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学术界便展开了关于中国文化的热烈而持久的讨论,形成了一股文化热潮。在这股学术热潮中,中国历史与文化中的许多问题也引起了历史学家的关注。瞿林东教授出版的《中国历史文化散论》,集中反映了他多年来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思考所得。 著者以中国史学史为主要研究领域,撰写一部有关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著作,有着深刻的学术渊源和明确的自觉意识。对此,作者在《序》中写道:“在学习和研究中国史学的过程中,不能脱离对于中国历史的认识,同样也不能不涉及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因此,《中国历史文化散论》不是一部从文化学的视角论述中国文化的著作,而是在历史学的视野下,对中国历史与文化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反映了作者的见识,可以视为历史与文化之间一次意味隽永的对话。 该书包括上编“历史与启示”、下编“文化与精神”和一篇附录访谈录《关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三个部分。其中,作为本书主体的上、下两编,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了一个共同的命题——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在上编,《西周汉唐之盛与总结历史经验》、《唐太宗:一代明君的业绩与悲剧》等文讨论了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与艰巨性。《东林书院:学子与社会》则将晚明的讲学之风、士人心态、政治斗争与历史大势娓娓道来。《史学家的河山之恋》凭吊了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的学术精神和治学风格。这些篇章都给人们以历史的启迪。下编侧重于从历史的角度去探讨中国的文化。《黄帝文化精神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炎帝传说的历史意义》两篇为其首,突出地反映了著者的匠心独运。历史的启示自然是让人们领略先人的智慧,文化之精神,当是这种智慧的结晶。著者说上、下编之间也有一种内在联系,或许亦在于此。 书中以历史学家的眼光观察和思考中国历史与文化,提出了许多值得重视的理论问题,是本书的一个显著特点。如关于中国历史上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历史文化认同问题。著者在书中这样写道:“黄帝文化精神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在于它培育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认同的传承和发展。这里说的历史认同,主要表现在血缘、地理和治统观念等几个方面;文化认同主要表现在心理、制度、道统观念等几个方面。”(第152页)这便以简明的文字概述了黄帝文化与历史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及其丰富的内涵。如果读者把这段论述与今天祭祀黄帝陵等活动联系起来思考的话,就会发现这种历史与文化的对话,具有着广阔的空间。也不难认同这样的观点:研究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不只是回首过往,也应当从现实的生活中获得灵感。书中的许多论述,都与此有着关联。 以史学为切入点,纵论中国历史与文化,是本书的又一引人入胜之处。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书中不少内容与史学有联系。这既与作者的治学方向有关,也反映了著者对于文化和史学的关系的认识。史学与文化是什么关系呢?正如作者所言:“人们讲得比较多的是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等,或者用‘文化’来概括这些方面。至于史学,人们似乎讲得不多。其实,我们所讲的‘文化’,其中有许多方面、许多内容都离不开历史记载、历史撰述,离不开史学家的思想和活动,就是说离不开史学。”(第174页)文化与史学之间的这种密切联系,要求人们需要从史学中理解中国文化。对此,书中《史学传统与人文精神》、《传统史学与人生修养》、《史学与大众文化》诸文皆着意于此。 著者谦称《中国历史文化散论》是“敝帚自珍”的“零篇短简”,实际上却是多年来研究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心得所汇。其中闪烁的理性之光,需要读者去捡寻、去发现。 《中国历史文化散论》,瞿林东著,重庆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28.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