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刘苏里:未央歌罢歌未央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2-03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未央歌》,一部描写上世纪40年代前后西南联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小说脱稿于1945年,14年后在香港出版。1967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作,从此风靡台湾和海外华人世界。在小说流传将近半个世纪,在台湾畅销四十余年之际,辗转回到故事的故乡,算作一次真正的迟到。内地黄

    山书社版《未央歌》,制作甚为用心,封面设计和内文用纸,尤其前后左右穿插的实物(景)图片、曲谱、地图等,匠心独运,未始不是对迟到的歉意。

     

      1991年,台湾《中国时报》举行50年代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品读者投票活动,《未央歌》入选。“未央歌”到底是什么意思?鹿桥自己的解释是,“过去的来源不知道,未来的结尾也不清楚”。或许小说的英文名字能给我们寻觅作品用意以某种启发,Song Never to End,永无尽头的歌调。

     

     

     

    《未央歌》,鹿桥著,黄山书社20081月第一版,58.00

     

      这本小说吸引我的首先是它的名字,未央歌,跟枫丹白露、耶路撒冷、香榭丽舍这些个名字有着同样一种意境,遥远而神秘,暧昧不失庄严。鹿桥自己说,“未央”取自汉砖“千秋万世,长乐未央”,也是对汉砖之“未央”的文学化解读,大概与未央宫有关。未央宫建于汉初,在长乐宫以西,距今西安市西北3公里处。据称,该宫仅前殿“基坛南北长约350,东西宽约200,北端最高处约15”,极其宏大、豪奢、夸张。汉亡,北周、西魏沿用此宫,毁于隋末。有证,“未央”始自《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楚辞·离骚》之“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白居易《长恨歌》之“归来池苑还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大约都是借用。

     

      文学作品不能深读,更不宜深解,况且我于小说,总是当历史读,曲解当是自然。然曲解未必一定不着边际。董桥有言,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小说难道不是历史之想像与虚构?问题是,历史又是什么?史家讲述的故事而已,只是更逻辑,——因史家做了试图还原人、事、物的努力。所以,我把《未央歌》也当做历史看。不止鹿桥眼中的西南联大史,作品主角小童、大余、宝笙、燕梅身边的西南联大史,而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处于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那场空前惨烈战火之中西南联大的历史。因此,如果只把《未央歌》当做校园小说,甚至当爱情小说读,在我看来,恐怕是大错特错了。

     

      这首先涉及到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创作这部作品?而且是一毕业就动笔,写作完毕,便飞往美国留学,束之高阁14年。若非友人催促相助,或许还要等上更长时间才能出版?我猜想,作品是作者的“日记”,是对中国近代以来多次重大转折的难以释怀的追记。鹿桥的《忏情书》这部日记体作品,就是《未央歌》的底本。作者在“六版再致未央歌读者”中其实说得挺明白。建议读者先行阅读,仔细体味。我也提醒读者注意“再版致未央歌读者”(P19)的一段话,“未央歌既是一本重情调及风格的书,里面的角色及故事又多是为了方便抽象地谈一种理想而随笔势发展的”。故事是被剪裁的不说,要之,故事从属于更深层次的思考。“理想”,什么理想?“情调”与“风格”,不过是作者编织理想的“神话”与“传说”的一种手法罢了。自“五四”以来中华文化的断裂,成了作者此生最大的心痛。作者创造一种仙境般的故事演绎背景,不啻一曲哀歌,为中华文化招魂,但作者期冀的又是未央歌罢歌未央,歌未央,就有希望。在此,我联想到1927年投昆明湖的王国维,和为王国维撰写碑文的陈寅恪。陈寅恪先生任教西南联大期间,鹿桥在读,陈的密友吴宓先生,正是鹿桥的授课老师,“吴讷孙”在吴宓日记中,是有记录的。

     

      整整三年前,我购得台湾商务版《未央歌》,不忍卒读。今次内地出版,读之仍是同一感受。不止篇幅大,文笔亦晦涩,加之繁体字(中国传统字)印刷,关键还是作品中的故事无论如何不能吸引我(作者自己说,他喜爱《儒林外史》,小说处处留下它的影子,由此也给内地读者顺利阅读造成不小的障碍)。但作品在海外华人世界流行半个世纪,在台湾更是洛阳纸贵,果若无聊,怎么可能?于是,我展开调查,先后询问了几位不同年龄段的台湾人士,问他们如何看《未央歌》及其流行。一位出版界大佬这样跟我说,这本小说流行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的十几年,此后影响也式微了。我后悔忘了问他此中原由。恰巧有他赠送的《青春之歌:追忆1970年代台湾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华》在手,试图从中找到线索。没有收获。心有不甘,遂致信当年台湾校园运动的重要领导人(现在从学),很快得到答复:“在我的记忆中,该书对我、以及对我们一批朋友,并沒有很大的影响。不过,对于比我大一辈的学生(也就是当时已经去美国留学的人),该书的影响可能明显一些。”“大一辈”的学生当时有多大呢,约二十五六岁三十岁不到,《未央歌》出版时,他们正是二十上下的大学生。于是,我又向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台湾朋友求证,她说,这本书她高中时便读了,原因是那时翻译作品远未成群结队登陆,可读作品并不丰富。对此说,我深有不解,不丰富,为何偏偏着魔《未央歌》?倒是她提供的另一线索,对我深有启发。她说,来台的前辈,对当年内地生活念念不忘,爱屋及乌,对类似回忆性作品深爱有加,比如唐鲁孙写北平,林海音忆城南等等。他们向下一辈推荐,代代相传,遂成风气。

     

      然而,我想,这还都不是完整解释,或许根本就无完整解释。王德威在《小说中国》中有他的解释。陈平原在《文学史视野中的“大学叙事”》一文中对照西南联大教授钱锺书的《围城》,又是一种解释。找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重读何兆武先生《上学记》,或能寻觅到踪迹。感谢前书编者和何兆武先生。不能说《围城》中关于三闾大学的描述,就是完全错的,《上学记》中,不也有佐证钱锺书的记述么。但先生是在跨越时空地写小说,书中人物,代代可见,不独三闾大学时代所特有。但《校史》和《上学记》中提供的第一手资料和回忆,却无可置疑地为《未央歌》中几乎所有细节的真实,作了注释,对其中试图传递的精神脉络,背了书。先生骨子里分明透着童孝贤的影子,董常委不就是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三位一体之再现?冯友兰先生撰写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中“诗书丧,犹有舌。尽笳吹,情弥切。”不正是大余、宝笙理想追求的诗意表达?作品中,凌希惠从军,宴取中入伍,与历史上西南联大学生三次为抗击敌寇、报效国家的参军热潮,严丝合缝了。

     

      让我们重温罗庸先生为西南联大写的《满江红》校歌吧。“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缴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贤。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振聋发聩的歌声,还能再响起来么?一唱三叹,安在安在?未央歌啊!

     

      西南联大校歌,作于1938年。整整50年后,台湾音乐人黄舒骏有感于《未央歌》对自己的人生启蒙,谱写了一曲《未央歌》,歌中反复唱道:“你知道你在寻找你的蔺燕梅,你知道你在寻找你的童孝贤。你知道你在,你知道你在,你知道你在寻找一种永远。”

     

      未央歌,歌未央。歌未央,便有希望。

     

      

     

    延伸阅读

     

      《人子》,鹿桥著,(台湾)远景出版19749月版

     

      《鹿桥歌未央》,朴月编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61月版

     

    何兆武(历史学者):

     

      我是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以后,才听到海外归国的老同学向我说起《未央歌》这本书,他说这是吴讷孙写的,《未央歌》的作者鹿桥先生在西南联大的时候叫做吴讷孙。他是42级外文系的,我是43级历史系的,我跟他见过面。我那位老同学当时就说起,这本书在台湾非常流行,就好像内地当时流行的《青春之歌》一样。

     

      后来我的那位老朋友寄了一本《未央歌》给我,我问他对这本书的印象如何?他说不太真实,西南联大当年的生活非常困苦,没有书中那么的田园牧歌式。我想这是我们作为读者的错位,并不是作者的错位。我们曾经亲身经历了那个年代,所以会觉得小说里有些内容不真实。但今天来看这本小说,我是希望大家不要把它当成历史,小说是有文学的想像成分,写小说同写历史的写法是不同的。小说不等同于历史,更不能要求作家像写历史那样的写小说。

     

    黄舒骏(台湾音乐人):

     

      在我国中毕业的那个暑假,自己找来了《未央歌》这本书来看。在我大三的时候被唱片公司发掘,当时我写了四首半的歌,其中一首就是《未央歌》。当时我脑海中常会出现一些《未央歌》情境的画面,幻想着《未央歌》的作者是一个孤独的老人,就好像是自己将来老了以后的写照。

     

      1997年,我收到了名作家朴月女士的一封信,信中大概说:鹿桥先生要我传话给你,他听说台湾有一个小伙子叫黄舒骏,写了《未央歌》这么一首歌。他要我传达你不要害怕跟他联络。便留了鹿桥先生在美国的电话给我,我当时便马上飞去美国找鹿桥先生。见面时鹿桥先生还开玩笑地对我说,我以为你会背着一把吉他来见我呢!第一天在他们家里听了鹿桥先生讲了很多故事,鹿桥夫人也陪在一旁,也看了很多他们的照片,是非常愉快的一天。

     

      鹿桥先生的《未央歌》在我们那个年代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一本书,对学子的影响也很大。国中高中生看了后会开始向往大学生活,大学生看了《未央歌》后便会为书中人物所迷,常会在社团或一些表演活动上来表演书中的角色故事,也会常把朋友们比喻成书中的某一角色人物。当时《未央歌》风靡校园的情况,是现代学子无法想象的。

     

      后来鹿桥先生听了我写的《未央歌》这首歌曲,老实说他对于歌词并不太满意,他认为《未央歌》是大时代下的友情,但我的《未央歌》的开头第一句是:当大余吻上宝笙的唇边,我总算了了一桩心事……他认为这是爱情,说我把这本书写成了爱情故事。事实上我写的这首《未央歌》并不是在写爱情,而是在写我心里面的《未央歌》,我成长过程中的《未央歌》。

     

      我对《未央歌》的缘分很深。事实上有很多朋友听过我的《未央歌》但不见得看过这本书,也有人是因为听过我的歌的关系而重新去看去认识《未央歌》。《未央歌》会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部分!

     

    其实我一直觉得如果我这一生都跟《未央歌》有着奇妙的关系的话,这就是我的荣幸。《未央歌》带给我年少时的感动,它也带给我事业上的起步,就是我的第一张专辑有这首歌,因为这首歌受欢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我。我也希望在我这一生中能够看到《未央歌》有个美好的不管是逗点还是句点,让更多的人知道它。我希望《未央歌》能够继续留存,不管是用什么样的形式。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