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取精用弘 烛幽照微:《读史的侧翼——打捞历史的碎片》读后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9-0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读史的侧翼——打捞历史的碎片》(海南出版社200710)是伍立杨的第20本书,相对于刚过不惑之年的伍先生来说,这个数字是令人羡慕的。更使人惊叹的是,在百度网上敲入“伍立杨”,立刻会显示有一万多相关网页!

     

      本书分两卷.第二卷是单篇文章,看看下列题目就能勾起书虫们的强烈好奇心和阅读欲:《也是文坛外高手》、《天才的睿智与洞见》、《各地人物性情说略》、《华丽缘?华丽冤!》……伍立杨的文字典雅、别致,文言词汇与白话语法的巧妙结合,在同龄人中独具一格,无论是几百字的短篇,还是几万字的长文,都是信息量丰富,知识性、文学性并重,这一点早有定论。伍立杨又能见微知著,于常人忽略之处看到事情本质,如《极细微处见不堪》中写抗日战争胜利后,“参谋次长冷欣中将即将进驻南京,其在芷江会谈中,率先提出的,竟是要求日军以书面文件保证其安全。以战胜国的高级将领,竟向战败国的使节要求安全保证,既无意义又不自然,甚至滑稽。小而言之,个人胆气萎缩,与高级军官身份不符,与战胜国使节身份不符。大而言之,影响国际观瞻,降低政府威信,贻笑大方。”

     

      伍立杨饱读中西典籍,又关心时事,对清末民初的历史兴趣尤浓,浸淫于几百册《民国丛书》,独得其乐,往往能从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报刊新闻,也能触发灵感,作为题目或论据。一下笔则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广征博引,古今中外打通。如《民国以来的离奇失踪案》,从谍报女英雄何若梅的丈夫新婚之日失踪,到名教授费巩、名作家郁达夫、名报人储安平的离奇失踪,串起了系列无头案,引人深思。再如万字长文《曾氏传记三种评骘》,比较了何贻焜《曾国藩评传》、萧一山《曾国藩传》、王定安《曾国藩事略》三书的优劣之处,令人心服口服。伍立杨读书多、快、精,所以动笔时勇于下结论,因为有史实做支撑。伍立杨处于信息中心,交游广、应酬多,却能挡住诱惑,耐得寂寞,青灯黄卷,美文迭出,佳作不断。我的一位前任领导,主编了多套外国散文、当代散文的老编辑,非常欣赏伍立杨的文章,主动与伍立杨联系,向他约稿。

     

      相比于第二卷,第一卷更像一部专著。此卷用35篇文章论述了一个问题——清末民初暗杀现象。作者独具慧眼,从众多史籍中找出了别人没有注意的问题——暗杀,并从暗杀的理念、暗杀的目的、暗杀的效果和影响、暗杀的时代背景、暗杀的对象、杀手的组织构成、信仰、人品、中外暗杀风潮的比较、暗杀从清末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性质的变化、恐怖集团与专制政体的关系等诸多方面对这一特定时代的特定现象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清晰表述,既有大量的史实,穿插着名人逸事,又有理论的总结,实际上是通过这一特殊切入点写了清末民初政治史。题目本身就引人注目,加上作者纵横捭阖的文才,深谙史籍的史才,以及高屋建瓴的史识,使第一卷自有别样的吸引力。此卷虽然是部专著,但每章篇幅并不大,而且作者驾御语言的高妙本领,使人在阅读时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改革、改良、变法都比革命给社会带来的震动小,但腐朽的清政府死不让步,不懂得自己活也要让别人活的道理,没有和谐社会的概念,宁肯亡国,拒绝改革;抓权抓钱还抓命,要名要利不要脸。一方面钳制舆论,一方面搞假立宪,炮制“皇室内阁”。国家复兴无望,逼得进步知识阶级走上了暗杀之路。

     

      十九世纪末叶至二十世纪初叶,是天翻地覆的时代,是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期,需要而且也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学问家……二十世纪中国的大师巨匠们,基本都产生于那个年代。倘若刺杀清末五大臣、铲除荼毒民众的封疆大吏之同盟会志士们、优秀的知识阶级地下有知: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而换来的却是一个不中不洋、不伦不类、非夷非惠、非驴非马的朝代,人民依旧没有言论出版自由、依旧是“一个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娘稀匹总裁即独裁的社会,他们用在敌人身上的暗杀手段被总裁频频用在政敌和大学教授身上,他们将做何感想?

     

      “余少喜临川新法之新,而老同涑水迂叟之迂。盖验以人心之厚薄,民生之荣悴,则知五十年来,如车轮之逆转,似有合于所谓退化论之说者。是以论学论治,迥异时流,而迫于事势,噤不得发。”(陈寅恪《读吴其昌撰〈梁启超传〉书后》)新的未必就是好的,前贤不一定不如后生。著名记者、作家舒湮有言,从文化上来说:北洋不如晚清,民国不如北洋。文采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后人思之,不觉怅惘。第一卷的最后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思君令人老——不死的怀念》。先进的世界观与文化保守主义并不矛盾。伍立杨追踪那个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年代,在《打捞历史的碎片》中为那些曾经的大家们留下了风格迥异的侧影或速写,心与古人通。在某种意义上说,作者在精神上是属于那个逝去的年代的,如那个年代的人一样读书、为文、处世。这一点也是许多人所羡慕的。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