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学说史》六卷本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思想学说通史。这个特点体现为三方面: 首先,全书六卷,研究范围上起中国文明起源时代,下至清代。中国文明起源于距今五千年前,研究中国思想自当从文明起源时代开始。但由于种种原因,近代以来的同类著作,有的从商周时代写起,有的甚至从春秋战国时代写起,将中国文明和中国思想的历史砍去了五分之二至二分之一,不能不说是很大的缺憾。这套《中国思想学说史》作了很大努力,利用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将研究的起点上溯到中国文明起源时代,力求完整描述中国思想发展的全过程,以符合通史的要求。由于资料不足和当前研究水平限制,本书对于商周以上中国思想的描述相当粗略,但毕竟前进了一步。 其次,从整体来看,这套《中国思想学说史》研究了历史上的中国思想学说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经学、子学、宗教思想、科技思想等,而且对于各个时代思想学说形成、发展、流变的社会背景作了研究。虽然由于各个时期的不同思想学说有主次之分,不能对每个时代的各种思想学说平均用力而不分轻重地加以介绍,但这套《中国思想学说史》力求描绘出各个时代思想学说的全貌。在揭示思想的社会史背景问题上,这套书继承前人重视社会经济分析的科学方法,同时扩大了观察视野,注意到当时社会经济以外的社会生活领域,多层面说明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三,这套《中国思想学说史》重视研究思想发展的连续性。通史不等于断代史简单相加,它要揭示历史发展的连续性。研究思想发展的连续性本来是通史性质的思想史著述的着重点之一,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说明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特点。前人研究中国思想学说史,已经对此做过很好的讨论,例如指出近两千年来中国思想发展的经学形式,即是从思想学术形式方面指出了近两千年中国思想发展的连续性。但是,由于偏重于强调各个时代新思想与旧思想的对立斗争,有时候忽视新思想与以前思想文化之间的联系。这套《中国思想学说史》,在研究中国思想发展的连续性方面有新进展。先秦卷对春秋战国诸子学说与西周思想文化的关系做了考察,肯定了诸子学说与西周思想文化的源流关系,说明不仅儒家学说是如此,最激进的法家学说也是如此,也与西周思想文化有源流关系。魏晋南北朝卷对玄学的研究,宋元卷、明清卷对理学的研究,也注意揭示玄学、理学与经学的源流关系。这些努力力图从思想发展本身的连续性体现通史的要求,使之与思想学说史的断代研究、专题研究有不同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