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大家的杨绛——从《听杨绛谈往事》说起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12-1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在钱锺书先生去世10周年前夕,一本名为《听杨绛谈往事》的书开始热销,该书的作者、吴宓先生之女吴学昭是杨绛先生交往密切的朋友,她在杨绛口述往事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所见所闻及访问搜集的材料。书稿完成后,经杨绛先生亲自修改、题签并作序,声明:“征得我同意而写的传记,只此一篇。”

     

    日前,吴学昭女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谈《听杨绛谈往事》的缘起,谈她眼中的杨绛。

     

    伟大的女性 优秀的作家

     

    时间的小气鬼

     

    吴学昭告诉记者,她的父亲吴宓是钱先生和杨绛在清华的老师,吴宓和钱先生的父亲钱基博曾在清华学校同事,以后一直保持往来。

     

    杨绛最小的妹妹杨必是吴学昭大姐学淑的同学,小时候,杨必经常到她们家玩,因此熟悉。她最初听说钱先生、杨绛的故事,主要是通过杨必。

     

    “虽然钱先生称我‘世妹’,杨绛先生叫我‘师妹’,但我一直把他们当作长辈一样敬重和对待,远远敬慕,从不打扰”。吴学昭说。“他们的时间非常宝贵,钱先生常说,像他这样的人,可以称为Miser of time(时间的小气鬼),他惜时如金,嗜读如命,最怕的就是因应酬和无谓的干扰而失去读书的时间。”

     

    吴学昭笑着说,在电视剧《围城》热播后的一段时间,钱家简直成了超市,认识不认识的人都跑来拜访,让钱先生和杨绛头痛不已。她说,杨绛家到现在还是水泥地,没有任何装修,这在北京也是不多见的。之所以这样,除了他们生活简朴以外,最主要是因为担心装修占用他们读书写作的宝贵时间。

     

    钱瑗去世以后,吴学昭帮助杨绛打理一些事务,接触多了起来。杨绛谈吐幽默,思考敏锐,处事沉稳,眼光深邃,使她惊叹不已。她习惯地把每次杨绛和她的交谈、杨绛的所思所想,都记下来。久而久之,竟然记了好几个本子。每次翻阅这些读“杨”笔记,都让她觉得获益良多,意味无穷。由此,吴学昭萌发了以听杨绛先生谈往事的方式为杨先生写一部传记的想法。“我觉得这些可贵的资料和感受,应与所有喜欢杨绛先生作品的读者共同分享。”

     

    当吴学昭把这个想法告诉杨绛先生的时候,她还有几分忐忑,自忖文笔不佳,杨绛未必答应。让她有些意外的是,杨绛先生欣然同意。就这样,她想方设法地问,杨绛先生认认真真、不厌其烦地答,两人断断续续谈了两年多时间,再加上多年相处中的许多片段和记录的细节,使得这本《听杨绛谈往事》鲜活生动、趣味横生。

     

    吴学昭认为,写作《我们仨》是杨绛先生通过点点滴滴的回忆,与钱先生及女儿钱瑗又聚了聚;而杨绛先生同她讲述往事,重温旧情,则是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对许多亲人尤其钱先生先生的纪念,因为“钱杨实际是不可分的”。

     

    她很有亲和力

     

    吴学昭用“伟大的女性,优秀的作家”来评价杨绛先生,她认为,杨先生的文字看似浅显,只要识字的人都能读,但在这些生动平实的文字中,往往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人生的智慧,耐人回味。吴学昭认为,杨绛在译作、小说、散文和剧本方面的成就已有公论,她对于杨绛先生的论著更是非常推崇,觉得这些文论更值得一读。

     

    “在生活中,杨绛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朋友、好公民。”吴学昭表示,和杨绛先生接触久了的人,无法不为她的人格魅力感染,无法不钦佩她的为人。“杨先生的最大特点是乐于倾听,善解人意,很有亲和力。她的朋友中既有知识分子和官员,也有最草根的平民。她很爱国,关心国家大事,与人民大众同悲喜。”

     

    吴学昭告诉记者,这些年读书和写作始终是杨绛先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她非常喜欢音乐,家里收藏有很多古典音乐唱片,但近来听力下降,没法欣赏音乐,在家主要读书、看报、练字、写作。“吴学昭认为,钱先生和杨绛的生活方式,可以用诗人华兹华斯的名言来概括:”简朴的生活,高尚的思想“,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钱先生和杨绛的版税收入不低,但他们的生活之简单朴素,是深圳人难以想像的。钱先生去世以后,杨绛先生在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把他们两人著作的财产权利全部捐给这个奖学金。

     

    今年已98岁的杨绛先生从不讳言死亡,常笑称自己是“边缘人”。她在去年出版的《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自己“已经走到人生的边缘边缘了”。虽然如此高龄,杨绛先生仍在继续思考和探索人生这部大书,在与”老、病、忙“作斗争中,寻觅阅读中外书籍,自问自答。在吴学昭看来,只要生命不息,杨绛先生就不会停止思考、停止探索。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