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新说》 作者:余志和 出版: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5月 定价:26.00元 开本:16开 书号:978-7-5011-8360-9 内容简介 生肖的起源是什么? 生肖崇拜是如何形成的? 和生肖相关的传统民俗有哪些? 中外有哪些关于生肖动物的奇闻轶事? 关于生肖的文学作品揭示了什么人生哲理? 本书从家喻户晓的十二生肖入手,依次介绍了生肖崇拜的起源,各个生肖动物的习性特点、奇闻轶事、民间传说,以及和生肖相关的中国传统民俗;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中外文学作品中描写生肖动物的精彩故事,以点评的形式揭示了其中蕴含的人生智慧,使读者在对十二生肖探秘的快乐阅读中增长知识,受到启发。 书评 闲书不闲,方为好书 许博渊 如今的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人们的神经总是绷得很紧,需要适时放松。“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张而不驰,文武不能也。驰而不张,文武不为也。”读闲书是一种很好的调节。读闲书不必紧张思考,不必正襟危坐。但时间也不能浪费,读书总要有所收获,或者获得知识,或者获得愉悦,或者获得启迪。就是说,闲而不闲,方是好书。 余志和 先生赠我一本他的新著《生肖新说》。一看书名,我就知道这是一本闲书,于是歪在沙发里翻阅起来。读过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符合我的标准。 作者博览群书,通今博古,还运用了大量他自己多年积累的剪报,讲了生肖的起源、历史演变,以及其他国家生肖现象的关系。他还介绍了生肖动物的生物学知识,记录了有关的历史故事、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等等,读来轻松愉快,又在轻松愉快中给了人大量有趣的知识。 我们中国人都知道自己是龙的传人,却少有人知道龙的品种。《生肖新说》告诉我们,古人将龙分为四种,有鳞的叫蛟龙,有翼的叫应龙,有角的叫虬龙,无角的叫螭龙。应龙还曾帮助大禹治水,以尾画地,成江河,导洪水入海。《山海经》里还说有一种神龙叫夔,“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尚书》又说夔曾经做舜帝的乐官。孔子考证说,夔不是只有一条腿,而是因为他乐官的工作做得出色,“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天下大服”,得到舜帝的夸奖,说“若夔者,一而足矣”,后人遂误以为夔只有一条腿。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实际上,夔可能是以它为图腾的一个部落,做舜帝乐官的可能是这个部落的领袖或者优秀者。因为有专家考证,说古书上所谓“圣乐一奏,百兽率舞”里的百兽,是以这些兽为图腾的各部落的代表。这些知识都是很有意思的,属于值得我们掌握的传统文化。 有些知识不仅有趣,而且有用。 关于老虎,书里抄录了《韩非子》里的一个历史故事。故事说,魏国的庞恭要陪太子到赵国的京城邯郸去当人质。他对魏王说:“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魏王说:“不信。”庞恭又说:“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魏王说:“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魏王说:“寡人信之。”庞恭就说:“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恭走后,果然有不少人到魏王面前说了他许多坏话,魏王还真的信了,“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入”。 读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怦然心动。它好像一场大雨,将我尘封土埋多年的记忆冲刷出来了。十年前,领导批评我狂妄自大,目无尊长,还说他对我的判断是不会错的,因为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有三个以上的人向我汇报。我无言以对。我知道自己颇受了些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认为人应该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人的价值不应以官价的高低来衡量,那些有学问,有能力,为人正派厚道的人,应该受到尊重,无论有官无官。反之,则不应受到尊重,无论他官有多大。平素我好发议论,往往说过就忘了,谁知道传到这位领导耳朵里的是些什么样的话?但当年我和任何一个领导都没有过节,自己工作和成长还是比较顺利的,所以,即使说了什么不敬的话,也不至于太过分,汇报的人一定是加以炒制加工过了,以至于使这位领导大光其火。可他并未举出什么例子,所以,我无法辩解,也不知道该不该辩解。总而言之是书生意气,政治上太不成熟。战国时期的庞恭似乎久经沙场,比较老练。他知道有人或者与他有仇,或者看上了他的位子,一定会告他的黑状的,所以事前做了魏王的工作。可惜,他的预防措施最后没有能起到作用,也许是魏王太愚钝,也许是进谗者过于精明。 在一个生杀予夺大权集于领导人一身的社会里,邀宠、争宠、固宠,打小报告,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这类事情总是免不了的,这也是政治生活的一部分,不可因为厌恶而无视它的存在。如果我当年读读《韩非子》,也许会变得稍稍成熟一点。而且,我有两套《韩非子》,已经记不得什么时候买的了,一直在书架上。如今想起来,是因为觉得这类书太严肃,太正经,所以将其打入了冷宫。如今《生肖新说》以闲书的面目出现,不经意间就登堂入室,闯入了我的大脑,正是一支奇兵。 这本书还动摇了我对蛇的看法。像许多人一样,我讨厌蛇,觉得它们喜欢暗算人,乘人不备,就来一口,致人于死命。倘若身边有那一等心术不正之人,我会很害怕,仿佛毒蛇钻进了被窝。蛇的口碑也的确不好,有关蛇的成语都不是赞美的,最严重的是“蛇蝎心肠”。可是, 余志和 先生告诉我们,南方炎热的地方,人们视蛇为神物,如美洲印第安人、印度人、柬埔寨人、印度尼西亚人、澳大利亚土著、太平洋岛国斐济的土著等等,我国远古部落苗蛮崇拜的神伏羲和女娲也是人首蛇身。也许炎热的地方蛇多,人们对蛇的了解比较全面深入。不久前,我在电视里看到一个节目,也证明蛇是有灵性的,而且是有情有义的。也是南方什么地方,人们在一棵大榕树下发现了一条母蟒蛇,腹部受伤,伤口已经感染,如果不及时医治,有性命之虞。于是他们将蛇抬进了卫生所,清洗伤口,缝合,敷药。当天夜里,公蛇在附近草丛里吱吱地大叫不止,很是着急。母蛇伤口已无大碍后,人们就把它抬到那棵榕树下。公蛇从草丛里现身,急着要领走母蛇。但母蛇迟迟不动,许久,才慢慢离去,似有不捨之意。后来,她又出现在那棵榕树下。原来,她的伤口复发了。人们又给她医治。这回她的夫君没有叫唤,静静地等待。母蛇伤愈后,双双盘在树下,良久乃去。古时候,北方人似乎对蛇也有这样的认识。《生肖新说》抄录了《聊斋志异》里《蛇人》一篇,说的是山东有一个玩蛇人养过一条青蛇,后来它长得太粗了,不能玩了,就将其放归山林。几年后,它开始追逐行人。有一天,玩蛇人也被它追赶。后来,此人认出那蛇的脑袋上有一颗红点,遂大呼其名。这时候,蛇也认出了他,缠在他身上作亲昵状。养蛇人告诉它,不能继续养它了,唯愿它此后不要再骚扰行人。果然从此再也没有人被它追赶。异史氏借题发挥,发议论说,蛇看起来愚蠢,却能留恋老朋友,还能听从劝告,比那些道貌岸然、卖友求荣的人强多了。 读着读着,我越来越喜欢这本书了。我发现它不仅是一本闲书,而且是一本工具书,如果某一天要查找12种动物中任何一种动物的知识,或者相关的故事,相关的古诗,相关的民俗,相关的传说,拿出来翻翻就行。于是,我把它插在书架的显眼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