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李斯:明哲保身反丧命的“软骨头”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9-19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本文摘自《宦海悲歌:历代名臣的离奇死亡》(史荣昕 蒋焱兰著 2008.8

     

        李斯在秦始皇时任丞相。战国时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李斯先于吕不韦手下任郎官,后秦王任他为长史、客卿,后升为廷尉。李斯是个历史上功过、毁誉各半的人物。秦始皇依靠他不论国别、任人唯贤的谋略而统一了全国。作为一个有能力的政治家,他在秦统一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他这人骨头不硬,又与赵高合谋篡改诏书,贪图富贵,助纣为虐,因而最终又葬送了秦王朝,自己也被赵高陷害致死。

       

        秦朝名臣李斯出生在一个平民家庭,开始只做了个郡中的小办事员。但他不甘心就这样在社会底层了此一生。有一次,他看见官舍厕所中的老鼠偷食污秽之物,每逢有人和狗过来,立刻惊恐万状,仓皇逃窜,又见粮仓中的大老鼠肆无忌惮地在那里吃粮食,于是触景生情,感慨万分地说:"一个人才能的有无、本事的大小,就像老鼠一样,全看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了。同样是人,差距太大了。"他决心改变环境,像粮仓中的大老鼠一样,去谋求一种滋润的人生。

     

        于是,李斯辞去了小办事员的职务,来到了齐国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拜荀况为师,同韩非子一齐学习"帝王之术"。荀况在当时那可是儒学大家,他的学术发展了孔孟思想,倾向于法家的某些理论。而他的学生韩非子,后来成了法家的理论大家。李斯学成之后,分析形势,准备寻觅施展才华、攫取荣华富贵的舞台。他纵观七国,认为只有秦国已经奠定了一统天下的政治、军事、经济基础,于是他决定到秦国去发展。

     

        公元前2475月,李斯来到秦国都城咸阳。当时正赶上秦庄襄王刚死,13岁的嬴政继位。皇帝太小,国家大事就都由丞相吕不韦说了算。到了秦国的李斯就投到了吕不韦的门下。吕不韦很快就看出李斯是个人才,就让他参与朝政。

     

        后来,吕不韦又把李斯推荐给了秦王。李斯见了秦王,便对秦王分析天下大事,认为秦国已对六国形成了压倒之势,他说:"大王,一个成就大事业的人,必须要懂得抓机遇,过去为什么以秦穆公那样的霸主地位却始终不能兼并六国呢?因为那时诸侯国还很多,周王朝还有生命力,因此,只能是五霸迭兴,始终以周室为尊。自从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互兼并,函谷关以东形成六国,这样的局势已经很久了。现在,诸侯好像郡县那样臣服于秦。以秦国之强大,秦王之贤明,歼灭诸侯,成就帝业,一统天下,犹如秋风扫落叶那样容易,这可是天赐良机啊!现在如果再不果断地采取行动,等到诸侯国恢复元气强大起来而且相互联合,那个时候再想吞并他们就很难了。"

     

        秦王嬴政早有并吞六国、一统天下的雄心大志,听了李斯的这番话当然感到十分过瘾。他拍着李斯的肩膀高兴地说:"有道理!"于是,他立即提升李斯为长史,没事就很李斯研究治国方略。在李斯的策划下,秦王便派遣口舌如簧、巧于谋略的官员,携金银珠宝游说诸侯。对各诸侯国贪财的权贵行贿收买;对不为金钱名位所动、坚持原则的就派遣刺客暗杀。在离间别国君臣的同时,又派遣精兵良将大兵压境相威胁。总而言之,各种手段都用上了。在秦国迅速壮大的过程中,秦王又拜李斯为客卿。很快,李斯就天下闻名了。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秦刚刚统一,该如何管理疆土?丞相王绾等主张承袭周制,分封诸子为王。他们说:"燕、齐、楚地理位置偏远,如果不设立诸侯王,就没办法镇抚管理。"廷尉李斯坚决反对,他说:"周朝开国,分封了好多同姓子弟。当时是挺好的,结果他们的后代关系越来越疏远,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利益就互相攻击,有如仇敌一般。周朝天子无法控制局面,导致天下乱成一团。如今天下一统,应该设立郡县,部署官员。诸子功臣,可以用赋税和重赏厚赐来供养。这样一来,天下无异心,自可长治久安。如果分封诸侯,则是后患无穷啊!"

     

        秦始皇权衡利弊,毅然同意了李斯的主张,把全国分为36(后又增设南海、桂林、象郡、九原,共40),郡中设守、尉、监等官员。郡下设县,县设令、长(万户以上为令,万户以下为长),主管一县政务。郡县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领取俸禄,不得世袭。

     

        李斯上书力驳分封,在秦国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和李斯有一个共识:历代祸乱不息,都是由于当权者不明法或执法不严而起。于是,李斯辅佐秦王制定了一系列诏命和法令。一是严令天下百姓,不得私藏武器,并收缴天下武器,聚集于咸阳,全部熔毁,铸造为乐器、铜人,以防止百姓反叛;二是把六国的豪门大户共12万多户迁移到咸阳,以防止他们滋事反叛;三是拆毁全国各险要地方的城堡、关塞、堤防等设施,使各地无险可据,无塞可依,以防止六国旧部死灰复燃,危及社稷。此外,李斯还协助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驰道,定车轨。这些措施,在当时功效显著,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期间,李斯升任丞相,秦始皇对他十分器重,李斯自己也感到春风得意,也不知道他当时有没有乐极生悲的忧患意识。为了弘扬皇帝的威严功业,加强对全国的控制,秦始皇多次出巡。始皇三十七年(210),秦始皇第五次出行。右丞相冯去疾留守,左丞相李斯与掌玺及颁发诏令的宦官首领赵高随从。十八子胡亥,年龄最小,请求随侍左右,始皇同意了。

     

        这年七月,秦始皇来到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生了病,病得很重。于是,他便命赵高写遗诏给公子扶苏,诏书中说:"把兵权交给蒙恬,赶快来参与丧事,到咸阳会齐,然后再行丧礼。"遗诏还没有送出,始皇帝就去世了。遗诏和玉玺都在赵高那儿,只有胡亥、李斯等少数人知道皇帝已死。李斯认为,始皇之死,会引起举国慌乱,何况又是死在巡游途中,生前又未确立太子。他唯恐诸子争位,天下生变,于是决定秘不发丧。

     

        赵高扣留了赐给扶苏的玉玺与遗诏,说服胡亥,伪造诏书,假托始皇之命,诛杀扶苏,改立胡亥为太子。胡亥开始有些顾虑,让赵高同丞相李斯商议一下再定。

     

        赵高便去找李斯。赵高说:"老李呀,一朝君子一朝臣,扶苏要是继承皇位,一定会起用蒙恬为丞相,这样一来,还能有您的位子吗?我曾奉诏教过胡亥,他学习法令也已经好几年了,没见他有过什么过失。胡亥这个人还是不错的,口才虽然不是那么出众,可是有内秀啊。秦国的诸位公子,没有谁能赶得上他,况且他要是得了天下,你我可就是功臣了。从这点看,我们应该扶立他为国君,你看如何?"

     

        李斯一时难以接受,说:"老赵,这样干不厚道吧?皇上活着时对咱们可是不错呀,我怎么能不按他的既定方针办呢?至于其间的成败得失,我也不愿想那么多。"赵高不屑地说:"算了吧,什么厚道不厚道的,一个聪明人应该学会见风使舵,在官场混你不会不懂这个吧?"

        李斯觉得赵高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可他还是觉得始皇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不能那么做。于是他对赵高摆摆手说:"理是这个理,可我是个厚道人,还是不能那么办。"

     

        赵高的脸一下拉长了,他说:"老李,你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现在这事明摆着呢,你要是同意与我们合作,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你要是不干,哼!不但你自身难保,恐怕别人也要跟你遭罪了!你不是光棍一条吧?据我所知,你们家也老老小小好几十口人呢,还有你老丈人家,你儿媳妇家……"

     

        赵高的话还没说完,李斯的汗就流下来了,他颤抖着说:"老赵,你别说了,我全听你的!"说罢,仰天长叹:"唉!做个好人可真难啊!"说着,双泪直流。

     

        就这样,李斯最终同意与胡亥、赵高合谋,立胡亥为太子,假传始皇诏命,赐死扶苏和蒙恬。然后,马不停蹄,秘密运送始皇的尸体回到京城。胡亥靠着不正当的手段当上了秦国的二世皇帝,但却没有什么高招统治朝野,驾驭臣下。于是采用了赵高的建议,软硬两手兼施,一方面用严苛的刑法来收拾那些心怀不满、难以驾驭统治的皇族亲戚与功臣夙将;一方面则用高官厚禄收买那些原本地位低下、容易被操纵的人。

     

        据史书记载,秦二世先后戮杀大臣蒙毅、蒙恬等,诛杀12个公子,并在杜县将10个公主肢解。他还不顾民怨沸腾,横征暴敛,大兴土木。搞得朝政混乱,人人都心怀不满。对于二世的胡作非为,李斯全都看在眼里,但他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想用这样的办法保全自己。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关东豪杰纷纷响应。李斯这才感到大事不好,但他已经回天无术了。这时候的秦王朝濒于土崩瓦解。秦二世这个时候还不知死活,每天不上朝,把朝政全交给赵高处理,自己在后宫享乐。

     

        李斯对皇帝的昏庸和赵高的专权感到不满,多次上书给皇帝,但奏折根本到不了皇帝的手上。赵高觉得留着李斯终究要坏他的事,便想除去李斯这个眼中钉。于是,他找到李斯,对他说:"函谷关以东现在造反的人越来越多,皇帝却还让百姓修建阿房宫,而且一天到晚就想着玩儿,也太没心没肺了。我想劝阻皇帝,但是,我的地位太低,说话没有分量。而这正是您该管的,您怎么不去劝劝呢?大伙可都看着您呢!"

     

        李斯想劝谏皇帝,正苦于没有机会,如今听了赵高的话,便说:"唉!别提了,我早就想提点意见了。可是,皇帝一天到晚也不露面,我想说话也没有机会啊!"

     

        赵高见李斯中计,连忙说:"您如果想进谏,我替您注意着,等一有机会,就通知您。"于是,每当秦二世与宫女嬉闹时,赵高便派人通知李斯:"皇帝现在有闲空儿,你有什么意见就快去提吧。"李斯不知是计,马上点头说:"好好,我这就去。"于是,他立刻进宫请求见驾。

     

        像这种情况,连续出现了两三次。秦二世非常恼火,认为李斯是有意与自己过不去。也不想想,李斯这时候进宫二世皇帝能高兴吗?有一天他对赵高说:"这个李斯太讨厌了,我正享乐的时候,他便来找我的麻烦,还总说一些让我闹心的话!"

     

        赵高便趁机向皇帝进谗言说:"陛下,沙丘废立的事,这个李斯可是参与了,现在,您已经被立为皇帝,他一定是觉得他这个丞相官小。我想,他是要您封他为王。"

     

        胡亥听完这话果然生气了:"什么?他还想当王?太过分了!"赵高接着又说:"陛下,我听说李斯的儿子和陈胜挺好的,这次陈胜造反,说不定他儿子还参与了呢!"

     

        胡亥一听更生气了:"啊?还有这事儿?我得派人好好查查!"

     

        李斯知道事情原委之后,想面见皇帝,但皇帝正在甘泉宫观赏角力与杂技表演,李斯进不了宫,便上书极力替自己辩解,并诋毁赵高,言辞尖锐犀利。大意是说赵高是国家的害虫、奸臣之类的话。二世皇帝根本不信李斯的话,还将李斯的话全部告诉了赵高。赵高说:"陛下,李斯这样干是想置我于死地呀,等我一死,他就要篡夺天下大权了!"

     

        胡亥闻言,立刻将李斯的丞相免了,降为郎中令,接着又以谋反的罪名逮捕了李斯,交给赵高去审理,这样一来李斯可就惨了。

     

        赵高对李斯严刑拷打,李斯受不过,只好屈招。但李斯不肯自杀,他认为自己有大功于国,而又确实未曾有过谋反的心意,总希望有一天能上书陈述自己的冤情,说不定二世皇帝会翻然悔悟,赦免自己呢!于是上书给皇帝,历数自己的功劳,企求能够得到赦免。这封信呈递上去,就到了赵高的手里,赵高命官吏将它丢弃,不准上奏。赵高说:"当囚犯的还有发言权?想得挺美的!"

     

        赵高逼李斯屈招罪过之后,怕他更改口供,就派他的死党假扮成御史、谒者、侍中等官员,对李斯轮番进行审讯。只要李斯一改口供,马上便严刑拷打。后来,二世皇帝派人调查李斯的事,核对李斯的口供。李斯认为又与前几次一样,只要一说真话就受刑,所以,没敢再更改口供,用书面形式,承认了自己的犯罪属实。这正中了赵高的奸计。赵高把李斯的口供给皇帝一看,昏庸的皇帝说:"好呀,这回要是没有你,我就被李斯这家伙出卖了。"秦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腰斩于咸阳。父母、兄弟、妻子三族也被夷灭。

     

        行刑当天,李斯和他的次子被绑着走出狱门,李斯回头对他的儿子说:"我多么想像你小时候那样,带着你牵着黄狗一起到上蔡城东门外去打兔子啊!"

     

        他的儿子长叹了一声说:"父亲啊,都到了这个份儿上了,您还想这个!"

     

        说完,父子二人相对哭泣起来。可想,当时李斯心中的悲苦一定是深重的,他参与了一个阴谋害死了别人,却被另一个阴谋害死了自己,还连累了自己的众多亲人。他的死,既是咎由自取又令人扼腕长叹!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