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我之小史》:末代秀才小史再现徽商命运唐元明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10-16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的这句诗吸引着无数人对徽州的神往。千百年来,徽州这块神奇的土地不仅诞育了朱熹、戴震、胡适等文化巨人,王茂荫、胡雪岩、胡开文等商界名宿也是享誉中外。

      

    以治徽学名世、长年盘桓于徽州山山水水的知名学者王振忠,探骊得珠,近年淘得一件珍稀文献稿本,即末代秀才、徽商詹鸣铎撰写的章回体自传小说《我之小史》(未刊抄稿本二种)。该书的内容从清光绪九年(1883年)迄至民国十四年(1925年),逐年生动记录了一个儒商家庭的社会生活,真切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风云变幻。如此绵延四十余年、多达二十万字的连续真实记录,是迄今为止首次发现的徽商自述纪实文本,其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均极珍贵,为人们了解和研究这一时期徽商境况、徽州文化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演变提供了独特视角和第一手资料。

     

      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兴盛于明中叶。其时,经商成了徽州人的“第一等生业”,天下都市繁华所在到处可见其身影。徽商特色之一,是“贾而好儒”,重视文化和教育,因而徽商大都有一定文化底蕴,能诗善文者比比皆是,遂使徽州地区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詹鸣铎出身徽州婺源木商世家,饱读诗书、经历丰富:曾当过多年塾师,中过末代秀才,到过杭州、上海等地经商游历,进过新式学堂并以乡绅的身份参与晚清婺源的地方自治,开办过林业公司和百货店。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阅历和丰富的素材。

     

      “铜臭羞凡辈,书香冀我俦”,在詹鸣铎内心深处,经商只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职业,他更向往的是乡绅文人的悠闲生活。他耽于诗文,不仅熟读古近章回体小说,还在当时鸳鸯蝴蝶派的代表性刊物《红杂志》上发表过文学作品。

     

      《我之小史》中,作者以自叙家世商道为主线,铺展时代背景,折射社会风云,事随人生,人随事见,极摹人情世态,备写悲欢离合。

     

      《我之小史》最显著的特点在于纪实性。书中对于徽商世家的家庭生活、伦理习俗、经商之道、地方制度、徽州文化,杭州、上海等地当时状况以及科举考试、辛亥革命、洋人来华等社会形势,都作了如实反映。大量翔实、丰富的新鲜“历史重现”,向人们展示了晚清民国之际徽州地区以及江南城镇社会生活的诸多侧面,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当时社会的纷纭世态、真实人生,丰富人们对于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过程的理解,而且也可以修正以往人们对于民间社会的固定看法,对于“徽学”乃至明清以来社会文化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我之小史》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作者四处游历,到过杭州、湖州、安庆、景德镇、上海和苏州等地,每到一处,探寻胜迹,观赏戏剧,流连花丛,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一一真实地记录下来。作者文笔恣纵细腻,描摹惟妙惟肖,颇具文学色彩和欣赏价值。如他对武昌起义前后的社会大变局作了宏观与细察,某些历史切片的曲折与精彩,堪与鲁迅《风波》及《阿Q正传》中的描写相仿佛。他对家乡人情风物的着意吟咏、深挚萦怀,对往来于杭州与徽州之间新安江上“夜航船”繁盛或苍凉情景的历历描述,对屯溪、石门、练市等地独特风俗的栩栩勾画,都不乏真情慧眼,大家手笔。对上海的法政讲习所、徽宁会馆及休闲娱乐(影戏、摊簧、饮食、浴室、花园、东洋戏法、文明游戏园、出品会和运动会)等城市风俗文化的形形色色描写,尽态极妍,如真如幻,写活了彼时十里洋场的浮世绘景象,也反映出这位末代秀才对新时代、新事物的特别敏感与真心激赏。

     

     

     

    《我之小史》詹鸣铎著王振忠、朱红整理校注安徽教育出版社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