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宋朝纸币设三种防伪标识 纵如此仍难阻假币泛滥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2-03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假钞闹得人心惶惶,今日如此,古代亦然。

     

      北宋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行用的纸币,此外宋朝还有钱引、会子、关子等各类纸币。它们也使用了防伪技术,造纸、印钞等环节都由国家严密监控,并有严刑峻法惩处犯案者——即便如此,还是挡不住假币泛滥。

     

      胡子远是南宋人,做过知县,写得一手好文章,跟著名诗人范成大和著名词人周必大都是哥儿们。家底也厚实,几千亩地,几百间房,房屋出租,土地也出租,房租和田租哗哗地往家里流,端的是日进斗金。他有个老父亲,在家管账,房客和佃户们交租,钱都从他手里过。老人家年纪大了,老眼昏花,收钱的时候看不清真假,有一回胡子远去盘账,发现租金中居然有5000贯都是假钞!

     

      南宋初年的物价,浙米一石,会子一贯。会子是宋朝纸币的一种,如果胡家收租是按会子结算的话,那么由于胡老先生的麻痹大意,胡家实际上等于损失了5000石米。宋朝一石是58.5,装米大约50公斤,按现在的粮价,50公斤米怎么着也得100元吧。5000石米就是50万元,胡家亏大了。

     

      想想亏了50万,胡子远很心疼,也很生气,给老家的官员写信,准备把那些用假钞交租的房客和佃户狠狠地收拾一顿。胡老先生宅心仁厚,给挡住了,说这些人都是穷苦人,你一追究,他们以后的日子更没法过,反正咱家有的是钱,犯不上为这50万大动干戈,以前的事情就当没发生过,以后多加注意就是了。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找胡老先生面谈,要半价收购那5000贯假钞。那人很奸诈地对胡老先生说:“这假钱放您这儿,无非是一堆纸,可是到了我手里,很快就能花出去。”胡老先生一口回绝:“我已经被假钞坑了,怎么能让它们流到市场上再坑别人呢?”然后他就像林则徐虎门销烟那样,断然烧掉了那些假钞。

     

      上述事件原载于《老学庵笔记》第6卷,作者是陆游。陆游说,“胡子远之父……得钱引五百贯,皆伪也。”说明胡家收租不是按会子结算,而是按“钱引”结算。钱引跟会子一样,也是宋朝纸币的一种。只不过钱引作为纸币,要比会子作为纸币晚上几十年。

     

      宋朝纸币种类甚多,除了钱引和会子,还有交子、关子、小钞,以及只在局部流通的湖会、川会、关外银会和荆南交子。交子最初不是纸币,是民间商号发行的不记名存折。会子最初也不是纸币,是为换发交子而发行的期票。钱引最初也不是纸币,是政府发给盐商的提货单。但是到后来,它们都摇身一变成了纸币,由国家正式印行并强制流通。

     

      纸币都有防伪标识,宋朝纸币的防伪标识分三种:纸、图案、花押。当时印钞,那纸是专用的,名叫“抄纸”(据我猜想,很可能是“钞纸”的讹误),用楮树的皮做主料加工而成(所以宋朝文人多把纸币称作“楮币”,个别文人犯酸,又称纸币为“楮先生”)。北宋末年,四川成都有抄纸院,专门负责造纸,造出来的纸专门用来印钞。这种纸是严禁外流的,那些造纸的工人也由国家包养和监控起来,防止他们跳槽到地下工厂为印假钞者提供纸张。再就是图案。宋朝纸币单面套色印刷,长方形,四周有花纹,中间是一段红头文件或一幅历史故事,面值一般印在中上部位,或五百文,或一贯,或十贯、百贯不等。最后是花押,也就是那种看起来很变态,很像汉字但又不是汉字的签名,个别花押跟现代明星的签名极为相似。不同的宋朝纸币,花押的位置是不同的,有的印在纸币的四角,有的印在纸币的中心。特殊的纸张,复杂的图案,再加上个性的花押,使得宋朝纸币很难被印假钞者迅速模仿。

     

      除了在防伪标识上下功夫,宋朝政府还有一些避免纸币作伪的举措。例如把印钞工人也包养和监控起来,立下严刑峻法惩罚那些印制假钞和使用假钞的人,并对举报人予以重赏。还有就是实行定期换届:一套纸币只发行一段时间,时间一到,再印一套新币,把群众手中的旧币兑换过来。有本书叫《楮币谱》,记载了南宋时期纸币换届的时间和每套纸币的图案,这里仅举数例:

     

      绍兴三十一年,第69套纸币停止使用,第70套纸币开始流通,新币图案是王祥卧冰。

     

      隆兴元年,第70套纸币停止使用,第71套纸币开始流通,新币图案是天马西来。

     

      乾道元年,第71套纸币停止使用,第72套纸币开始流通,新币图案是卜式上书。

     

      即便如此,还是挡不住假币泛滥。文章开头,胡子远父亲收租收到大量假钞,在宋朝假币史上只是冰山一角而已。下面说几个关于假钞的大案子。

     

      《宋史》第374卷记载,南宋初年的四川有个五十人犯罪团伙,专门印制假钞,后来被发现并逮捕,查出假币30万张,每张面额最高千贯,最低十贯,而经他们之手印制的大量假币已经进入市场流通了。

     

      《朱熹文集》第19卷记载,公元1182年,台州知州唐仲友对假钞犯蒋辉威逼利诱,让他雕刻了新币钞版,并让秘书伪造了花押和印章,然后印出2600张假币,每张面额均为一贯。

     

      《鹤林玉露》甲集第4卷记载,公元1230年前后,原红袄军起义领袖李全割据山东,不知从哪个渠道弄来新币印版,动员自己的军队狂印假钞,并持假钞在临近省份购买粮食和军火,造成江南物价飞涨。

     

      有意思的是,这三件假钞案的主角都没有挨刀。李全手握重兵,朝廷杀不了他;唐仲友是宰相王淮的女婿,政府杀不了他;至于四川那个五十人犯罪团伙,本来已经判了死罪,宣抚使张浚突发奇想:既然他们能造假币,肯定也能造真币,干脆让他们进印钞厂当技工算了!

     

      这就像传说中的电脑黑客,虽然犯了大案子,却因技术过硬而被中情局高薪聘请。

     

      注:此文参考了《宋史》卷154、《宋史》卷374、《蜀中广记》卷67、《文献通考》卷9、《攻媿集》卷85、《朱文公文集》卷19、《宋会要辑稿》刑法637、《老学庵笔记》卷6、《鹤林玉露》甲集卷4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