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布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
(二)调查普查
政府组织开展对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全面普查,摸清家底,了解和掌握甘南县/市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挖掘人才
通过调查普查,确定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别和形态、蕴藏情况、传承范围、传统脉络、衍变情况以及采集历史。发展承载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而又独具天才的讲述者、传承者、表演者,从他们的讲述或表演中记录,采集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记录或录制流传了千年,与民众生活有密切关系,甚至影响着民众生活和群体社会的各类民间作品和民间技艺,以及岁时节日、庆典仪式、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等民俗事项。
(四)建立档案
在调查、普查的基础,适应文学、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对甘南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建立甘南文化传承人和传承单位的认定工作,制定评审标准,经过科学认定后,实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保护制度。
(五)加强保护
合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推动甘南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高甘南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对甘南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且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的整体保护。同时,在甘南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创建民间文化之乡。
(六)建立机制
建立起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机制。经理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队伍,培养一大批热爱传统文化,专业知识精湛,具有奉献精神的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立文化传承人和传承单位的培养机制,通过资助扶助等手段,鼓励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
(七)积极申报
甘南应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制度评审标准,经过科学认定,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对申报项目名称、申报者、申报目的和意义进行简要说明;对申报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和濒危状况等进行说明;对未来十年的保护目标、措施、步骤和管理机制等进行说明,使申报工作顺利通过,达到保护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甘南州地方史编纂委员会,甘南州志[m],民族出版社,1999
[2]甘南州概况委员会,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m],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
[3]李振翼,甘南芷区考古集 [m],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
[4]王文浩,论甘南旅游资源开发[m],甘肃民族出版社,2005
[5]何效祖,走进甘南寻香巴拉[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6]王文浩,甘南旅游地理[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