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鞌之战”中的戏剧性人物——齐倾公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7-0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左转·成公二年》以较长的篇幅,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589年的“齐、晋鞌之战”,作者以简练生动的语言描摹了主要参战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其中,齐国的统帅——齐顷公,就是一位颇具有戏剧性色彩的人物。我特别喜欢以下几个细节描写:

     

    “灭此朝食” 三周华不注

     

    公元前589年六月十七日清晨,两军列阵于鞌(今济南西北)。齐顷公求胜心切,自恃齐军勇猛,蔑视晋军,认为不堪一击。不等士兵吃早饭,就下令:“余姑剪灭此而朝食!”(【大意】:“我还是先把这些晋国“老西儿们”消灭掉再回来吃早饭吧!),于是马不披甲,兵将饿腹,就亲帅齐军,冲向联军大阵。激战中,晋军主帅邰克中箭,力不能支,欲退回营。英勇的齐军取得第一回合的胜利。但军军凭着坚韧、顽强精神,很快就缓过劲来,接着冲杀了出来,英勇的齐军也抵挡不住了,败下阵来。晋军乘胜追击,齐顷公被追得“三周华不注”,围绕“华不注山”转了三圈,险些当了俘虏。

     

    危亡之际 不射君子

     

    齐顷公败退时,因为晋军主帅郤克中箭,“血流及屦”,其御手被箭射穿手、肘,鲜血染红左轮,基本失去战斗力。所以,晋军司马韩厥的二号战车冲在最前面,盯住齐军的主帅车紧追不放。按春秋战法,韩厥战车是晋军第二号战车,常规乘法应当是:御手居中,韩厥居左(也称“甲首”,车长位置),执戈(矛)者居右(即“戎右”)。齐军的统帅车乘法:齐侯居中(指挥)、邴夏居左(御车)、逄丑父居右(卫士“戎右”)。因为韩厥夜里梦见他已去世的父亲提醒“且辟左右”,所以临阵时“居中”(占据“御手”战位)。齐顷公的御手邴夏,辨认出“中御而従齐侯”的战车不是“晋军统帅车”,但看出其御手气质不凡,肯定是车长,故对齐顷公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在万分危急的时刻,齐顷公仍不忘“古训”,竟答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

     

    于是,齐顷公在疾驰中弯弓射箭,第一箭射死“君子”(当时不知道他叫韩厥)的“车左”,当即栽倒车下;第二箭射中其“车右”,毙命车上。就单单留下中间这“君子”舍不得射杀,眼巴巴等着他追了上来。因为齐顷公战车的骖马被路旁的树挂主,稍一停顿,被韩厥追上。幸亏与“戎右”逄丑父急中生智,与顷公交换位置(占据中位),韩厥误以为在“中位”的逄丑父是齐顷公,于是弓身表演了几句台词后把他俘虏回营去也。齐顷公随即换乘佐车(备用车)“郑周夫为御,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要不就成了这位“君子”的俘虏了。

     

    齐顷公的立体记忆还不错,战场上的一面之交,还依稀不忘。到第二年(前598年)去晋国朝聘时,在晋景公面前还人的出这位“君子”,打破了当时的尴尬局面。《左传》载:『晋侯享齐侯,齐侯视韩厥,韩厥曰:“君知厥也乎?”齐侯曰:“服改矣。”

     

    韩厥登,举爵曰:“臣之不敢爱死,为两君之在此堂也”』大意是:晋景公设宴招待齐顷公,席间齐顷公一直盯着韩厥看,韩厥说:“君王认得我吗?”齐顷公说:“服装改了(模样没变)。”韩厥登上台阶,举起酒杯说:“当初之所以冒死追赶君王,就是为了两国君王今天在这里欢聚一堂啊!”至此,韩厥还不知道他这条小命,是齐顷公手下留情而得保全的。试想,如果当时射死韩厥,也许会改写中国的“春秋战国史”,后来的韩、赵、巍“三国分晋”的局面也许不会发生。这大概也算是齐顷公的一项意想不到的结果。

     

    英勇义气 三入三出

     

    齐顷公乘备用车突围后,并没有就此离阵脱逃。他听说卫士逄丑父替他作了晋军俘虏。义愤填膺,为了营救逄丑父,齐顷公竟不顾自身安危,饿着肚子,亲率齐军,向联军阵内冲杀了回去,竟杀了个三进三出,最后抢出了被晋军释放的逢丑父,才罢休。《左传》说:『齐侯免,求丑父,三入三出。每出,齐师以帅退。入于狄卒,狄卒皆抽戈楯冒之。以入于卫师,卫师免之。』看来齐顷公的威望和人缘还不错,所以每当齐顷公退出,齐军紧紧护卫;杀入晋军友军狄人阵内时,狄人不但不伤害他,反而都拿起戈矛和盾牌保护它;当他冲入卫国军阵时,卫国士兵也不佳害他。

     

    齐顷公不愧是中原第一霸主齐桓公之孙!不但很勇武,而且也很讲义气。这对一国之君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虽败不馁 勉励国人

     

    齐顷公战败,从容撤退,并不气馁,而且保持乐观、自信心态,途中不忘勉励国人,齐国军民似乎还挺信赖他。

     

    《左传》记载:『遂自徐关入。齐侯见保者,曰:“勉之!齐师败矣。”辟女子,女子曰:“君免乎?”曰:“免矣。”曰:“锐司徒免乎?”曰:“免矣。”曰:“苟君与吾父免矣,可若何!”乃奔。』

     

    进入徐关时,他神情自若地对守城的人们说:“好好努力吧!这次咱们齐国战败了!”其中既有自责,也有自信。通过与“女子”的问答,可以看出齐顷公在国内的威望不错,人们也并不在乎齐国偶尔一次战败,对国君、国家仍充满信心。

     

    其实,齐倾公并没有辜负齐国人的期望。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顷公)十一年,“齐顷公朝晋,归而顷公弛苑囿,薄赋敛,振孤问疾,虚积聚以救民,民亦大说。厚礼诸侯。竟顷公卒,百姓附,诸侯不犯。”

     

    刘向《说苑》载,“齐顷公归,七年不饮酒,不食肉,外金石之声,远妇人之色,出会于盟,卑下诸侯。”齐国又恢复了元气。

     

    言败,不示弱

     

    据史书记载,“鞌之战”的前因之一,就是因为齐顷公搞了一场“瞎陪瞎、秃陪秃、瘸子陪瘸子、罗锅陪罗锅”的“克隆秀”,戏辱了晋、鲁、卫、曹四国使臣,齐顷公母亲箫同叔子看了大笑,所种下的仇恨。故“鞌之战”胜利方的晋军提出的讲和的条件之一就是“必以箫同叔子为质”,以泱泱大国的国母为人质,这对齐顷公和齐国来说是奇耻大辱,是决不能接受的。对此史书上做了大体相同的记载。

     

    《左传》记载齐顷公派代表说,如果晋军坚持以齐国国母为人质,那就:“请收拾余烬,背城借一,况其不胜,敢不唯命是听!” 意思是:你们如果坚持以国母为人质的条件,

     

    “那么我们只能收集残兵败将,背城与你们决一死战,如果再战败,那就不敢不服从了。”《谷梁传》则记载,齐国代表曰:“齐侯之母犹晋君之母也,晋君之母犹齐侯之母也……不可!请壹战,壹战不克,请再,再不克,请三,三不克,请四,四不克,请五,五不克,举国而授!”

     

    在齐国的强硬态度下,晋国放弃了此条件,双方讲和。看来,齐顷公还是不一个挺讲原则的人。

     

    “鞌之战”,给后人留下不少典故。如成语:“余勇可贾”、“灭此朝食”、“三进三出”、“借城背一”等,济南那一座原本不见经传“华不注山”,也为了“齐烟九点”风景之首,变成后世文人墨客优游咏吟的“诗山”,这都是这位带有戏剧色彩的春秋人物——齐顷公给后人留下的一笔财富。

     

    北宋熙宁年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1019——1083)曾出任齐州知府。他写过一首【登华不注赋】:

     

    虎牙千仞立巉巉,峻拔遥临济水南。

    翠岭嫩岚晴可掇,金舆陈迹久谁探。

    高标特起青云近,壮士三周战气酣。

    丑父遗忠无处问,空余一掬野泉甘。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