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中天夜悬明月——品读刘小川古代文人系列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6-20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泱泱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有无数文人在历史的蛩音里或长啸或低吟而留下了不羁的身影,这些不朽的人物,以自己独立之思想、高洁之灵魂成为了历史上一道道靓丽的色彩。那些民族兴衰、人事嬗递里的凝重在历史流转中露出的留痕;那些悲欢离合、流年沧桑里的深沉在时间长河里显出超越生命个体的意义,以及短暂与永恒,成功与幻灭,存在与虚幻,刘小川笔下的品读中国文人对此作了一次圆润的解释。
      
       中国古代文人大多有步入仕途的经历,以期通过政治来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然而只有一流的文人,才能真正做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才忧其民”。文人坚持信念,文人不知悔改,虽九死其犹未悔。当屈原不能施展美政时,他在楚国这片爱得深沉的土地上披头散发行了十年。郢都沦陷,屈原毅然纵身跳进了汨罗江。屈原的殉身,宣告的不仅是他肉身的寂灭,连同他的那些美政思想以及清洁精神一同盘旋在历史的驿道中,影响着无数的后世文人。从古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逼人的生命光辉,且有无法言说的在终极毁灭中而得到的一种怆然之情,这远远超过了生命自身的长度,从而教化了我们许多。
      
       生命何其艰辛,但是古代文人力求活得精彩。李白无限失意时呼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的这一声喊,喊出了多少文人的心酸,也喊出了多少文人的心声。苏轼赞李白:“戏万乘如僚友,视同侪如草芥”,其实苏轼也有李白这般的豪气。同是一生傲岸,几十年未尝低颜色,但是在李白那里,美政永远只是一个梦泡,而苏轼却巧妙地将文化与美政紧紧地结合起来,这是一种让人叹为观止的奇迹。
      
       那些游荡在作者笔下的到底是一类怎样的灵魂,作者恣意品读的竟是这样一群人物,伤痛与欢愉交织,失意与得意共存。有忍辱负重的司马迁;旷达笃定的嵇康;有豪气飘逸的李白;浪迹落魄的柳永;有不合适宜的苏轼,剑吼西风的辛弃疾;有十年辛苦的曹雪芹,俯首横眉的鲁迅,等等这些,一个个形象是那么的可亲可敬。这些文人,无不把握着某个时代的脉搏,当他们如流星般从天际划过,绚烂的是我们的历史。
      
       这场与古代文人促心的交谈,竟然持续了二千年之久。批判与颂扬,关怀与冷落,无不直抵人的心灵。我们抚摸着这些追怀的文字,既为历史的沧桑而感叹,同时又为那位行吟在天府之国的作者而喝彩。探究古人的心灵,从来不是一件易事,而作者用平民的情怀及冷静的眼光走出了历史的重围,这是一种独创。
      
       这一场怡人的交谈虽然已告终结,但那扇染着历史斑驳的朱门却被推开。“凉风起天末,君子意何如”,耳边匆匆掠过的是古人仍带余温的话音。请携一卷慢慢地品读,茶未凉,人还尚在……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