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羌去何处?《羌族文化学生读本》首发侧记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9-1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寒夜里悲怆幽怨的笛音,一个古老民族的族姓,因这首诗联系在了一起。

     

    5·12”汶川大地震,偏偏发生在95%羌族人口集中居住的四川省阿坝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和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使这个本来就人口偏少的民族又一次悲怆失声——3万人殉难,占民族人口总数的1/10!村寨多已震损甚至震毁,羌族文化遭遇颠覆性破坏。

     

    响应温总理“要保护好羌族特有的文化遗产”的指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率领专家调查小组奔赴第一线。

     

    北川县文化局长手指县城中央近百米高的滑落山体对他们说,多年来专心从事羌文化研究的6位文化馆馆员、40多位正在进行诗歌朗诵的“禹风诗社”的羌族诗人、数百件珍贵的羌文化文物、大量田野考察出来而未整理好的宝贵资料,全部埋葬其中。望着这个巨大的“坟墓”,冯骥才禁不住想,这场地震简直像是专门针对这个为中华民族做出杰出贡献、只有30万人口的伟大民族的一次“暗算”。山峦变易,碉楼垮塌,耕地毁坏,有的山寨甚至滑入堰塞湖底……人亡歌息,人去艺绝。幸存的人们也许要迁离这块土地,孩子们已经不了解民族的历史,羌族的文化遗产眼看要荡然无存。难道是天要灭羌?他不禁从心底迸发出绝望的呼喊:“羌去何处?”

     

    文化是民族之本。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但首要的是让孩子们记住他们的祖先、他们的民族习俗、他们灿烂迷人的文化。

     

    3个月后,一本由民进中央提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秘书长向云驹亲自执笔的《羌族文化学生读本》,被中华书局以超常规速度赶印出来。20089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暨赠书仪式。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捐款10万元用于购书,将这本图文并茂的精美教材无偿捐赠给灾区的学生。

     

    羌,从“羊”从“人”,最早以游牧为生,被称作“西戎牧羊人”。古代治水英雄、夏朝的奠基人大禹就是羌人。经过漫长曲折的迁徙和流变,很多羌族支系的血液,早已融入了藏族、彝族、阿昌族、纳西族、土家族等众多民族。

     

    羌族是个非常有特色的民族。虽然没有文字,却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他们聚居的村落,多选择在山间台地或群山环抱的河谷,用灰白色岩片和黄胶泥筑就的房屋,随山就势,高低错落,与山水融为一体,和谐又漂亮。为防御敌人而修建的碉楼奇崛高耸,十分壮观。为了打通山川的阻隔,他们发明了索桥,借溜索鸟一样飞过深谷激流。庆典上,释比(不脱产的宗教师)或寨老先唱坛经,赞颂神灵、褒扬英雄,美誉生活,欢迎客人。蘸酒洒向空中敬天地神灵,再由长及幼依次用细竹管品尝一口咂酒。此后便轮番畅饮,围着火塘和场院跳起欢快的“萨朗”,或是古朴沉稳的“席步蹴”。他们的多声部民歌“尼沙”改写了中国没有多声部、没有和声音乐和复调音乐的历史。

     

    羌人自古崇尚多神,各种神灵几乎均以乳白色石英石为象征。家家户户的房顶最高层都供奉着洁白悦目的白石,即所谓的“白石崇拜”。五月初五是羌族的瓦尔俄足节,全寨妇女穿着自己刺绣的美丽衣裳盛装出行,到山里踏青,到神泉沐浴,到山边白石塔子前祭天上主管歌舞的萨朗女神。之后聚集场坝中纵情歌舞,尽情欢庆3天,家里家务由男子料理,阐释了浓郁的母系社会遗风。还有祭山会、羌历年、六月节、牛王会、禹王庙会、土主会、娘娘会、山王会、打猪会……无数的节日与聚会,那些欢歌笑语仍在耳畔,那些曼妙舞姿如在眼前,可那蓝天之下的神山圣水今又何在呢?拜天的神林、劳作的田地、跳舞的坪坝、熟悉亲切的村庄、坚固的房碉、撼人心魄的羊皮鼓……又都在哪里呢?

     

    中国民协在《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建议书》中写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时是严重依赖于其物质载体才能得以呈现、表现和传承传播的。羌民们如果丧失了原有的生存空间、生产方式、生活环境、传统器物,他们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文化空间,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将随其生活的面目全非而支离破碎。

     

    如果迁徙,积淀了上千年的村寨文化必将瓦解,羌人如何在全新的环境中找回历史的生态与文化的灵魂呢?另辟一个“原生态羌文化居住区”是不够的。尽管还有萨朗,还有羌笛,还有刺绣,可这些东西里面的精神还在吗?羌人由来已久认知天地的观念、他们的精神传统、他们的习俗与审美,都能保留下来吗?冯骥才先生说:我们要保护的是羌文化的原真性和整体性,它必须是一个有灵魂的、有精神的、有生命的文化,而不是一个文化躯壳。

     

    民协建议尽可能修复重建部分受损的古碉楼和古村寨。全部损毁的可考虑就近选择迁居地,按传统格式和样式,同时注入现代生活内含,聚落设计要充分考虑羌族文化环境、场所、空间的复原和功能再造,考虑民族文化的重构与再生。

     

    《羌族文化学生读本》仅仅是一个开始,保护羌族文化乃至保护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遗存,任重而道远。

     

    冯骥才先生曾伤感地写道:我忽想,做了这些就够了吗?想到震前灿烂又迷人的羌文化,我的心变得悲哀而茫然。恍惚中好像看到一个穿着羌服的老者正在离去的背影。如果朝他大呼一声,他会无限美好地转过身来吗?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