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典著作与人物,这书别开生面。照片由作者提供 《龙图公案》有这么一段故事: 话说某日,包公从白塔巷经过,闻一妇人阿吴哭夫刘十二,其声半喜半悲,并无哀痛之情。包公好生奇怪,顿疑那丈夫“死得不明”。于是派仵作陈某起棺检验,查无伤痕,认病死是实。包公不信,令再查。仵作归家纳闷,其妻阿杨建议查死人鼻中,结果发现刘十二鼻中“果有铁钉两个”。包公令将阿吴上刑审问,阿吴终招供“因与张屠通奸,恐丈夫知觉不合,谋害身死。” 至此案情大白。但包公知破案灵感来自仵作之妻,疑心又起;又悉阿杨为再醮妇,遂令起棺验其前夫,结果亦有“二钉子在鼻中”,于是一举侦破两宗杀夫案。 故事突出和神化了包公闻哭声而破案的本领,大多数的读者看完称快外,还有什么感想? 台湾大学有位医学系毕业的王溢嘉,不务正业,而爱舞文弄墨,在报刊大写专栏。二、三十年来写了三十余本书,被誉为“融知性与感性,冶人文与科学于一炉”、“独树一帜”的作家。“知性”与“科学”,就是他的专业所长。上说的包公故事,他在一本书《古典今看:从诸葛亮到潘金莲》(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二○○六年四月)中,便从他的医学专业出发,来透视两起杀夫的惨剧。 王溢嘉指包公案是伸张正义的故事。这些故事,正义所追讨的是“出轨的欲望”,而色欲就是“甘美欲望”的出轨。 在《龙图公案》里,共有四个妻子因红杏出墙而杀夫的案例。除上述的〈白塔巷〉外,还有〈临江亭〉、〈龙窟〉,〈壁隙窥光〉。〈临江亭〉中有语:“古云家有淫荡之妇,丈夫不能保终”,道出了传统男权社会里丈夫心中的“忧患”。妻子非淫妇,但因美貌而受他人垂涎,祸从天降,丈夫死于非命的也有四例:〈黄叶菜〉、〈厨子做酒〉、〈岳州屠〉、〈狮儿巷〉。当然,《水浒传》中的潘金莲,既美且淫,又是另一案例。 这种“忧患意识”,当站在丈夫的立场上来看。娶妻而有“忧患”,只是有些丈夫“如此”而已,不能以偏概全。另一“忧患”,王溢嘉举《龙图公案》中〈试假反试真〉,即是对妻子不放心,令友试之,妻子刚烈,竟将友一刀杀死,自己亦自刎亡。 除“忧患意识”外,王溢嘉还指有所谓“幽暗意识”。《龙图公案》涉及的四十六宗色欲案件中,有九宗为和尚所犯。出家人理当清心寡欲,但“小僧与娘子有缘,今日肯舍我一宵”、“(他)原是个僧人,淫心狂荡”,这都是“幽暗意识”在作祟,“色欲是如此强烈而可怕,在这方面得不到发泄的出家人,必然会因此而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来。” 无论是“忧患意识”和“幽暗意识”,俱指男性而言,我真想来个调查,究竟有多少个须眉汉,有这些“意识”的? 王溢嘉这书,以精神分析学、心理分析学、性医学、社会生物学等等来看古典人物和着述,除包公案外,还有诸葛亮、林黛玉、薛仁贵父子、潘金莲、《聊斋志异》、《白蛇传》、《封神榜》等。虽有些篇章分析得嫌主观和偏颇,然读来饶有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