人才、知识和观念,是城市三大利益群体的核心,它能肩负起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社会使命。
总之,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城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事关城市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是一项惠及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应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大公共投入,充分发挥高校在城市文化繁荣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坚强保障,共同谱写城市文化繁荣与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汪寿松,论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南方论丛[J], 2006(3)
[2] 王廷信, 城市精神,城市政策与城市文化软实力, 艺术百家[J], 2008(4)
[3] 丁培卫,关于高校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时代审视, 中国科技财富[J] 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