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孙传芳倡投壶古礼 看军阀怎样"玩"文化?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10-2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军绅政权 陈志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8

     

    “狗肉将军”张宗昌印行《十三经》,孙传芳提倡投壶古礼

     

    军阀因袭了清末保守派的文化传统,力图保存旧秩序,激进的知识分子力图建立新秩序,两种思想成为上世纪初的主流

     

    历史是什么?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历史是过往的人与事的经历和掌故……任何一国、一朝、一代都不过是历史的一些枝节与片段。时序上,每一片段有前边无数的‘因’和后边无穷的‘果’;空间上,每一件史实都因前后左右无数牵绊与关联而难以一刀两断。因此,厘清人类经历错综复杂的时空关系就是历史学和历史学家的使命。”由是观之,《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民国史家陈志让(《剑桥中华民国史》作者之一)的这部经典著作,厘清了民国军阀政权与近代中国之关系,显然,他写这本书,是基于历史学家的责任——为什么中国近代化的途程中有那么多荆棘?那些荆棘怎样能扫除干净?

     

    陈志让梳理千头万绪的史料,烛照错综复杂的军阀关系,认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大荆棘是1860~1895年的绅军政权和1895~1949年的军绅政权。军绅政权因为派系与地区两方面的矛盾,不能统一中国。在思想上,他们对近代文化最大的让步不过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行动上,互相混战,横征暴敛,摧残新兴事业,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

     

    《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是一本研究北洋军阀的论纲性著作,和陶菊隐的《武夫当国》不同。前者是高屋建瓴,在史实之上见史识,分析军绅政权的形成及军阀时期社会的种种变迁,讨论军阀的地区与派系斗争、宪法与传统、财政与军费等问题;后者纵横开阖,集中呈现令人眼花缭乱的史实以及令人啼笑皆非的掌故,以生动的笔墨勾勒了一段上自袁世凯朝鲜发迹、下至张学良东北易帜,前后33年波澜壮阔、风云变幻的历史。如果说《武夫当国》解决的北洋军阀“是什么”的问题,那么,《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则是回答了北洋军阀“为什么”的反思,是对那一段历史的分析、判断、审视。

     

    陈志让史笔下的“军”指1895年发展起来的军队,有时也考虑团防和土匪;“绅”指受过传统教育、有功名的人,有些担任过政府的职位,有些拥有田产地产。不论绅军政权,还是军绅政权,意味着派系的分裂和无限制的斗争。陈志让指出,“反帝反军阀“的北伐战争之后,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仍然是军绅政权,他的军队还是军阀,自筹军饷的办法没有完全停止,派系斗争仍然存在。“不受规章、纪律、宪法约束的派系斗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大特色”,而派系斗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不解之缘。前有绅军政权,后有军绅政权,阻挠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几乎达一个世纪!

     

    谁说军阀没文化?这书中有一章《文化的趋势:守旧与现代化》,是探讨军阀所代表的文化,非常精彩。外号“狗肉将军”的山东督军张宗昌还印行了一版《十三经》,粗知文墨的江苏督军孙传芳提倡投壶古礼。他们因袭了清末保守派的文化传统,几乎全部尊孔。陈志让考察军阀的家庭生活和私人生活时,讲了一个故事。兖州镇守使唐天喜的三儿子订了潘鸿钧旅长的女儿为妻,不幸唐公子病死,潘旅长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旧式贞节观念很强的女儿,纸里保不住火,女儿抱灵牌跟死鬼结婚,过门两天后自尽。这事深得河南督军张福来的欣赏,开追悼,几万人参加,将潘家小姐的生平宣付国史馆。但潘旅长在济南发了疯,用枪把全家25口人杀死。这是五四运动之后五年的事。

     

    军阀力图保存旧秩序,激进的知识分子力图建立新秩序,两种思想成为上世纪初期的主流,这中间还有新式的工商业家和文化上的自由主义者,他们所希望的民主政治、社会改良、基本民权等等,都在军绅政权的统治下失败了。

     

    本书名以“史话”,存新闻之鲜活与生动,取史书之求真与大气,以140余万字的篇幅,勾勒了上自袁世凯朝鲜发迹,下至张学良东北易帜,前后33年的一段历史。作者行文收发自如,轻松地刻画出了一大批军阀与政客的群体雕像,揭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隐闻秘事,军头武夫里穿插着舞文弄墨的冷幽默,阴谋算计里隐藏着颠扑不破的人性。虽不假以文学性的虚构,也已惊心动魄;虽然写的是过去的事,读来却活灵活现,如在今日。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