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恩师离开了,但我感觉他还在身边——夏当英怀念孙以楷先生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10-1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大四的时候,工作也找得差不多,但在同学们纷纷报名的氛围中,我也把目标锁定在系里时任系主任的孙以楷老师身上。在一个晚上我背着书包敲开了先生家的门。现在想来还有点汗颜。没有任何预约,没有任何礼物,就对先生说要考他的研究生,还向先生索取复习资料。当时的场景还像发生在昨天,先生白衣白衫,仙风道骨,微笑着站在我面前,师母正在吃面,不时问这问那。最终我抱了很厚实的几本书回去了。考了一门课后,感觉不理想,又跑到先生家说不考了,先生怎样的鼓励自不待言。总而言之,终于很骄傲地成了先生的第一个女弟子。

      开始的时候,对学术懵懂无知,只是跟着他学。记得他讲到阮籍《大人先生传》里在裈裤里面烧死的跳蚤时,我就哈哈大笑,先生却依然不动声色地继续往下讲。三年的读研,积累了我一辈子取之不竭的财富。本来是一个只会使用简单的散文笔触的小酸人,竟然学会了写论文,而且始终得到先生的夸奖,“很好,很好,很有灵气。”一直以为先生说得是真的,所以天天美滋滋地泡图书馆,消化着先生罗列的似乎没有穷尽的书单,写着与学术相关的文字,竟然还有的变成了铅字。许是我的孩子气太重,许是先生一贯的为人方式,他从来不批评我的,相反是不断的鼓励。有一次先生让我校几篇文章,我一晚上就完成了,先生看了之后,呵呵一笑,对我乃至对那些师妹说:“这孩子,等于没校啊。”先生的教学,认真而严肃,一年级那年冬天,研究生的课基本停了,可先生还在娓娓地说。我忍不住了,终于在一天下午,跑到他家说,“人家都放假了,我们也不上吧。”先生当然同意了我,但左右叮嘱,不要放了学习。三年很快,我毕业了,在先生的帮助下,我得以留校任教。系里组织听课那天,我为两节课准备了整整二十几页纸,结果还是一节课就讲完了。听着其他老师的批评,很沮丧,先生却说:“声音很清脆啊,内容也有条理。”以先生温和的做人方式,也许他没有意识到他对学生的鼓励会有怎样的效果,但作为学生,却深深为这种鼓励所感动,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自信心。现在教书育人乃至教育儿子,用的多是先生的方法,他为人的方式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并渗透到我的性格与行为中了。

      先生是善良的,很生活化的。有一天下雨,先生看到一个好像外地来的人,外地人很仓促,先生就过去问他,他说他是某某家的亲戚,先生竟帮他找到人家家里了。我们会经常遇到很多人上门做推销,且往往拒绝,先生却宁愿让家里堆一些无用的东西。如今天南地北都有他的学生,但受其恩泽的决不止他的学生,先生以他在学界的声望帮助了很多人,工作、读研、读博,数不清了。那时最羡慕先生的小女儿了,经常挽着她父亲的手撒娇,我酸酸地感慨:“唉,咱还没挽过老爹的胳膊呢。”一辈子勤奋地治学,先生自有一股浓郁的书卷气质,不苟言笑时仍然显得威严,但绝对是威而不猛的。仅仅停留在对他的表面印象中的人绝对想不到他对我的恋爱婚姻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那时正在谈恋爱,经常地吵架,就向先生哭诉。先生竟然拿当时流行荧屏的《天地英雄传》里的情节劝我,让我宽容、懂得珍惜。现在我的婚姻还算美满,常常想到先生劝我的样子。一个好老师不仅仅是教学生做学问的,更教他如何做人,如何生活,我想,先生做到了。

      真是感受命运的残酷了。先生退休的时候,我还乐滋滋地对他说:“您可以和师母拿着摄像机到处旅游了。”但是,先生莫名地罹患了血液上的疾病,这几年基本在与病魔抗争着。我很懊恼,工作和家庭,一切都让我喘不过气来。尤其这两年考博、读博,我只是看了他几次。我后悔得快倒了。昨天,当我师兄用短信通知说先生病危的时候,我竟然在家里生病而没看到信息,结果竟然没有见到先生最后一面。当今天拜祭先生时,师母说:“他病危的时候,家里人都到齐了,他却说,怎么还没来啊,估计是在讲学生呢。”我怎样形容我的忧伤呢。如果没看到先生的照片,我还没觉得他离开了我们,但是,照片中先生依然温和地笑着,告诉我他已经离开了。回来后,我敲着这些文字,就好像先生还在身旁,不倦地教导着我。但他真地离去了。

      作为学生,我没有一丝的回报,心里好痛。只是愿先生在天国安宁快乐。

      (此文写于9月24日)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