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档案:贾植芳回忆录》, 贾植芳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这一部《我的人生档案》,收录了贾植芳先生现有的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先生对亲朋好友的回忆文字。这样全面地汇集先生忆旧性的文章,应该说是第一次。本书的写作的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是先生一生风雨历程的真实写照。 先生自十几岁起从事文学活动,至今已有70余年。伴随着文学生涯可谓是经历坎坷,人生起伏,但对于文学的信念没有改变。贯穿于先生回忆录的主要精神,即是鲁迅精神和爱国情怀。 先生是著名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专家和作家,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一生经历坎坷,自云“不是学问中人,而是社会中人”,他曾因文贾祸而被打成“胡风分子”。然而先生的一腔热血和爱国之情始终不坠。上世纪80年代初始获平反,重执教鞭,桃李满天下。我在复旦母校求学期间,虽未选过贾先生的课,但听过他开的讲座。记得有一年恰逢复旦校庆,许多平时难得露面的老教授纷纷设坛讲座,贾先生也在其中。他讲的内容是对中国新文学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考察,他广征博引,侃侃而谈,十分引人入胜。先生讲课中夹杂着浓重的山西口音,从此给我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出于对先生的无比崇敬,应出版社之约,我荣幸地承担了《我的人生档案》的选编工作。这是一次极为难得的学习机会。 先生既是大学教授、作家、学者,也是翻译家,但是最重要一点,首先是一个知识分子。他的为人处世,首先完整地体现了他高贵的人格。作为先生的学生,总想把他忆旧怀人的文章综合起来,通过回忆录的形式展示先生波澜壮阔的、辉煌高贵的一生。不只是出一本书,今天的社会更需要受到人格的教育,这本书是给我们重新认识先生的一次机会。我们认真学习先生高贵的人格,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好处,尤其是对年轻人而言。 先生一生4次入狱,在狱中共生活了25年之多,历尽了人世风雨沧桑,涉过了急流险滩。虽已到耄耋老境,但他仍如走平地,天然恬淡。他那睿智的勇气和宽阔的胸襟,正是他在阴暗的牢狱中所铸造的;他那正气浩然的品性,正是他熠熠闪光的人格的映现;他那深邃明晰的思想,正是他漫漫人生坎途上的蓄积。当贾老的人格、学问、风骨在海内外受到大加赞誉的时候,1996年,贾老在回答记者所问时,却以极为平常的口气说:“知识分子最重要的就是道德人格,有所为有所不为。我活了80多岁了,能在回顾往事时觉得并未糟蹋人生,这就够了。” 由忆旧性文章组成的这本回忆录,可以看出先生那种对历史和现实,对社会和人生,对知识和学问的深邃思考和忠于友情的人格,以及“生命不止、战斗不已”的坚韧精神。透过这些观照历史风云的文字,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灾难史,真实地反映出一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希冀和企求。 先生的回忆录,极具文学和史料的双重价值,也是我的最爱。在他的笔下,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光辉的人格与不屈的人生之路。后人读着这样的文章,没有理由不深思,没有理由不振奋起精神挑战生活。 人生苦短,真情永在。先生十分注重情谊,加上他性格豪爽,经历丰富,因而交游极广。许多朋友已先他而去,他义无反顾握起笔,通过记述自己与他们的交往史以及他们各自的命运史,让人们对历史多一份了解,可以说贾植芳先生写的是真实的历史。他的工作的意义非同一般,他是在抢救历史中的人物与事件,目的是认识历史,解读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林同济、杨必都是复旦已故的教授,他们的名字可能被人淡忘,为此贾植芳先生写文章怀念他们,写了他们的不幸的遭遇和苦难的历史,文章流淌着淡淡的惆怅和无尽的思念。贾先生勾勒了他们的神采,再现了他们当年的音容笑貌,称他们两位是自由知识分子。贾先生对林、杨两位人格的褒扬,在我看来不啻是夫子自道,他也是一位崇尚民主、向往自由的文化人。 言为心声。先生称自己是“喝鲁迅的奶长大”的学人。这话很真实,贴切。先生非常推崇鲁迅精神,他把鲁迅精神概括为坚持独立人格,坚持对于现实的批判态度,对此他心向往之。在先生的身上,传承了鲁迅精神和五四传统的薪火。所以,贾先生对社会,对现实,对生活很清醒,也很敏感。他在书中将批判的矛头直刺所谓的“阶级斗争”,他衷心希望过去涂炭生灵,摧残知识的悲剧再也不要重演了。他的忧患意识,的确令人感佩。同时,我认为,先生一再地强调做学问先要学做人,这无疑也是一位真诚的文化老人对年轻人的期望。 (此文为《我的人生档案》编后记,标题为编者另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