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袁良骏:浦江清与朱自清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9-2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打开陈孝全先生的《朱自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第七幅插页是1948年朱自清先生与清华大学中文系师生合影。照片中央与朱先生并肩而立的那位瘦削的中年教授,正是与朱先生在清华同事20余年的浦江清先生。朱先生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浦先生祖籍浙江嘉善,1904年生于江苏松江(今上海)。浦先生小朱先生6岁,1926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辅修中国文学),经吴宓先生推荐,进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研究院国学门,做导师陈寅恪先生的助教。1928年清华学校改为清华大学,研究院撤销,浦先生随陈寅恪先生等一起转入中文系。而当时,192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朱先生在清华中文系任教已经4年了。当时的中文系主任是著名小说家杨振声先生(兼),1930年他就任青岛大学校长,中文系主任一职,校方请朱先生代理。从清华大学到西南联大,朱先生一直担任了近20年的中文系主任。虽然屡屡请辞,但大多不获批准,只在生病或休假时才得暂时卸任。西南联大期间,罗常培、闻一多二先生曾代替朱先生先后当过;但在闻先生遇刺身亡后,朱先生又接过了这副担子。清华返京后,1947年朱先生休假,他委托代理自己系主任职务的,正是浦江清先生。让人无比震悼的是,朱先生休假不到一月,1948812,他便因胃穿孔不治而与世长辞了,仅享年51岁。在巨大的悲痛中,浦先生主持了朱先生的追悼会和殡葬仪式,并赶写了《朱自清先生传略》一文在《国论》发表。这篇《传略》,精当概括了先生平凡而又光辉的一生,深切表达了浦先生对老友的敬重哀悼之情。他肩负着朱先生生前交给他的系主任的担子,迎来了北京城的解放,迎来了清华园的新生,也迎来了1952年全国高校的院系调整。调整后的清华变成了工科大学,文理科与北大合并,浦先生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冯锺芸等先生一起,成了北大中文系的一支骨干力量。同样让人无比震悼的是,正当浦先生兢兢业业为北大学子呕心沥血之际,1957831,浦先生也像朱先生一样,因胃穿孔不治而英年早逝了!浦先生也仅享年52岁!古人云:昊天不吊,哲人其萎!用在朱先生和浦先生身上,真是再恰当也不过了。

     

      回顾浦先生与朱先生二十年如一日的深厚情谊,让人感动与敬佩之处甚多。首先,是他们抱病工作的忘我精神。在病逝前两个月,朱先生大量呕吐,饮食不进,体重已降至不到40公斤。然而,瘦弱不堪的他仍坚持上课,以致在课堂上大吐不止,被同学扶回家中。同样,浦先生逝世前体重也不过45公斤,期末口试,只能躺在病榻上进行。而后又抱病参加了中国剧协召开的《琵琶记》研讨会并做了长、短6次发言。他们的忘我精神,不啻为中国广大知识分子的光辉楷模。

     

      其次,是他们的民族大义和爱国情怀。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日本法西斯开始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清华、北大离京南迁,先至长沙与南开一起建湖南临时大学,后至昆明建西南联合大学。朱、浦二先生皆与同学一起,长途跋涉,历尽艰辛,成为流徙中学校的中流砥柱。其间,浦先生曾因送妻女返乡和探亲两度陷身敌占上海,两度皆克服种种困难,应朱先生函请而辗转到达长沙和昆明。朱先生作为著名的诗人、作家、教授、学者,他完全可以留在北京不走(像周作人那样),然而,他义无返顾地带领中文系师生走了。浦先生也完全可以在上海找到教职,但在接到朱先生的信后,他也是义无返顾地抛妻别女,抱病行程数千里回到了学校。这种民族大义和爱国情怀,同样是广大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

     

      再次,是他们勇于接受新事物,不断前进的革命精神。朱先生青年时代曾激昂慷慨,但中年之后潜身书斋,不太过问世事。日寇侵华的战火烧毁了他的安静书斋;国民党委员孔祥熙等辈的贪污腐败激起了他的革命义愤;而好友闻一多先生的惨遭杀害更使他怒不可遏,大踏步走进了反内战、争民主的进步教授行列。在胃病日渐严重、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叮嘱妻儿坚决拒领美国侵略者的“救济面粉”,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毛主席呼吁应该写《闻一多颂》、《朱自清颂》,这应该就是朱先生的盖棺论定之词。

     

      浦先生也同样。抗战末期,物价飞涨,联大教授们穷困得连一日三餐亦不能保,闻一多先生不得不刻卖图章,以补家用。为了让闻先生的刻章多赚几文钱,浦先生撰写了《闻一多教授金石润例》,梅贻琦、蒋梦麟、熊庆来、冯友兰、杨振声、朱自清、罗常培、唐兰、潘光旦、沈从文等教授、学者一同签名,张挂于闻先生的刻字摊旁。这份《润例》,颇昭示了联大教授们的共同命运;从其皮里阳秋之笔,也不难发现浦先生忧国忧民的情怀。闻一多先生被刺时,浦先生已飞返上海家中。看到噩耗后,悲愤不已。接到朱先生信后,迅即携家眷返回清华,并接替了闻先生的《楚辞概论》课。1947年底,浦先生、朱先生一起参加了钱端升等发起组织的《为反内战运动告学生与政府书》签名运动。朱先生病逝后,他更带领中文系全体师生,迎来了北京的和平解放,积极参加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革命运动。他撰写的《屈原》一文,收入清华师生集体编写的《祖国十二诗人》,稿费所得全部捐献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他还创作了《朝鲜历史弹词》(载《光明日报》),用通俗的曲艺形式宣讲了中朝自古以来的密切关系。为了纪念朱先生,浦先生在悲痛中承担了《朱自清全集》、《朱自清文集》等的主编工作,并为朱先生的《文集》、《宋五家诗钞》、《中国歌谣》等书撰写了《前言》、《后记》。

     

      如果天假以年,朱先生、浦先生都会有更大的进步,都会为中国的教育、文学及学术事业做出更大贡献。他们的英年早逝,实在是中国文化事业的莫大损失。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