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殷商玉雕艺术中的造型研究(1)-文化研究
来源:  作者:李凡 盛罗生  点击:次  时间:2001-09-1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三、活泼灵动的造型旨趣
  
  殷商是一个崇信鬼神的朝代,许多艺术作品中都渗透着浓重的神鬼观念和宗教意识,这种国家意识形态哲学与主体人的价值需求不甚对应,也不是一般民众个人审美价值需求的主要对象,所以很难进入平常人们的审美视野中。仔细观察和审视殷商的玉雕作品,它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不是青铜器那样的神秘和恐怖,也不似原始玉器那样呆板、僵硬,而是活泼、灵动、富于情感的表现。这些作品完全区别于已有的通过几何形体和抽象符号来表现宗教幻想和巫术仪式的艺术品,它们之所以让世人惊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变形了的、图案化的、风格化的与写实的、生动的、多样化的动物形象相结合,两者相得益彰,恰到好处地诠释了当时人们对于清新自然之美的追求。
  材料、形体、线型、空间不仅是构成玉雕艺术整体造型节奏和韵律的本质因素,而且在这些因素中还包含着不同艺术语言和符号所能够传达出的某种情绪和观念。正如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指出的:“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⑥任何艺术造型的变化都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与人们的精神面貌。无论是象生拟形的玉雕,还是纯几何形的,都既注重了姿态的优美,又注重对祭祀畅神等实用功能的需要。它们一般呈现直线几何的外形,追求四方严正的风格,例如巨大的司母戊方鼎和精致的四羊方尊。而附刻在上面的龙、虎等动物形象则更带有一些狰狞之气,如猛虎食人卣。虽然从总体上看这些青铜器并不是那么惹人喜爱,甚至给人一种敬畏感和压抑感,但从细节上看我们发现许多小动物用作了青铜器的附饰物或附属配件,正是这些小动物打破了青铜器的沉闷感,增加了主体的生气。郭沫若曾经发出感叹说:“每以现实性的动物为附饰物,一见即觉其灵巧。”其实,他的这句话用在玉雕艺术中同样十分精彩。比如,在欣赏妇好墓出土的玉双角蟠龙的时候,尽管它身上布满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双层几何云雷纹,身体极度弯曲,表情惊悚吓人,却因为不是装饰在青铜器上的附饰物而显得格外自由,就连那张牙舞爪的样子也不见得有多骇人,反而让人感觉到活泼可爱,具有一种原始的、天真的、朴拙的美感。在千姿百态的殷商玉雕作品中,线条、色彩、图案、形状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共同组合成所谓“有意味的形式”,这是激发我们审美感情和审美幻想的一种形式。换句话说,同样的纹饰,在某些玉器上就显得繁复、粗犷、硬朗,但在另一些玉器上却显得婉转、柔和、流畅,产生这一差别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艺术元素之间的组合方式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动静结合的创意不仅仅表现在玉雕的外形特点上,还表现在了优美流畅的纹饰中。以常见的几何纹饰云雷纹为例,“用柔和的回旋线条组成的是云纹,用方折角的回旋线条组成的是雷纹……云雷纹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朝向一个方向旋转或呈s形旋转,有的是呈c形缠绕。”不论是怎样的旋转和缠绕,这种连续的带状线条很容易使人产生运动的联想和想象,同时也增强了器物的节奏感和运动感。
  
  四、结语
  
  殷商玉雕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智力创造的结晶,代表着那个时代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并在上层社会生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除了装饰作用之外,还渗透着与原始巫术、祭祀图腾、礼仪丧葬等活动相关的观念性的含义,展示了人类在精神领域的探索成果和审美能力的发展。换言之,殷商玉雕是“人化了的自然界”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产物。玉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珍爱,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与社会化的生产实践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管是对现实事物的模拟或写实,抑或是来源于宗教信仰等虚拟幻想的形式创造,这些巧夺天工的艺术品都是先民在漫长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对玉石的自然特性及形式规律逐步掌握、熟悉、运用的结果。之后,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加深和生产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玉雕这项工艺终于发展成为了既合目的性又合规律性的并且令世人惊叹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
  “艺术正是人类这种作为精神生命的本体在不断延伸着的物态化的确证。人们在物态化的对象中,直观到自己的生存和变化而获得精神上的培养,增添自我生命的力量。”可见,艺术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中,不仅可以把流逝的时空凝冻起来,使世界成为一个永恒的现在,而且还可以唤醒和塑造人的艺术----心理----情感三位一体的审美意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殷商时期的玉雕艺术恰好满足了人们在经过了艺术时空转换后留下的心灵上的空虚。质言之,它所传达出的历史感、文化感和民族感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对于世界、自然和人生的情理交融的领悟与感想,也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最直接的体现和最好的诠释。
  
  注释
  ①[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10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②周南泉:《夏商周时期玉器》[J]100页,西安,《收藏》,2007(8)
  ③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下册)[M]103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9
  ④杨天宇:《周礼译注》[M]28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⑤[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宗白华译,6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⑥[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51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参考文献
  [1]朱志荣,陶国山:《商代玉器的审美特征》[J]《泰山学院学报》,2004(1)。
  [2]倪建林:《殷商玉雕艺术---中国古代玉器艺术鉴赏》[J]《中国古代玉器艺术鉴赏》,2003(2)
  [3]周南泉:《夏商周时期玉器》[J]《收藏》,2007(8)
  [4]李惠新:《商周玉器鉴辨新识》[J]《收藏》,2007(2)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