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3日,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和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共同组织的“许寿裳日记手稿捐赠仪式暨《许寿裳日记》首发式”在闽台缘博物馆隆重举行 2008年5月3日上午,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和闽台缘博物馆共同组织的“许寿裳日记手稿捐赠仪式暨《许寿裳日记》(1940~1948)首发式”在福建闽台缘博物馆隆重举行。 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给此次活动写来了贺信并赠送花篮。台盟中央副主席、著名学者汪毅夫、泉州市市长朱明、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清等领导,北京、上海、重庆以及福建省内的专家学者、泉州博物馆界学者等众多嘉宾朋友出席了仪式。日本爱知大学黄英哲教授、日本著名鲁迅研究专家、关西大学名誉教授北冈正子、奈良女子大学北冈诚司教授以及台湾文学史料专家秦贤次先生作为捐赠方参加了此次仪式。福建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孙汉生、美术编辑室主任林小平(《许寿裳日记》责任编辑、装帧设计)、总编辑办公室副主任汤源生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捐赠仪式上,汪毅夫宣读了林文漪贺信的内容,贺信赞扬许寿裳先生“一生事业有成,阅历传奇,著作等身”,“力开教育新风气之先”,“所著之书成为研究鲁迅先生的第一手材料”,“正直的人品、高洁的情操和精深的学识,令人敬佩”。“许寿裳先生的珍贵日记、手稿落户闽台缘博物馆,既可为加强闽台两地文化渊源研究保留一份不可多得的实证资料,又可告慰许先生在天之灵,于国于民都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许寿裳日记》手稿的受委托捐赠人、整理者之一的黄英哲教授发表了讲话,他认为许寿裳先生以其学术声望、人格特质,影响了当时一流的文化人、学者从事台湾的文化工作;是台湾省文化复归和重建的精神领袖。希望海峡两岸人民不要忘记这位致力于内地与台湾文化交流的先行者。在缅怀先行者的今天,应当加强两岸之间的文化学术交流。黄英哲教授还讲述了保存、管理、整理手稿的过程与心得。 首发式上,孙汉生副社长做了激情洋溢的讲话,对福建教育出版社在汪毅夫、陈漱渝、黄英哲诸先生支持下出版《许寿裳日记》的过程作了介绍,同时介绍了出版社在鲁迅著作和鲁迅研究领域以及人文社科其他领域的出版成就;表达了出版社深挖闽台文化资源,通过出版活动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决心和愿望。 3日下午,闽台缘博物馆与福建省海峡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了“纪念许寿裳先生殉难六十周年学术座谈会”。会上,出席座谈会的专家学者就许寿裳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与鲁迅之间的友谊做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发言。他们都认为,今天的捐赠仪式和《许寿裳日记》的出版是一件有益于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事情。 《许寿裳日记》记录了许寿裳先生1940~1948年期间的重要活动,涉及抗日战争时期重庆的政治、教育、经济状况,以及台湾“二·二八事件”、台湾大学筹建等重要内容。许寿裳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华文化事业。1946年赴台湾,主持省立编译馆工作,不遗余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肃清殖民文化遗毒。并把鲁迅思想引进台湾,大量介绍鲁迅的思想和文学。许寿裳先生在人生的最后3年,全心致力于台湾文化的复归和重建工作,为二战之后台湾文化的转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次黄英哲教授等人将日记手稿捐赠给闽台缘博物馆,又开辟了另一条了解许寿裳先生之路,也充实了祖国大陆关于这段历史的馆藏,对闽台缘博物馆展示两岸文化交融的见证具有重要意义。北冈正子教授题为《关于〈许寿裳日记〉的解读》的发言主要内容是许寿裳在日本留学期间与鲁迅的交往,给研究者们提供了研究鲁迅与许寿裳之间友谊的在国内较难得到材料。 对于福建教育出版社新出版的《许寿裳日记》,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觉得,出版社为两岸的文化交流事业做了一件惠泽后人的工作,并对图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为日记影印本,下部分为整理本的出版形式加以赞赏,认为这样可以为读者提供两个参照物,使读者更易于理解接受。对于许寿裳,大多数人可能曾在鲁迅的作品中见过他的名字,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家不一定很了解。因此,《许寿裳日记》可以作为了解许寿裳先生晚年情况的一个平台。 1993年,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东洋学文献中心出版社曾将许寿裳日记作为内部参考本出版过。此次出版,系由原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陈漱渝、北京鲁迅博物馆陈列部主任萧振鸣,在台湾文学史料专家秦贤次先生的协同下,在对日记重新进行整理、校阅,然后对照手稿重新誊写的基础上完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