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武术入奥的文化学思考(1)-文化研究
来源:  作者:陈珊  点击:次  时间:2001-09-1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摘 要] 本文在剖析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和武术国际化发展的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武术进一步国际化发展的举措,认为武术进入奥运会是我们的目标,但不是最高目标;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武术的改革与发展要走科学化的道路;武术的改革与发展要迎合现代人的需求;加速武术产业化发展是武术进一步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武术 奥运会 文化
  
  武术,以其独特的运动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伴随着我国的五千年文明史的发展而发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专家与学者都在探索如何让武术走向世界,实现武术国际化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竞技武术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武术以其鲜明的健身、防身的特性,以及独特的身心调节功能,也越来越多地被不同民族的人们所认识和喜爱。然而,在对武术的国际化发展持乐观态度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武术融入世界文化、世界体育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
  一、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以西方体育文化为根基而造就的奥林匹克运动,对促进近现代国际体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奥林匹克运动虽然是现代国际体育运动的最高代表,然而,它并非真正容纳了世界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奥林匹克运动在推动世界各国开展现代体育运动的同时,也向世界传播和普及西方体育文化,以造就一个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主导的大同世界;奥林匹克运动虽然倡导各国人民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但却又通过奥运会项目的设置,直接影响各国参与国际竞技体育的内容和方向。
  武术,既能满足人们强身健体的需求,又与多种养生文化密切结合,互为所用,人们通过习武练功找到了身体锻炼的最佳方式,“它既是人们追求社会保障、自我保障、宗派保障、阶级保障和民族保障的主要技能,又是社会主要的体育形式”由于武术的文化底蕴丰厚,远远比西方竞技体育广袤而复杂得多,这种差别使其难以用西方体育的认知模式去诠释和规范,或以竞技的方式去体现其内涵。武术就是武术,只有深入其中,才能真正了解它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
  奥林匹克运动从其产生开始,就以欧美现代先进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高位、优等文化自居,依赖资本主义的扩张而传播到世界各地,伴随着民族闭关自守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体育的国际联系也日益增强,它逐渐超越了政治、宗教、人种和语言的限制,使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由地域性文化变成了世界性的体育文化。西方竞技体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和灵魂,奥林匹克运动将西方竞技体育推广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西方竞技体育又将奥林匹克运动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我们探讨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并不是要说明哪种体育文化更先进的问题,而是应当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看待世界体育文化的问题。体育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的体育文化,从而形成了人类体育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格局,它们对人类发展的宏观意义是相同的。然而,由于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在历史上,各民族从本位主义的角度去贬低异族体育文化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回顾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我国体育界“土洋体育之争”的情景,我们可以看到,国粹体育家们也曾将西方竞技体育视为糟粕,而将武术推崇为人类最完善的运动。这种观点虽然带有狭隘的民族自尊意识,但也包含了浓厚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思想。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