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文化企业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联合兼并等形式进行改造和资产重组。对无效和低效的存量国有资产和企业实施破产拍卖,使国有文化资产从粗放型的数量优势转变为集约型的质量提高。要积极推进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向经营性资产转移。对可以用于经营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可从行政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由上级国有资产主管部门进行资产运营,并与经营者签订经营合同,确保国有资产的增值,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进一步加强文化企业的集团化建设,通过集团化整合以汇聚文化资源。以资产或产权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兼并和重组,形成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在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中实现文化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打破条块分割、行业封闭和行政垄断,整合产业系统的优势资源,提高产业资源的贡献率,充分利用资源的空间化聚集和产业化整合,优化组合和优势扩张,促进产业集群的资产聚合和资本聚集,延伸文化产业链和产品链,提高产业资源的集中度和促进文化资产的快速增值。
(二)突出主业,多元经营
市场千变万化,文化企业多元化经营可实现多投资组合的综合效益,降低单一领域的风险,节约交易成本。因此,在多元化经营中,文化企业应该清楚地衡量自身经营情况和分析外部的产业环境,确定多元化经营战略目标并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从而为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提供长期和理性的战略指导。首先,要优先发展主营业务。稳定而具有相当优势的主营业务是文化企业从事多元化经营的利润源泉和生存基础。多元化经营意味着进入新领域,由于缺乏新领域必要的知识信息和专长,进入风险往往较高。应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有层次推进式发展。当企业还处于成长期时,一般要先将自己的主业做大做精,成为行业极具竞争力的企业,待拥有了稳定的市场后,可以投资一些相关领域,扩大业务范围。其次,要把握好多元化经营的时机。多元化经营的时机要综合考虑拟进入产业发展和文化企业自身发展这两个因素,在两者之间寻找最佳切入点。但是,即使某个产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发展特征,也具有市场吸引力,企业能否进入该产业进行多元化经营,还需将产业机会与文化企业的整体目标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如果该产业机会不能推动文化企业完成整体目标,分散文化企业的精力,影响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就应放弃多元化经营;如果文化企业缺乏必要的能力,无法在市场上创造某种形式的优势地位,文化企业经营者缺乏驾驭大企业的领导才能,就不应贸然而入。再次,要科学地分析进入的行业,考虑相关性和互补性。多元化经营的正确实施要注意选择恰当的进入方式,注意对多元化经营进入节奏的控制,根据文化企业战略的要求对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进行改造,注意整合各类资源,塑造核心业务。文化企业是否适合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必须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而定。要制定稳妥的战略目标,避免盲目性,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基础条件和经济实力,在坚持搞好主业的基础上开展多元化经营,避免因盲目涉足不熟悉的领域而给文化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三)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从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内心滋生出来,并约定俗成的。每一个文化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环境、发展历程、发展目标和经营管理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文化,既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定量的指标,所以竞争对手就很难模仿和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竞争是无形价值竞争,是内涵的价值竞争,文化内涵越深,其无形价值越大。如果文化企业领先形成精准而系统的企业文化,并被社会广泛认同,那么这样的竞争力将很难被替代。精准是企业文化设计的最重要的标准,目的是使企业文化能最强有力地支持文化企业的发展特性和最广泛地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需要。由于社会和消费者的需要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是稳定的,文化企业的发展也相应处于稳定状态,那么为形成满足这一需要而设计的企业文化也应当是稳定的,而且是唯一的。精准反对空泛,反对把大多数企业共有的精神、使命和理念强加于文化企业本身,造成员工和社会对文化企业认同的困难和混乱。同时,企业文化设计须系统而整一,文化设计的系统性会产生一种结构性的力量,进行企业内部的自我整合,这样才有可能使以后的文化导入被员工完整地认识。企业文化形成后,具有一定稳定性,但也不是永恒不变的。企业文化是对一定时期客观环境的反映,它能够适应当时的情况。但是,文化企业的内外环境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企业文化同样也要与时俱进。文化企业要保持活力必须适时调整自己的企业文化,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才能使文化企业始终保持竞争优势。
总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文化产业要走向世界,没有大型文化企业将是不行的。一个大型文化企业或文化企业集团能否在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关键在实力,而实力则体现为企业在发展中能够不断做大、做强,增强竞争优势,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
三、借助高科技手段实现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密切结合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更为深入地用于文化产品的开发和传播,数字化趋势正在给文化产业的存在形态和发展趋势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随着现代通信技术、数字印刷技术、网络技术的加速发展和电脑的普及,现代高新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用高新技术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国际上有影响的文化产业都在不断通过其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来开发,转变和引导市场消费热点,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北京的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机制尚未真正建立。文化产业科技投入不足,尤其是传统的文化产业,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较差,以高新技术装备起来的文化产业设施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比较薄弱,文化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比较弱,这些都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的“瓶颈”。
我们要充分认识科技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科技进步,加强艺术科技的研究和开发,使文化自身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要加强对其他领域新技术的研究,注意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加大文化制作、包装、传播等环节的科技含量,使文化产业发展始终与科技进步同步合拍,改善文化形象,以适应现代人不断提高的审美品位和心理期待,建立科技与文化的对应沟通机制。以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拓展了文化产品存在和传播的载体,为文化资源国际化、多元化配置提供可能,也是文化产品开拓全球市场的重要途径。因此,利用高科技调整、提升文化产品科技含量是提升文化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根据加强北京文化产业科技投入的原则,调整文化产业投资重点,将投入重心转移到文化产业科技创新领域。要按照“文化创新优先”的原则,确定文化产业技术创新重点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发展北京科技含量高的文化行业,进而带动北京文化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具体的建议如下:
(一)大力发展网络信息业
建立专门网站提供有偿检索业务、商务信息服务和人力资源信息服务等。北京现有的此类网站并不多,实现盈利的更少,比较著名的有无忧工作网、e龙城市生活网、新中商网等。北京发展网络信息业的空间还很大,建设信息网络可以借鉴以上成功网站的经验,例如定位准确、信息全大、更新及时、覆盖面广、搜索方便。无忧工作网每天提供有效职位7万个,每3小时更新一次,信息覆盖全国20多个城市,可按任意条件组织搜索,使搜索更方便、信息更精确。另外,图书馆、档案馆等文献单位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建立网上图书馆、网上档案馆,进行市场化运作,如查阅资料实行有偿检索和下载服务等。借助网络提高这些低赢利部门的创收水平并成为网络信息业中最具权威性的一部分。
(二)积极发展网络休闲娱乐业
网络休闲娱乐业是需求潜力极大、赢利水平极高的新兴行业。目前发展较好的是中文游戏网络,其中著名的有“联众世界”网站,该网络全球注册用户超过1500万,每日页面访问全3000万,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15万,日在线总时间超过200万小时,现已成为世界第一游戏网站,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50%,推行“会员卡”收费制度,赢利可观。该网络还同文化部共同建立中华文化社区网,以期形成一个以“联众”打头的大型文化休闲娱乐社区。
(三)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促使传统文化产业优化升级
传统文化产业要利用高科技为自己的生存开拓空间,最需应对挑战的是出版业和广播电视业。传统的出版业要依靠自身丰富的出版人才、内容资源、成熟的运作手段以及现成的发行渠道,积极引进技术和多条光盘复制生产线,大力开发电子出版物,形成“大出版”格局。广播电视业要利用高科技不断改进广播电视传输方式,并拓展广播电视的应用领域,如通讯、电视、会议、电视点播、图文电视、电视游戏、股票网上交易等。同时,广播电视业要积极介入互联网运作层面,树立“大传媒”观念。在美国,传统电视观众已开始下降,据调查,1998年第四季度美国电视观众就下降了575万,降幅达9%。因此,广播电视台要想生存下去必须尽快将自己的角色转变为网络节目供应商,并且其传媒性质也将由“广播”变成“广取”,即从单向播出的旧媒体方式转变成用户有选择的“抓取”或使用广播电视信息。
(四)文化产品要利用互联网改变营销模式
到目前为止最适合网上销售业、发展最好的文化产品是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例如北京的“当当”网上书店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书店,常年有20万种图书可供货,每月更新一两万种。现每天的总访问为30万,开业三个月中累积销售突破1000万人民币。“卓越网”是专营音像图书的电子商务网站,每天接到5000张订单,平均日销售额达15万元。比较适合网上营销的还有艺术品业,目前发展较慢,有待大力开发。另外,出版物、音乐作品、摄影作品、美术作品,甚至独立小电影等具有版权的产品都可以通过网络以付费下载方式销售。为此,需要将文化产品数字化并建立专门网络实现交易。
注释:
[1]2005年北京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2005年北京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2005年北京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