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仁先生等编著的《中国书名释义大辞典》(以下简称《大辞典》),计二百五十余万字,是一部有特色的、有学术价值的大型辞书。 中国是文明古国,又是发明印刷术的国家,古今图书之多,浩如烟海。而书名之奇奇怪怪,亦极繁盛。据余嘉锡先生考证,作者自撰书名起于《吕氏春秋》,成于汉武之世。以后命名方式日趋多样,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有些书名的确很奇特,如《长松茹退》、《可如》、《龙文鞭影》、《丙丁龟鉴》、《原李耳载》、《破蟋蟀集》、《窦存》、《念八翻》……含义实难捉摸。有的很可能使读者望文生义,如《心史》非史书,而是诗文集;《书史指南》非书学论著,而是类书;《如是观》非佛典,而是戏曲;《灵棋经》非棋谱,而是占卜书……赵传仁等先生有鉴于此,便以传统目录学为背景,以书名问题为切入点,探颐索隐,条分缕析,尽发书名之义蕴,使读者疑惑涣然冰释。而此书的出版,在书名学领域中有开创之功。 解析书名,是对历代知识分子心灵的透视。书名是作品的眼睛,作者情感凝于作品,作品精义凝于书名。好的书名,能深刻地反映作者的创作匠心,更能传神地体现作者的境遇和情趣。道家以上帝藏书之所为金楼,以金为饰,故名。梁元帝萧绎好道亦喜书,故名其书为《金楼子》;宋末文天祥,赤心报国,心如磁石,始终指南,故名诗集为《指南录》;明李贽对黑暗现实进行了大胆的揭露,为卫道者们所嫉恨,群起而攻之,对其作品欲焚而弃之,故李贽名其作品为《焚书》……阐释古今书名,实际上是对历代知识分子心灵的透视,这对研究中国思想史与学术史是有很大禅益的。 《大辞典》是在《中国古今书名释义辞典》(以下简称《辞典》)的基础上的修订扩编,原书工夫多用在书名的释义上,而对作者的介绍、作品的评论、版本的考辨都不够充实,而《大辞典》不仅从原书的三千余条扩展到七千余条,而其他项目也写得相当丰满。 其一,《大辞典》对作者或编者的时代、姓名、生卒年、字号别名、籍贯、生平事迹、情趣、学术成就都作了简明概括的叙述,俨然是一篇篇学者传略。如想进一步对作者进行研究,可循辞条线给的线索,去查史书和地方志。此书收作者四千一百余人,编者对名不见经传的作家、医学家、农学家多采用了地方志和笔记中的资料,弥足珍贵。 其二,《大辞典》继承了历代目录解题的优良传统,对作品进行了恰当的评判,或摘取前代文献,或自铸评语,皆能阐幽抉微,尽得作品之体要。如《东城杂记》条引《笔记小说大观提要》:“东园在杭城东,为宋之故园。(厉)鹗家于此,举里之遗文轶事,繁称博引,足补《浙江通志》暨《武林志》之阙。”此类例子,比比皆是。因之,此书可作为历代图书目录提要来用,足为读书之门径。 其三,古书往往有多种版本,《大辞典》每辞条末则标注若干有代表性的版本,有的孤本和珍善本书,则注明存于何图书馆。这对读者读书或做研究,给予了诸多方便。 《中国书名释义大辞典》 赵传仁等编著 山东友谊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