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尹雪赓:一个萧条的冬至节 土木之变背后的事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12-22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所谓冬至,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那一日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当然,除了天文学的意义,冬至也是一个民间的节日。

     

    近几年民俗回归,又开始过起冬至来。不过现在过冬至却好像有点儿问题,每每那天的新闻报道都是超市速冻饺子或者是饺子皮脱销,以示家家都在吃饺子。可在我的印象和经历中,都是冬至吃馄饨,啥时候变成饺子了?而且这饺子吃的还有些道道儿,不吃的话冬天会被冻掉耳朵云云。饺子形似耳朵,所以需人人食之。

     

    面对电视里告诉我们的民俗,记性是不大可靠了,只好拿出书来翻。如果按照历史逆流而上,首先需要打开的就是成书于清末的《燕京岁时记》。该书在“冬至”一条写道:

     

    “民间不为节,惟食馄饨而已。与夏至之食面同。故京师谚曰:‘冬至馄饨夏至面’。”

     

    还引汉书道:“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就是说这天开始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至于馄饨同义于混沌或者与上古浑氏屯氏有关的说法,就连作者都觉得是胶柱鼓瑟。

     

    毫无疑问,我的记忆还是没错,确实是冬至吃馄饨。其实吃也不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只是让我觉得民俗这东西也有些“层累构造”,今人众口一词未必可信。既然是这样,不妨继续上溯,看看历史上的冬至。

     

    再往上就要看《帝京岁时纪胜》了,这本书成书于康熙时候,也有关于冬至的记载:

     

    “长至南郊大祀,次旦百官进表朝贺,为国大典。绅耆庶士,奔走往来,家置一簿,题名满幅。传自正统己巳之变,此礼顿废。然在京仕宦流寓者极多,尚皆拜贺。预日为冬夜,祀祖先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

     

    大致意思就是冬至这个节日原来是国家的重大典礼,民间也非常重视。可是相传从正统年间土木之变—也就是己巳之变—后,过冬至的人一下就少了。虽然这本书时间更早,但是对馄饨的记载却更清楚,甚至没有忘记告诉我们馄饨要纯肉馅的才好吃。

     

    至于冬至这个曾经非常重要的节日,究竟怎样因为土木之变不再重要,这本书也没有说清楚。遥想正统十四年八月,明英宗土木堡被俘,瓦剌首领也先挟大明天子直薄京师。而明朝五十万精锐在土木堡损失殆尽,京师防守空虚,只剩余二十万老弱残兵。虽然有兵部尚书于谦挽狂澜于即倒,但是经历了十月的北京保卫战,除了百姓们的心有余悸,大明朝也是元气大伤。面对这样的满目疮痍,北京会度过怎样一个冬至呢?

     

    关于这段历史,有一位亲历者留下了宝贵的记载,详实地记录了冬至与土木之变的关系。他就是正统十年的进士、当时的兵科给事中、昆山人叶盛。

     

    在他留下的史料笔记《水东日记》中,“京都贺节礼”一条记道:

     

    “初,京都最重冬年节贺礼,不问贵贱,奔走往来者数日,家置一册,题名满幅。己巳之变,此礼顿废。景泰二年冬至节,礼部请朝贺上皇于东上门,诏免贺。旧凡遇节,鸿胪、尚宝、中书、六科直庐相接者,朝下即交相称贺。是日,予亲见鸿胪佐贰邀大兴杨公协走贺,公曰:‘太上爷爷不得一见,尚谁贺耶?’闻京都贺礼,至今寥寥,不复昔比。”

     

    这很容易理解,明英宗北狩未还,大臣们主辱臣死,谁还有心情去迎来送往、大吃馄饨啊?

     

    可从这条笔记来看,冬至节的萧条,并不仅仅是因为满城尽为惊弓之鸟而无心过节。也是因为朱祁玉登基之后,大臣们不满他薄待太上皇——也就是他的亲哥哥朱祁镇,于是拒绝过节。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民俗历史确实有“层累构造”的现象,明朝时冬至还是“京都最重冬年节贺礼,不问贵贱”,到清朝初期却只“为国大典”。

     

    在一个最重要的节日中,大臣们想要朝贺太上皇竟被拒绝。面对这样无情处置,大臣们则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予以回敬:你不让我们和太上皇过节,那咱们就谁也别过了。按照上面那位杨大人的话说:“冬至这样的大日子,太上皇爷爷都不让我们见,那还有谁值得我们去祝贺?”潜台词说得明目张胆,典型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景泰皇帝一共在位八年,不光不允许臣子们朝贺太上皇,而且还断绝了英宗和外界的一切联系,将他送到南内,也就是现在南池子大街一带,像囚犯一样看管起来。后来就连太子也换成了自己的儿子。当然,大臣们也和皇帝在这些问题上常有争论甚至冲突,拿冬至来撒气,也许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对这一切,失去自由的英宗完全无可奈何,却也激出了日后的夺门之变。

     

    不过平心而论,景泰皇帝朱祁玉也不算是恶人,说到底他保住了大明江山,没有像赵构一样为了皇位资敌杀将。更避免了刚刚建立不久的大明像宋朝一样南渡偏安,使得北方百姓免遭涂炭。在这一前提下,兄弟间的皇位之争,大臣和百姓大可以将其看做老朱家的家事。

     

    《水东日记》的作者叶盛,明史有传。土木之变时他正是兵科给事中,后官至吏部左侍郎,历抚宣府、两广。作为言官时“凡六科联署建请,盛每先发言,往复论难。”在外巡抚时,更是留心军政,提出不少政见。

     

    也正是如此,冬至与土木之变的关系,由这位作者写来,才是情理之中。因为他不仅是历仕四朝,熟悉政事,勇于建言的言官;而且称得上是一个历史学家,《四库提要》形容其“留心掌故,于朝廷旧典,考究最详”。这样的文章由他写来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二十四节气表请点击: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