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王元化和他的朋友们》:行者留风 一段思想者的历史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5-26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五四余韵里的文化老人都渐渐走了。天地生几声叹息,人间也生几许期待,种子撒下了,未来应有收成。思想者、学人也常是农人:夏日书田常绿,必有秋天学海金黄。所以,这也是一个开始的时代。

     

        前贤功业是一本读不薄的书,后学翻阅品读,历史再生,文明重铸,事业、思想、学养,是用生命丈量的,是用人的情感、爱悦和苦难建构的。——行者留风,这是《王元化和他的朋友们》留给我们的感动。

     

        王元化先生,似乎简单又独特。他未曾出国留学,少了那一个时代的是非。他参加了革命,17岁就成为中共党员,在后来的岁月里,这注定了他的简单。但他又是独特的,父亲的留学归来,清华园里的成长,加上一份天生的学者资质,以及对《文心雕龙》深入的研究……做一个思想者,注定了他求真的承担,以至他晚景里博得的“北钱南王”和“北李南王”的美誉,这是学问和思想的殊荣,更是王元化生命的高点,也几乎可看作是他精神的终点。

     

        回望过去,我们看到了行者的路和相伴的人。王元化先生不到20岁就和孙冶方、顾准一起工作。虽是革命的地下工作,孙、顾二人的品性无疑给了年轻的王元化以巨大的感染。一定意义上说,学问是死的知识,而人的精神却有着生命的体温,王元化从他们身上获得的东西只能在王元化的生命和著述中寻找。

     

        走近名满天下的熊十力。上世纪60年代,是王元化人生最为沉沦和落寞的时候。敲响了熊先生的门,王说了自己的处境,表明研究《文心雕龙》需求先生指点佛学。熊先生不仅客气地接待了王,“他的眼光似乎默默地含有对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同情,这使我一见到他就从自己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亲和力”(王元化语)。与郭绍虞却是另一种相知相惜。王元化把给青年研究人员讲授《文心雕龙》的讲稿以柬释形式写定,并寄给郭绍虞过目。郭先生当然了解王元化的处境,他不仅认真读了柬释,还回了信,给了高度的评价和热情的鼓励,并具体筹划怎样一一发表这些文字。难怪王元化说“这是那寒冷岁月中从未领受过的温暖”。这二例是贤达对王元化厚爱。

     

        罗银胜所著的《王元化和他的朋友们》不仅是一本小书,也是一册朋友私交照,又是一束心灵断简。在时光里,一个个片断,可以串起生命的长卷;一件件往事,可以看见一个思想者情感和心灵的丰满。随意,却真实;短小,更足见生命瞬间的精彩。在这里我们见到一个大致完整的王元化:战士的、学者的、思想家的,并且由此我们重回那个时代,再现那一段历史:希望、奋斗、热爱、梦想。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