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雅慕与追怀——读刘梦溪著《大师与传统》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4-10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当代文化艺术的繁茂与创新,端赖传统之无限助力。近因央视“百家讲坛”迭次推出“三国”“论语”等传统文化之热点论题,引得一般民众对于国中传统文化之兴味陡增。那么,在现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互融并存的时代,阅读本民族文化经典是否还有意义?

        知名学者刘梦溪先生在其近著《大师与传统》中提出上述疑问,并给出了凝练精要之解答。刘先生于《今天,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一文中指出,当今读书风气所以萎靡不振,在于读书人受到“官本位”及社会普遍商业化的挑战,然而阅读本民族文化经典,小者可使个人气质得到默化提升、脱俗趋雅,大者则能转移社会风气,其最终功用或非一时所能目见,然倘能持久不懈地进行,必将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质。

        据著者自述,内中部分篇章系自旧著《传统的误读》《庄子与现代和后现代》中擢拔而出,其余则为近年学术随笔与文化短评类文字,“基本不出思想与文化和文化与传统之范畴”。全书分四卷,每卷十篇文论,合为“中国文化与传统四十小讲”。

        对于江西义宁陈氏、江苏南通范氏两大诗文世家以及中国近百年来学术史、文化史的追踪与关注,是刘梦溪先生近年学术研究的重点,而对于陈寅恪先生毕生所倡扬的治学名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刘先生更是激赏备至,为之揄扬再四。在此书《现代学术的理性自觉》《庄子与现代和后现代》等文中,刘先生力主“独立自由”的学术真魂,进而提出“无自由之思想,则无优美之文字”的学术论点,令人有醍醐灌顶之感。

        与前三卷的学术类文章相比,第四卷中的序跋及讲词等散论文札最见著者的个人性情与文字品位,也最能激发我的阅读兴味。《范曾教授莅所迎辞》《序龚鹏程〈北溟行记〉》《敬意与温情——〈学术思想与人物〉后序》这三篇文化散文皆可谓至情至性之作,他称赏范曾“是当代大儒,一位有渊源、有宗主、有自己独特语言符号的学问家”,高屋建瓴之气势、大气磅礴之文辞,足见刘先生确乎为范曾先生的同道知音。《序龚鹏程〈北溟行记〉》则从龚鹏程身上兼具“异世”和“独立”两种品格说到他的“无法须臾忘情于政治”,并由中国诗学与晚清史事两个学术领域点出龚氏学问的本源,说明龚氏乃是“古之文人与今之学人的同生体”,层层发覆且能鞭辟入理。

        刘先生对于前辈学术大师的雅慕与追怀之情,在《敬意与温情——〈学术思想与人物〉后序》中更是昭昭可见。王国维、陈寅恪、马一浮、熊十力、陈梦家、张荫麟、季羡林,他将上述学术人物置于二十世纪学术史的流程里予以观照,略述个人生平功业之外,兼及其学术思想与治学旨趣,就学术大师所代表的民族固有文化表示出了崇敬与赏慕。

        《大师与传统》以“国学”、“文化传统”及现代学术等为探讨主题,实则包涵了著者对于近百年中国历史进程的思辨与探究。作者透过王国维、陈寅恪等学术大师的“文心”这面镜子,窥察到彼时中国社会的“史境”,亦即以学术思想与人物行迹为最初切入点,但最终还是回归到史学的原点,“以文证史”的治学门径于此书中再度得以验证并阐扬。

        (《大师与传统——中国文化与传统40小讲》刘梦溪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