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探访明臣杨士奇之墓 曾辅佐四代皇帝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9-04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在泰和县澄江镇杏岭村北山坡上,矗立着一座泥石堆积而成的古墓,时常可见有人到此驻足追思。墓主即是明代赫赫有名的内阁重臣杨士奇。35岁时,他从泰和到京城当国史馆编修,再到官至内阁首辅,历事四帝,辅佐君王40多年。有生之年他没有回乡建造威风八面的府第,只是在死后留下了一座坟墓。

     

      寒士拜相的他慧眼识人推荐能臣,一生清明,却因晚年溺爱其子,被横行乡里的儿子蒙蔽英名受污。然而他所处的明王朝过去了500多年,明仁宗朱高炽为杨士奇墓所题“与国咸休”四个行体大字,在牌坊上仍然清晰可见,这也代表着当年一个王朝对他的终极评价。

     

     

     

      时至今日,明仁宗朱高炽为杨士奇墓所题“与国咸休”四个行体大字,在牌坊上仍然清晰可见。

     

    一介布衣入阁

     

      一代名宦杨士奇辅佐仁明惠帝、成祖、仁宗、英宗诸朝,当朝四十一年。除了一张画像,杨士奇只留下了一座坟墓给后人。

     

      泰和县澄江镇杏岭村北山坡上,杨士奇墓已经经历风雨500多年,墓园东西长约100,南北宽约50,占地7.5亩。1957年,杨士奇墓被列为江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可惜“文革”期间墓园部分建筑被毁。后来省文化厅拨款对被毁部分进行修复。

     

      “用我们泰和县人的话来说,杨士奇没有取得任何功名,完全是布衣入阁。”泰和县博物馆肖馆长说。

     

      《明史》有记载,杨士奇年幼时,家庭贫寒,父亲早逝,更为孤儿寡母的生活雪上加霜。其母改嫁,杨士奇随继父曾改姓罗。当他知道自己的家世后,常常潸然泪下,私下用土砖作神主,每日独自焚香跪拜,祭祀先祖。后来其继父从户外窃窥他的行动,很受感动,恢复他姓杨。9岁时,其继父任德安郡守遭到弹劫,滴戍陕西,死在那里,杨士奇再次与母亲相依为命。

     

      尽管如此,杨士奇仍然奋勉蹲厉,立志成才。杨士奇发奋读书,学业大进。由于他学识渊博,品行和才干出类拔萃,15岁时就应乡里之聘,开馆授徒。此后,他客居武昌等地,游学教书,并著书立说,受到文人方士的赞誉和赏识,汉阳守令王叔英称他为“佐才也”。

     

      时机终于到来。建文元年(1399),朝廷准备修撰《明太祖实录》,从社会上征集文人参加。因学行出众,杨士奇属于应征之列。由此契机,杨士奇以布衣身份进入翰林院,充当了编纂官。不久,吏部尚书张紞考察编纂工作,发现杨士奇是个难得的人才,便将其提拔为吴王府审理副。朱棣经过靖难之役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为了保证政局的稳定,将杨士奇等人由翰林院选入内阁,参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同时杨士奇被晋升为翰林院侍讲,正式开始了从政生涯。

     

    度过多事之秋

     

      在杨士奇墓右侧竖着一块两米高的墓碑,记录着他由一介寒士升迁至当朝宰相的一生。

     

      永乐二年(1404),机遇再次光顾了杨士奇,朱棣选拔他为辅助皇太子的官僚,于是他和后来的皇帝朱高炽结下了难得的师友之缘。不久,杨士奇晋升为左中允(正六品官)。永乐五年再次升任左谕德(从五品官),辅助左春坊大学士承担太子的文件往还及学习的有关事务,同时兼任翰林院侍讲,承担为皇帝讲读经史的任务。朱棣由于对《周易》情有独钟,所以对杨士奇格外尊崇。

     

      肖馆长认为,杨士奇步步高升与他做官灵活是分不开的,这一点他和大明另一才子解缙有所不同。

     

      从《明史》记载的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朱棣即位之初,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皆有意争夺皇太子之位,后来几经周折,才确定长子为皇太子。朱棣却偏偏对其颇有微词,宠爱悍勇好斗的朱高煦,这样朱高煦和朱高燧公开表示不满。在这场争斗中,杨士奇自然无法置身事外,但他采取了灵活的策略。

     

      永乐九年朱棣北征回师,由于次子的谗言,有意找寻皇太子的过失,向杨士奇询问朱高炽的情况。杨士奇并不执意为皇太子辩解,只是说太子仁孝,凡有事宗庙,祭物、祭器皆亲阅,同时还总结说:“殿下天资高,即有过必知,知必改,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无意中表彰了朱高炽宽厚仁爱的个性。

     

      结果在卷入争夺太子位的大臣中,杨士奇处境较好,虽被牵连下狱,但很快被释放,而不像解缙因为此事送了自己的性命,从而顺利地度过了自己从政生涯的多事之秋。

     

    极力辅佐帝王

     

    “后世对杨士奇评价较高之处在于,他极力辅佐帝王成为开明有为的君主,这一点十分难得。”肖馆长说。杨士奇与仁宗皇帝关系极为融洽。杨士奇也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极力辅佐帝王。

     

    明仁宗朱高炽任监国时,御史舒仲成曾得罪过他,他即位后便想将其治罪。杨士奇认为这样做,将使言官不敢说话,朱高炽于是打消了自己的念头。大理卿虞谦、大理少卿弋谦也因上疏言事得罪朱高炽,由于杨士奇的调解才没有获罪。言路因此得以畅通,下情得以上达。朱高炽即位后,许多文武大臣歌舞升平,杨士奇却反其道而行之,让他居安思危,看到“流徙尚未归、疮痍尚未复、民尚艰食”的社会现实。朱高炽甚为感激,特地创制了“杨贞一印”赏赐给他。

     

      他为减轻百姓负担敢于直言,不怕忤逆帝意而招致报复。明仁宗朱高炽下诏向各地“征枣八十万斤”,圣旨已下,但杨士奇据理力争还要皇帝更改,明仁宗同意减少一半。明仁宗的儿子明宣宗是个听得进忠告的英主,很喜欢杨士奇不怕忤逆、敢于直言的性格,曾微服夜行,到杨士奇住宅听他治理国家的意见,和他商议救灾之策,于是就下圣旨,减免租税,减少官田数额,审理滞留的冤案,淘汰皇家工程的徭役,全国百姓一片欢腾。宣德朝是明朝最好的时期,史书称为“仁宣之治”,政治清明而宽容,没有清“康乾盛世”的文字狱与人人自危的恐怖,这与杨士奇的同心辅佐有密切关系。

     

    举贤50余人

     

      杨士奇还特别注意人才的选拔和政治的清明。

     

      他向朱瞻基积极建议,纠察贪官污吏,举荐具备文才武略的人才,即使属于刑家子孙也不例外,并且规定凡三品以上及二司官都要积极为朝廷推荐人才,以便巩固朝廷的根基。前后经杨士奇举荐当官的有50余人,个个政绩显著,官声极佳,确有识人之明。

     

    泰和县博物馆肖馆长认为,这般慧眼识人在历史上也不多见,杨士奇举荐人才比较有名的几个例子就包括:周忱,经他推荐任江南巡抚,总督江南税粮,后连任三届江苏巡抚,是明代著名的理财名臣;陈遁(1385-1462)也是江西泰和人,天资聪明,17岁时在县学就读被赏识,杨士奇认定他以后大有作为,1415年,陈遁参加礼部会试,考中了状元,在翰林院任编修得到杨士奇的指点,练就旁征博引的好本领。明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陈遁果然成为内阁首辅。在“土木堡之变”后,陈遁担当重任,出谋划策,调和将相,支持于谦抗战,使国家转危为安。

     

    另一个最有名的就是于谦,他也是杨士奇极为赏识并加以重用的青年才俊。于谦不是江西人,而是浙江杭州人,26岁时在明宣德帝征讨汉王朱高煦叛乱中露出头角,杨士奇就举荐他出任河南、山西巡抚,时间长达19年,后来成为国家栋梁,杰出的民族英雄;况钟是江西靖安人,没有举人、进士功名,只是一个县衙小吏,在杨士奇的推荐下出任苏州知府,成为有名的清官与能臣;顾佐在杨士奇的举荐下任都察院都御史,不负重托,对各级官员进行严格考核,经宣宗批准,罢免了御史中32名行为不端和不堪胜任职务的人,推举了40几位清正廉洁而有作为的人担任御史,使得朝纲肃然,是有名的“铁面御史”。

     

    晚年被迫辞官

     

      杨士奇一生当中最失败的事情,出现在他的晚年。肖馆长说。

     

      杨士奇在北京任内阁首辅十余年,提拔官员数以百计,没有提拔自己的儿子杨稷,也没有给他在京城谋个肥差。杨士奇深知,他儿子不是读书的才,也不是当官的料,就让他在家乡江西当农民,还开了几家榨油坊,生活小康有余。然而,杨稷在当地受官员的追捧和奉承,慢慢变得骄奢淫逸,横行霸道,犯下了几宗人命案。有人就将杨稷在乡里横行不法的实情告诉杨士奇。杨士奇听后大吃一惊,不相信儿子会犯下如此大罪,杨士奇以扫墓之名回乡试探,杨稷知道父亲回乡,作了精心布置,结果杨士奇每到一个驿站,杨稷在百里之外就迎接,衣着朴素,很明事理,杨士奇看到的都是杨稷贤明的事,听到的都是友爱乡亲的话。到了杨稷家里,见是一片萧条,没有奢华陈设。父子相见,杨稷说他遵纪守法,地方官吏横行不法,他去阻挠反而遭到诬陷。有人忌恨父亲功名太盛,权势太大,就借故诽谤杨稷。

     

      杨士奇从此后就不信其子会有恶行,再也听不到有关他儿子的真实情况了。此后,受害者接连上奏,而朝中对手王振又把攻击矛头直指杨士奇,上奏皇帝,要求绳之以法,朝廷确认他儿子在乡里打死多人,就将杨稷逮捕到京,关入大牢。杨士奇深感责任重大,请求皇帝准许自己辞职,这时杨士奇已经77岁,身患重病,如同风烛残年,知道儿子作恶多端的真相后,忧心如焚,积郁成疾。翌年,撒手人寰。

     

      后世对此事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杨士奇对儿子从溺爱转为纵容,成为一个糊涂父亲,成为罪恶的保护伞。但泰和县博物馆肖馆长认为,从杨士奇的家教记载来看,对待后辈要求极严,最大可能是杨士奇在朝为官其子却在老家,路途遥远难以管教,难免被儿子蒙蔽,也使得这件事情成为他一生中最失败之事。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