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析诗论内蕴 研杜有新篇——评韩成武《杜甫新论》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6-02 00:00于哲学网发表

 

 



    韩成武先生的《杜甫新论》,是继其系列研杜著作《杜甫诗全译》、《少陵体诗选注》、《诗圣:忧患世界中的杜甫》、《杜诗艺谭》的又一部力作。该书打通文史哲,结合诗人生活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对杜甫的思想、编年、注释等诸多课题,均有新见阐发。

     

    该书擅长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剖析杜诗,深入挖掘作品所包含的情感内蕴,总结其创作规律及艺术表现手法。如《杜甫对景物感知过程的真实表述》一文指出,杜甫的诗境特征,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一大二真”,这个“真”字,就包涵了他在作品中真实地表述了感知世界的具体过程;“杜甫在写景诗歌中,常把对景物颜色的感受放在句子的首位,就是这个道理。例如,他去何将军山林参观游览,把目击的景物写成‘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进入眼帘的首先是‘绿’、‘红’两种颜色,而后是二物的形态:‘折’、‘绽’……”作者以诗人的眼光,结合诗歌创作经验来疏解杜诗章句,确实能够做到中国古代文论中所谓“以意逆志”,得杜诗艺术精神之真髓。

     

    在《破解杜甫心中的“古意”》一文中,作者以杜甫《登兖州城楼》为代表,指出诗人在登临之时作为生命个体对于时空无限性的深沉感慨,也就是诗中“从来多古意”情感所指。结合登临诗创作的心路历程来辨析诗圣之“古意”,堪得杜诗之三昧。杜诗学史上,有所谓“千家注杜”之说,研杜专家治学门径,亦各有千秋,然如韩先生这般“用文人之思味文人之趣,以诗人之心求诗人之旨”的解诗之法,实堪为杜诗学研究之正道。对此,杜甫研究会会长张忠纲先生,曾这样评价道:“他是诗圣杜甫的真正知音”。”

     

     

     

    《杜甫新论》 韩成武著 河北大学出版社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