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惊闻大哲季羡林先生仙逝,不胜哀痛。作为中国孔子基金会季羡林研究所的副所长,特将前两年写的一篇读《季羡林传》的图书评论置于博客中,以为怀念。 或许是与季老有过几面之交的缘故,当我收到蔡德贵教授惠寄的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作《季羡林传》时,便有一种爱不释手、一睹为快的冲动。 季老被当今学人誉为“国宝”、“学界泰斗”。但对季老近百年来奋斗的人生历程及学术成就,知之详者则廖矣。蔡教授所著之书,以一名季门弟子的独特视角,通过对季老浩如烟海作品的条分缕析及对季老本人的多次专访,再现了季老近百年来漫长的坎坷人生、广博弘大的学术造诣以及浪漫多彩的生活情趣,从一个立体的层面再现了季老的人生情怀和道德文章,也突出反映了一位世纪老人、一位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作者在书中力图借鉴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本雅明的写作方法,“试着用先生的引文构成这部传记”。该书用大量笔触描述了季老不平凡的人生,从齐鲁故土、京华国庠求学、留德十载、沙滩创业、燕园春秋、文革磨练等,风风雨雨数十载,一幕幕、一件件娓娓道来,展示了季老顽强拼搏、潜心学术的人格力量和精神气象。使每一个阅读该传的读者,都能有一种荡气回肠、净化心灵的愉悦,都有一种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深体验和感悟。 作者在书中用相当篇幅描述了季老与一大批学界名宿如陈寅恪、郑振铎、冯友兰、朱光潜、胡乔木、臧克家及其德国“博士父亲”之间的交往关系;感情友情之真挚,一如季老之为人,毫无矫揉造作之势,一幅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情态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该书还比较集中地叙述了季老作为“学界泰斗”的学术成就。作者作为季门弟子,他称季老为大杂家、语言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宗教家等,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季老学问、人品的推崇备至。作为一代宗师,季老纵横捭阖、学贯中西,对梵文、巴利文以及古文献、中印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东方文化等都有精湛的研究和成就,如季老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写作的70多万字的《糖史》,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标志着中外文化交流研究的一个新突破,也为我们从事学术研究树立了一个严谨、扎实、科学的典范,一般学人鲜有出其右者。 近些年季老对中西文化及其特点的一些见解曾引起了学术界的很大争议,作者在书中对季老的观点做了详细的阐述。季老前些年对中西文化的基本观点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这种提法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据此有人把季老划入了“新文化保守主义者”。为了避免引起歧义和误解,季老对过去的提法进行了自己的“转换”,即东西文化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但季老则始终认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与“东西文化互补论”之提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真理性认识。 是的,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季羡林是一个“谜”,是读不完的,真乃所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每一位读者,都能够从书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养料,这或许就是本书的真正魅力、真正价值之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