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宋画全集》:宋代绘画全球藏品有了“全家福”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1-02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全盛时期,是中华传统艺术的瑰宝,但由于存世稀少、流传分散、文物级别高,一直以来都没有能够得到全面系统的汇集、整理和研究。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宋画全集》(浙江大学出版社)近日得以面世,之前的历史空白终于得到了填补,并由此开始了中国绘画历史大型断代集成的先河。

     

      20081228,由浙江省政府、国家文物局主办,浙江大学和浙江省文物局承办的《宋画全集》首发式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为《宋画全集》首发揭幕。路甬祥指出,宋代历史特色显著,造纸术、印刷术、火药这三大发明都是宋代中国对全人类所作出的贡献,文人墨客们创作了极其丰富的名品佳作,抢救、保护和利用这些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他评价说《宋画全集》清晰准确地将作品的原貌展示出来,印刷质量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

     

      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指出,宋代中国文化艺术傲视于世界。《宋画全集》不仅要在中国发行,还要在全世界发行。浙江大学要以此为契机,振兴宋学研究。近现代以来,凡研习中国传统绘画为求取高古境界和笔墨品格均以“画追宋元”为风标。

     

      2005年,宋代绘画研究项目确立,由《宋画全集》编辑出版和两宋绘画研究两部分内容构成,具体实施工作由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出版社承担。浙江大学成立了专门编研机构,整合校内外学术力量,普查资源、商兑体例、捃集图片、梳理文献,全集收编了海内外100多家博物馆、美术馆等递藏有绪、著录详明的宋人绘画作品1000多件,努力使全集做到体系完整、脉络清晰、学术严谨、制作精良。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认为,《宋画全集》使我们能够一揽宋代绘画的起源、发展、演变全过程,并且为当代及至后世从事相关文化艺术史研究提供了精准的图像和文献资料,诚可谓功德无量。

     

      《宋画全集》计832册,由图册与文献两部分组成。7卷图册为《故宫博物院藏品》、《上海博物馆藏品》、《辽宁省博物馆藏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中国其他文化机构藏品》、《欧美国家藏品》、《日本藏品》,册数最多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卷,为10册。《宋画文献汇编》单独成卷。现已出版第六卷《欧美国家藏品》和第七卷《日本藏品》,计划201112月出齐。目前收集限纸质和绢质,壁画、版面等种类暂不入编。

     

      《宋画全集》编纂出版工作是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指导委员会和国家文化局指导下开展工作,得到故宫博物院、浙江省文物局等参与支持,世界著名收藏机构积极配合,海内外许多有识之士倾情帮助。为了收录董源的《寒林丛汀图》,和日方沟通长达三年之久,项目组带着摄影师与200多斤重的摄影器材三上位于高坡上的黑川古文化研究所,最后才完成了拍摄。诚如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宋画全集》编辑委员会主任张曦所言,正因为我们历经“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千方百计”,世界各国收藏者才把这些镇馆之宝当作天下之公器,将十分珍贵的资料提供给我们。我们将永远铭记他们为人类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在首发式上,张曦谈到目前工作中最大的瓶颈制约,还是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的署名问题。他说,就此和先后三任的台湾故宫博物院院长进行了多次商讨,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十分巧合的是,在举行首发仪式的同时,在海峡另一边的台湾,马英九先生正在召开文化工作会议,其中一个议题就是讨论如何解决《宋画全集》台北故宫藏品的有关署名问题。一旦有了理想结论,《宋画全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卷有望尽快完成。我们对此充满信心,并以此为纽带,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上有更大的作为,如两岸共展宋画,如分在两地的元画《富春山居图》举行合展等。

     

      以项目实施为契机,带动学科研究,浙江大学由此专门设立了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积极开展两宋绘画研究,同时还策划了《海外藏中国法书集》作为配套项目,目前已经出版一卷共三册。

     

      同时,通过出版这一世界水平的文化项目,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出版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对浙大出版社成功出版《宋画全集》表示祝贺,浙大社是我国的优秀出版社,是首批高校出版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近年来各项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原创出版、“走出去”等方面表现得非常突出。

     

      对于众多专家热忱呼吁的《元画全集》,浙江大学已经列入编撰计划,并已经开始启动,日本、国内的元画图像收集基本完成。在不远的将来,宋元全脉的存世绘画珍品将更加系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