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王政编著:晚近趣闻三则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8-0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一锥书

     

      马洪林先生的《康有为大传》记康从香港归来后,埋头研究经籍。“每天早上抱着一批书,向桌子上一放,右手拿着一把锋利的铁锥子,猛力向下一扎,锥穿两本书,今天就

    读两本书,锥穿三本书,今天就读三本书,每天不读完这‘一锥书’,决不休息。——时间久了,眼皮也闭不起来,臀部也起了核刺。”

     

      这段刻苦自砺的轶事大概出于梁启勋的《“万木草堂”回忆》,“记得幼博世叔(即康广仁)同我们说:‘你们先生,从小就很用功读书,每天早上拿五六本书放在桌上,右手拿着一把尖利的铁锥,用力向下一锥,锥穿两本书,今天就读两本书,锥穿三本书,今天就读三本书,每日必定要读一锥书。他有时要完成看一锥书的任务,看书看得眼皮闭不下来’。”

     

      据《康南海自编年谱》记载,此时是光绪七年(1881)康有为正读宋儒之书,“读书日以寸计”是可能的,但《康谱》中只有“核刺”一说,并无“锥书”的记载。此时的康广仁(幼博)的确伴康有为读书。康有为在《延香老屋率幼博弟曝书》中记载:

     

      百年旧宅剩楹书,旧史曾伤付蠹鱼。

     

      一树梅花清影下,焚香晒帙午晴初。

     

      由此可见,康有为深恐诸祖及老师朱次琦的藏书“伤付蠹鱼”,于是“焚香晒帙”,又如何能有较伤之蠹鱼更疯狂的“锥书”之举呢?再者,“一锥书”的故事康门其他人士都无记述,像这样有名的故事没有众口皆碑,真是怪事。锥者,非文房之备,太长易折,故一般皆较短粗,锥身不过寸许。如果实践一下,大家就会知道,其实一锥子下去扎不透几页纸。

     

      康氏南海人,粤语“锥”与“堆”、“书”与“股”几无分别,莫非是读“一堆书”且效法苏秦“刺股”之意?古人读书有孙敬悬头法、丫环伴读法、追星逐月法等诸多怪法,但“锥书”之举则无可考稽。

     

      康门素有好大言之瑕,且“万木草堂”之时,正是“造神运动”大兴之际。这时康广仁搞出个“一锥书”的故事就难免有儒增之嫌了。

     

      类似情形,董仲舒也干过,王充在《论衡·儒增篇》里存疑道:“儒书言董仲舒读《春秋》专精一思,志不在他,三年不窥园菜。夫不窥园菜,实也;言三年,增之也。”

     

    蔼龄霭龄

     

      宋蔼龄的名字,有的写“霭龄”,有的写“蔼龄”。

     

      宋蔼龄(1889-1973),原名宋爱琳。19317月,宋氏三姐妹的母亲倪贞病逝,她在墓碑碑文上署名宋蔼龄。1938年由文化抗战社出版的《中国呼声在亚美利加》一书中有自署宋蔼龄的文章。194810月广州出版叶夏声著《国父民初革命纪略》一书中,都写“宋蔼龄”。

     

      有一种说法广为流传。1904年春,宋爱琳陪其父亲去拜访97岁高龄的沈毓桂,这位老人曾任《万国公报》主笔。当得知这位小女孩名叫爱琳时,沈说:“爱琳是洋人的名字,我们中国人嘛,应该有中国式的名字,不若改‘爱’为‘霭’,改‘琳’为‘龄’,‘霭’和‘蔼’两字通用。”“从此,爱琳改名霭龄。随着大女儿的名字更改,其他两个女儿的名字也相应地改为‘庆龄’和‘美龄’了。”沈毓桂,号赘翁,生卒年不详。1889年至1894年任《万国公报》主笔。按上文所提,1904年沈毓桂为97岁,那么,他任《万国公报》主笔时应为8287岁这段年龄。1912416上海《民立报》刊登《孙前总统之行期》一文时,内有“孙君同行有汪精卫、胡汉民诸君及其男女公子并亲爱琳女士也”句。1913320《民立报》转载日本东京十九日特电:“孙中山先生夫人(指元配卢慕贞夫人)及宋爱琳女士等在汽车跌下受伤,已无大碍,宋女士伤势最重。”从以上两则报道可知,迟至1913年,还称“宋爱琳”,何来从“一九○四年春天”以后“爱琳”就改名“霭龄”呢?可见沈毓桂改名一说疑点颇多。

     

      又比如191510月,宋庆龄与孙中山在日本结婚时,婚姻誓约书上的立约人仍用“宋庆琳”的名字。在1981年宋庆龄逝世前曾有人问过她,为何把“龄”写成“琳”时,她说是因“琳”和“龄”谐音,又容易写之故。在1992年上海版《宋庆龄在上海》图集中宋庆龄1907年出国求学护照照片中有如下字样:

     

      “新字第叁佰贰拾肆号大清钦命监督江南海关道瑞

     

      给发护照事兹有华人宋庆林……

     

      本人姓名宋庆林……

     

      右照给华人宋庆林收执

     

      光绪叁拾叁年陆月 日在上海给发”

     

      可见宋原名“庆林”,结婚时将“庆林”改为“庆琳”。

     

      宋氏三姐妹的“琳”字何时改为“龄”,孙中山的外孙女戴成功曾有一说。1981625她与人谈及关于宋庆龄原名为“庆琳”时说:据她外婆卢慕贞夫人说,以前的确名庆琳,后来经孙中山改为庆龄。戴成功长期与其母亲孙婉、外婆卢夫人同住澳门,卢夫人逝世于1952年,祖孙共处三十余载。

     

      “霭龄”这个名字的流行和美国人写的书的中译本有关。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人埃米莉·哈恩所著的《宋氏家族》英文本出版,1985年新华出版社出版中译本。中译本行文中均用“霭龄”名字。美国人罗比·尤恩森著《宋氏三姐妹》于1975年出版英文本,1984年中译本面世,也用“霭龄”的名字。还有斯特林·西格雷夫著《宋家王朝》等中译本都用“霭龄”名字,而且这些书流传广、影响深,是中国人较系统了解宋氏家族的传记作品。这些传记都用“霭龄”,难怪中国的书刊、图集,甚至辞书也相继沿用。其实“蔼”指态度和气、平易近人的意思;“霭”指云气,两者意义不同。宋爱琳改名宋蔼龄是正确的写法。蔼、庆、美是一类词汇,霭与之不类。

     

    夏娃

     

      1913815,夏曾佑同孔教会代表陈焕章,梁启超等人一起上书参众两院,请于宪法中明文规定孔教为国教,被宪法起草委员会多数否决。当时,蔡元培曾说夏曾佑是受严复影响,由保教而为。表面上,他与部属鲁迅等人依旧一起饮酒、吃饭、走访、游公园、逛书肆,实际上已经分途,所以鲁迅私下说夏“阴鸷可畏”,给他起外号,叫他“老虾公”、“夏娃”。

     

      夏曾佑(18631924),字遂卿,一作穗卿,号别士、碎佛,浙江杭州人。“别士”这个名字,据梁启超《亡友夏穗卿先生》,是出于《墨子》,与“兼士”对称。墨家叫“兼士”,非墨家便叫做“别士”。梁启超是心醉墨学的人,故号“任公”,又自命为“兼士”。夏曾佑自称不能做摩顶放踵利天下的人,甘愿听任墨家排挤,故自号“别士”。夏曾佑为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曾官礼部主事、泗州知州,充两江总督文案。入民国,一度退居,后曾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北平图书馆馆长。早年曾与梁启超、谭嗣同在一起研讨“新学”。又与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对戊戌变法起了推动作用。他对佛学有精深的研究,并用进化论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史,所著的《中国历史教科书》,颇有影响。

     

      蔡元培一向很看重他,说他“学识通博过于章枚叔”,吴士鉴说他学问“超远,足以开未有之途径”;汪大燮也承认他“落落才高,亦能为第一流事业者之选也”,是“太聪明高视阔步之人”,梁启超称赞他是“晚清思想界革命的先驱”,是“我少年做学问最有力的一位导师”。夏氏又与梁启超、谭嗣同倡作“新诗”,引发了“诗界革命”,成为“近世诗界三杰”之一。他发表《“国闻报”附印说部缘起》及《小说原理》,成为“小说界革命”的重要旗手。

     

      但近来研究者认为,夏曾佑的历史地位有“过誉”之嫌。第一,夏并没有参予“诗界革命”。第二,梁氏记述是在夏死后六日内完成的,带有悼念文章的感情色彩。第三,梁氏记述集中在18941898年间,恰好是夏氏的光辉期,并不是对夏氏一生的全面评述。第四,梁氏本来就喜欢给人戴高帽子。

     

      夏著《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影响主要是在他去世后取得的,直接原因则有二:一是梁启超的鼓吹,二是由于当时有分量的、实用的、中国人编著的通史类史书的缺乏。这种缺乏情形,可从章太炎、柳诒徵等人的感叹中得到印证。因此,尽管不少学者比如钱穆都认为夏著存在各种不足,只是二三流著作,却也承认它的无从替代。

     

      1924418,夏死于北京。

     

     

     

    (摘自《历史的棱角》,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定价:26.00元)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