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鲁迅形象的重构》,徐妍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36.00元 这是一部关于“新时期鲁迅研究的研究”(曹文轩《新时期以来鲁迅形象的重构之序言》)的专著。作者在《绪论》中说:“新时期以来的鲁迅形象重构,是新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对于自身精神演变的书写形态。”可见,徐妍的知识社会学考察来源于这样的问题意识:鲁迅研究展现了怎样的当代知识分子精神图景和复杂光谱?于是,徐妍论述的重点在于考察研究者的精神世界,他们通过对鲁迅形象的重构完成了自我的建构,这是一个双向互渗的,互为建构的过程。因此,想象鲁迅的方法,其实也是想象中国知识分子心灵世界的方法。鲁迅作为“中国现代知识者的原型意象”,“在现代中国,特别是在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中,已经成为绕不开的存在,而不管对他的评价如何。”(钱理群《导读:鲁迅远行之后……》)因此,知识分子对历史与现实的解释,往往要到鲁迅那里去找寻灵感与激情,以及思想的合法性。 本书展现了徐妍作为批评史家的眼光和洞见。粗浅地看,本书有三个层次的内容:通过对新时期鲁迅研究的梳理,归纳了各路学者的研究方法和切入文本的角度,对从事鲁迅本体研究的后来者具有方法论的启发;作者跳出了研究综述的简单操作,把文献研究的意义提升到学理层面,用高屋建瓴的理论观照鲁迅研究经验,也开启了后来人的研究思路;她通过对鲁迅研究者的考察,将鲁迅实体研究引向更深更广的社会心态史层面,强调知识分子的内在世界和外部时代的关系,颇具福柯“知识考古学”的意味。 她将全书总体结构分为上下两篇,对应新时期以来鲁迅形象重构的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集体性重构和90年代后的个体性重构。前者考查“鲁迅研究者在经历了政治意识形态的主流阐释的余波后,开始以个人的名义承担社会记忆并重构了集体性的鲁迅形象”,后者探究“以个体生命体验为前提重构各种不同生命形式的个体性鲁迅形象”。在论述过程中,作者选取鲁迅形象重构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叙中有议,脉络清晰统摄全局,将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结合,同时还原历史现场和文化语境。她选取的“事件”具有多元形态,如探讨学界论争、研究者个案、重要文本、思潮等等,通过对各方观点的介绍和评价来探讨阶段性的鲁迅形象流变。在行文逻辑上,她采用双向的逻辑行程,即凸显建构和解构两个派系,通过记录两派的斗争、转化来组织行文结构,文章条理清晰且颇具形式美,使读者能够快速把握作者的观点,也使这本大部头的论著具有强烈的可读性。 本书不仅有宏观架构上的史家笔法,还有逻辑严谨绵密如针的细部分析。我们不妨以“《收获》风波:新意识形态下的解构行动”一节为例,微观透视论著的文本细读过程。作者从《收获》发表三篇质疑鲁迅的文章写起,详细地分析了消解鲁迅和保护鲁迅双方论战观点;随后将90年代末其他论争事件与此风波联系在一起,考察解构论者与建构论者在这场风波中的差异与认同,分析各路学说的优缺点。在现象陈述之后,作者更进一步,证明解构学派产生的原因是鲁迅是当代作家最大的“影响的焦虑”,由于他巨大的文学成就压迫了后世作家的写作,所以他们必须解构鲁迅;而最令人叫绝的是作者对论争背景的意识形态分析,她认为《收获》论争双方之所以放逐以往的政治热情,是因为他们选择了另一种反向的非政治的方向进行政治选择,即“去政治化的政治”。从现象到原因再到背景和心态分析,阐释的每步推进都有分论点和材料支撑。作者的逻辑线索清晰明确,论争充分详实,行文中却不时闪现机智的警语和妙悟的文采,凸显了女性学者细腻感性的思维特色。 徐妍显示了广阔的学术视野。虽然是以研究中国学者的鲁迅研究为主,却旁涉了不少国外研究者对鲁迅的思考,如最后一节“跨文化视阈下对‘东亚鲁迅’的阐释——以2006年纪念鲁迅诞辰125周年暨逝世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为中心”就涉及竹内好、伊藤虎丸、子安宣邦等日本学人的鲁迅研究。作者对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想象鲁迅的路径进行深入剖析,并以中国立场把握他们的视角与文化心理。此外,作者使用大量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批评文章,广征博引,具有强烈的“文本互涉”性,体现了广阔的理论视野和跨文化思考能力。
鲁迅先生专题请点击:
鲁迅先生年谱请点击:
“我心目中的国学大师”评选活动请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