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中国大百科全书》:一座奇特的图书馆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7-30 00:00于哲学网发表

 

 



     

     

     

    还在大学念书的时候,老师便给大家讲过一句话,说“图书馆是大学中的大学”,这话的意思,是要大家善于利用图书馆的资料,那是一座永远发掘不尽的知识的金山,光靠课堂上学的,是远远不够的。为这句话,我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可见这句话在我心中的分量。

     

      而一部大百科全书,则可以称得上一座图书馆,一座浓缩了的可随家居转移的图书馆,时刻为你所用而毋须车马劳顿便可至身边的图书馆……

     

      过了不惑之年,面对自己近百种著述,无论是文史哲,还是理工科的著作,我惊诧自己何以写这么多、涉猎这么广之际,内心首先涌起的感激之情,则是对这么一座奇特的图书馆——大百科全书。

     

      我是以作家的身份进入高校的,虽说是在高校之前也写过不少学术性的文章,但真正在学问上登堂入室,则是到高校之后。由于自小的兴趣,我对文学接邻的学科,多少有所涉及,兼之家庭有建筑学的背景,所以,从宏观上把握各门貌似独立却又彼此关联的学科,无论纵横,都能教我如痴如醉。最具代表性的是,我一部近150万字的长篇小说《客家魂》完成之际,仿佛是神来之笔,我将写小说积累的感悟,竟又一口气写出了30多万字的《客家圣典——一个大迁徙民系的文化史》,后者,没有学术上的突破,是难以自成一说的。两部作品,都得了国际奖,后者还在海外众多大学里成为了本科、研究生的必修教材,且一版再版,印了四次,这是自己事先没料想到的。其在海内外引发的震动,连作为作者的我都不敢相信。

     

      其实,我只是把客家人最早的大迁徙,与同时发生的世界民族大迁徙放在了一起,认为,如无前者,后者则是不完整的,或者仅仅属于西方……由此引发了众多学术上的新探究。

     

      而最早引发我对世界民族大迁徙关注的,正是大百科全书的记录。正是以此发轫,我查阅了大量的史著。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大百科全书,对一位学者建立宏观的科学视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门捷列夫没有对诸元素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他就发现不了以他命名的门捷列夫周期表,后人也无以填补周期表中的空白。

     

      对于一位学者、一位科学家,当然,也包括作家,如果缺乏这样一个宏观的视野与思路,恐怕是难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尤其对于人文学科,对于一个宏观的科学世界,更是如此——我以为,这对人的思维方式的形成,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后来,我一连两届获得国家级奖项的《中华民族风情录》,正是从大百科全书的民族卷开始,形成了一条明晰的思路,找到了较好的一种表现手法,从而获得了良好的赞誉。我想,我的作品,无论是长篇小说如《客家魂》、学术专著如《中国文化史观》、工科著作如《南方城市审美意象》等,之所以被人认为大气、豪放又充满诗情,且有史识,恐怕与这一宏观的视野是分不开的。

     

      其实,一个人,不管他是否受到种种的局限或约束,都应当有一个“百科全书”式的襟怀,广纳百川,孜孜不倦地吸取各种知识的营养,这样,他方可以有所作为而不至于做井底之蛙。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或其他原因,不少大科学家及文化大师,不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么?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