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2008上海书展:爱奥运,也爱读书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8-1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在全球瞩目奥运的日子里,2008上海书展也悄悄地拉开了帷幕。延续“我爱读书,我爱生活”的主题,今年书展将10万余种图书奉献给读者。匆匆一瞥,好书不少。

     

     

     

    助威奥运

     

        此次上海书展正逢“奥运进行时”,自然而然地,奥运主题也浸润了书展。展厅内特设“奥运图片展”,一幅幅具有视觉冲击的照片,展开了百年奥运的历史长卷。与此相对应的,则是琳琅满目的奥运图书,全方位展示了奥林匹克的历史、文化、内涵,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各种需要。

     

        知识类如《奥林匹克有问必答》(朱采荻、朱钦编,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用简洁明了的问答方式普及奥运知识;故事类如《奥运故事365精选》(北京电视台奥运故事365节目组编,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一个个故事或感人,或新奇,更带读者去结识伟大的运动员,了解奥运奇迹的背后。工具类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国际体育传播手册》(新华出版社出版),系统介绍了历届奥运赛事资料及北京奥运会的详尽信息,实用性很强。

     

        相较而言,传记类图书则无疑厚重许多。现代奥运史上的两位最重要人物顾拜旦和萨马兰奇分别撰写的《奥林匹克回忆录》(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奥林匹克回忆》(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是奥林匹克辉煌之路的最好注脚。而作为中国读者,应该会对《何振梁———五环之路》(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更感亲切。本书作者是何振梁的夫人、人民日报资深记者梁丽娟。本书的记述,从20世纪50年代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反对“两个中国”、60年代创立新兴力量运动会,到70年代争取恢复我国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席位,以及1990年举办亚运会和北京两次申办奥运会,尽数新中国通往五环之路上的坎坷与璀璨。

     

        在奥运主题的人文类图书中,《原生态的奥林匹克运动》([希腊]塞莫斯·古里奥尼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角度新颖。作者带读者重返古希腊,还原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真实。在他的描述中,奥运会不仅是展示体育能力的盛会,亦是古希腊年轻人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奥运的本质是一种教育,一种人性的熏陶。有意思的是,这位希腊作者似乎是中国古代哲人老子的“粉丝”。他多次用老子的名言阐释奥林匹克精神,也从一个角度证明了,西方文明孕育出的奥林匹克与5000年的东方文明,其本质是相通的。

     

     

     

    关注“国学”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化,“国学”在经历半个世纪的冷遇后,近年来日渐兴隆起来。关于读经与否的问题亦争论不休。其实,读经与废经之争并不新鲜,自1903年以来,这一争论就反复上演。1934年,《教育杂志》发函给学界专家,咨询对于学生读经问题的看法,搜集到蔡元培、唐文治、钱基博、顾实、陈立夫、陈望道等人的意见约70篇。60余年后,台湾学者龚鹏程整理编排了这些文字,以《读经有什么用———现代72位名家论学生读经之是与非》为名出版(世纪文景出品),供当下身处“国学热”中的各方人士参考借鉴之用。

     

        纵观各家观点,对读经大多赞成。主要探讨内容集中在如何安排课程、读哪些经、怎样读经以及经与中国历史、国家前途、民族性格、儿童身心等诸多方面。简而言之,读经需要好的门径。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出版“国学基础教程”的出发点也在于此。这套国学基础教程按照我国的传统分类法,分为经、史、子、集四小套,最先推出的为经部10种。作者都是对某一经典有积年研究心得的专家,著述严谨。

     

     

     

        而倾向于“轻松听历史,快乐品文化”的读者,在本次书展上也有很多选择。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第十三届文化讲坛嘉宾马瑞芳、钱文忠此次都有新书亮相———《马瑞芳趣话〈红楼梦〉》(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和《医圣李时珍》(重庆出版社出版)。此外,“文化中国”系列丛书(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同样通俗易懂。已出版的有《人生困惑问庄子》、《史家绝唱·司马迁》、《赋者风流·司马相如》、《草根皇帝·朱元璋》等6册。

     

    “海风”劲吹

     

        上海似乎有着无穷的魅力,有着更多可谈论、可品赏的话题。挖掘上海的文化内涵,一直是本埠出版界的兴趣所在。此次,沪上三家出版社不约而同,再次力推上海系列图书,从历史到当下,从市井到时尚,从人物到品牌,从饮食到文学,从地理到人文,无不涵盖。而纵观各色人等对上海的各种读解,亦饶有趣味。

     

        文汇出版社在本次上海书展推出了“海派文化丛书”第二辑,从多角度反映海派文化的研究成果。其中,杨扬的《海派文学》,较为系统地概述了海派文学的历史脉络,强调了城市化进程与文学的关系,重点阐述了市场与期刊、文学之间的互动,很是新颖。沈寂的《上海电影》则评述了沪上1949年之前有代表性的电影,披露一些鲜为人知的影坛轶事,颇有老上海“味道”。

     

        与前者的“雅”不同,上海文化出版社推出的9本“俗上海系列丛书”,则把目光集中于普通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夏天到了,大家用井水冰镇西瓜解暑;李家阿姐要出嫁了,忙碌着购买“三转一响”……诸如此类的温情朴实的记忆,在每一个上海人记忆中都有留存,而这套书便从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切入,以不同角度描摹出俗世上海的宽容与平实。而《上海生意经》、《上海人活法》等,则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百姓的生活变化。

     

        细节,是上海辞书出版社的“上海书系”的切入点。在《叩街问巷———上海马路的前世今生》里,作者周林凭一张地图,行走上海。公交车、自行车、地下铁、轮渡……通过与每一条马路“约会”,来了解上海、感受上海。《上海,与壁虎一起纳凉》则在历史的长河里重拾记忆,食堂舞会、音乐茶座、山口百惠……作者以私人化的感受描摹了20世纪70-80年代的生活状态、社会风尚和审美记忆,也重现了原汁原味的时代氛围。

     

     

     

    “人性”科学

     

        当科学和人文相遇时,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比如费振钟的《悬壶外谈———医学与身体的历史表达》(上海书店出版)。书名虽为“悬壶”,却不单纯讲济世看病,谈的是作者自幼随“悬壶济世”的祖父读药典学医理的一些回想,其中涉及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养生、治疗的许多相关知识。而且,作者并不局限于对传统医学的知识性传播,而是在文章中渗透对中国人生命和生存观念、生活方式及价值目标的积极反思。

     

        《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则更深入地体现了这样一个理念———健康与疾病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生物医学的问题,它也是旷日持久的哲学问题,还是歧义诸多的文化问题。《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在全球的框架内考察了涉及人类疾病生态学的生物、社会和文化因素,帮助我们从科学的、历史的和社会的维度,加深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全球变暖似乎已是一个无需争议的定论。但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引进出版的2007年《纽约时报》畅销书《全球变暖———毫无来由的恐慌》,却提出了迥异的观点。该书引经据典,只为证明人类对气候的影响微不足道,全球变暖并非人类活动所致,地球气候1500年一变,人类不必恐慌。这一观点,读者究竟能不能被说服,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种不盲从的质疑精神,足以借鉴。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