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饶佳荣:易社强的西南联大研究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7-14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关于西南联大的研究,学界公认最好的著作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易社强(John Israel)教授的Lianda: A Chinese University in War and REvolution(《西南联大:战争与革命中的中国大学》,下称《联大》)。该书1998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可惜,国内学界对《联大》重视不够,对它的意义还不甚明了。我去年花了一年时间翻译这本书,但因为种种原因,目前尚未出版。作为译者,对此书作一评介,让读者有较深入的了解,自在情理之中。

     

      何炳棣先生称赞易著是“迄今为止最佳联大校史”,王晴佳则认为它是“研究西南联大最全面和生动的著作”。这是一部叙述史著作,文笔冼炼雅致,史料根基扎实,视角敏锐独特,融会了作者长期的研究心得,实为联大研究之力作。

     

      《联大》一书分序言、凡例、导言、正文、附录采访清单、注释、参考文献、索引,并有插图若干。正文分四大部分,共16章,并有《结语》。

     

      第一章《从北平到长沙》,作者以生动的笔墨描述了西南联大的由来。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保存中国文化,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联合大学。但随着南京的沦陷,临大被迫转移到云南昆明。正如联大校歌所写的,“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第二章《联大的长征》,作者爬梳史料,重建这段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临大迁滇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是经粤汉铁路转道香港,然后乘船到越南,经河内由滇越铁路前往昆明,可称为铁路—海路路线;二是步行经湘西、贵州、滇东横穿内陆,到达昆明,可谓长征。全体女生、体弱男生和大部分教师及其家属走前一路线;将近三百名身体强壮的男生和少数教师组成“湘黔滇旅行团”,则走后一路线。本章就是对“旅行团”六十八天徒步三千里穿越湘黔滇三省的纪录。此外,还探讨了联大长征的意义。作者以为,这次长征对联大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开启了联大八年刚毅坚卓的历程。

     

      抵达昆明后,由于校舍不敷使用,文法学院暂迁云南蒙自,于是作者撰写了第三章《蒙自的魅力》,以细腻的文笔描绘了文法学院师生在蒙自的生活,并考察了联大对蒙自的影响。以上三章,构成本书第一部分《爱国者的朝圣之旅》,勾画了联大在昆明之前的经历。

     

      在第二部分《互动影响》中,作者分别讨论了联大与云南人的关系(也就是学术与当地社会的关系)、与重庆中央政府尤其是教育部的关系(也就是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与三所成员学校的关系(也就是讨论联大自身的历史、传统与精神渊源)。

     

      第四章《联大与云南人》,考察了昆明的自然、人文及社会环境,通过“乡下人当中的世界主义者”、“云南的自卑情结”、“龙云和联大”三个子题,深入探讨了联大与云南互相影响的历程。作者认为,经过最初的文化冲突之后,联大与云南人逐渐相互理解与合作,且关系日趋紧密。

     

      第五章《重庆与昆明》,考察了教育部试图控制联大与联大反控制的斗争。陈果夫出任教育部长后,通过以标准化和中国化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总考制的设置、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等措施,以道德训练、军事训练、训导制等方式,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控制。联大以“学术自由”为准绳,策略性地予以还击。作者指出,由于国民党内部涣散,加上联大自由、独立的学术传统及其威望,因此教育部的许多计划并未得逞,联大作为思想自由的堡垒仍屹立不倒。

     

      第六章《联大的校风》,先简要地叙述了北大、清华、南开不同的历史、传统与风格,然后考察了这三所学校之间的关系,以及由三校组成的联大的“新特点和新风格”。三校联为一体,优势互补,其中清华的力量最强,影响最大,尽管相互竞争,但终能和睦相处,协作并进。作者还清晰地叙述了联大的各种制度,考察了联大的通才教育,分析了联大教师的特点。

     

      第三部分《教授的骄傲》,作者淋漓尽致地描摹了联大教师的风采。这一部分共六章,分别是《文学院》《法商学院》《战争与学术》《理学院》《工学院》《师范学院》。文、法、理、工、师范五个学院各具特色,但作者的叙述并非面面俱到,而是选取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精雕细刻,绘声绘色,务必展现出战时中国第一学府的风流与气派,对于次要部分,则一笔带过。以法商学院为例,对法律系用两页纸就打发了。又如,五个学院当中,对文学院、法商学院、理学院,描述较多,篇幅较长,对工学院、师范学院则较简略,但同样写出了它们的特色。

     

      文学院的教授腹笥渊然,性情古怪,可谓联大精神的化身。文学院由中文系、历史系、哲学心理学系和外文系组成。对于刘文典、雷海宗、冯友兰、吴宓等人,作者饱蘸笔墨,讲述了一件件令人难忘的趣闻轶事。法商学院有经济学系、政治学系、法律学系和社会学系,对陈岱孙、张奚若、潘光旦、费孝通等人着墨尤多,读来情趣盎然。《战争与学术》考察了联大学人在艰苦的战争条件下仍坚持学术研究的诸多努力及其成果。本章主要探讨了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绩。在第十章,分别以“维持水准的物理系和算学系”、“战时化学的基本元素”、“生物学系的适应与生存”“地质学的新天地”为子题,描绘了理学院的图景,并对其所取得的成绩作出了恰当的评价。联大工学院基本上是在清华工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的,带有鲜明的清华色彩。工学院位于昆明的东南角,与西北角的联大本部距离颇远,所以自成一个天地。在战时环境下,工学院较多地服务于战争,为国家和云南地方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师范学院是在中央的命令下,联大与地方合作的产物。出身南开的黄钰生担任师范学院院长,给该院带来显著的南开作风。查良钊和陈雪屏对师范学院也颇有影响。同工学院一样,师范学院与地方当局密切合作,促进了全国尤其是云南省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四部分《联大八年》,详细生动地再现了联大在昆明时期的生活。作者把联大八年分为四个阶段:希望的岁月(19381941年)、坚忍的岁月(19411943年)、考验的岁月(19431945年)和完成使命的岁月(19451946年)。1941年皖南事变对联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共地下党员大部分离开联大,转移到云南农村活动,此后联大进入长期自力更生的阶段。1943年以后,局势逐渐发生变化,行动主义开始复苏,在联大校园尤其是学生当中,激进思潮此起彼伏,预示着战后事态的急剧变化。1945年抗战胜利后,形势急转直下,联大在风雨飘摇中宣告结束。

     

      《希望的岁月》,讲述了联大在昆明初期的故事。作者通过体育运动、壁报、社团、戏剧等活动描绘了丰富的业余活动,叙述了大学在空袭下的情景,考察了叙永分校大一学生的生活,还分析了以《今日评论》为代表的“教授论坛”。《坚忍的岁月》,写的是艰困时期的联大故事。作者考察了新四军对联大的影响,宋霭龄“飞机洋狗”事件在联大的反响,并描绘了师生的状况。作者通过“八宝饭”、“赶街子”、“少数富裕学生”、“穿衣”、“节约与一物多用”、“健康状况”等题材,以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为切入点,描绘了新校舍生活的画卷,并通过图书馆和茶馆、文学创作和讲座及兼职生活等场景,生动地再现了这一时期的联大面貌。《考验的岁月》,讲述了联大在转折年代的故事。通货膨胀、吏治腐败、经济萧条、社会不公等敏感问题,迫使联大学者走出象牙塔,付诸行动。通过联大民主墙的“壁报热”,教师从有条件支持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转向反对现政府,民盟与民青的壮大及共产党势力的急剧渗透,激进主义戏剧在联大的复苏,学生自治会的左倾,五四庆典的宣泄,把联大的故事推向高潮。《完成使命》,叙述了联大最后的岁月。19458月,日本投降以后,三校师生迫不急待返回平津,但就在这时,国民党军人在昆明杀害了无辜的知识青年,酿成一二·一惨案,引发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运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师生北上复员之际,联大的杰出代表闻一多遇刺身亡,“象征着这所学校英雄史诗的悲惨结局”。

     

      以上是本书的内容梗概。需要说明的是,《联大》内容丰富,细节生动,剖析深刻,这是拙笔难以表现的,只有深入阅读原著,才能有真切的体会。

     

      总之,作者倾二十余年之力,锲而不舍,精益求精,数易其稿,这种“板凳十年冷”的精神实在令人感佩。作为一名美国学者,他却自诩“老滇票”,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有通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在传播联大理念、弘扬联大精神方面,作者作出了特殊的贡献,诚如联大学生陈述元所赞,“西南联大经天业,赖尔薪传到五洲。”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