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当年宦游人——摘自《唐宋才子的真实生活》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11-24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唐朝的科考是开放式的,试卷不密封,考生平时声望及口碑是评定等级的重要依据,往往在考试之前,主考官就已决定了上榜人选及排名。文人们考前的活动相当重要,需要带着自己诗文选本,投献当世显达。因此唐朝文人奔走权门的干谒之风最为盛行。

     

      王维年轻时携技到长安闯荡,游走于权贵之门,终于为岐王所眷重。他参加考试的那一年,正好张九皋也参考。张九皋名声很大,又走了公主的门路,公主亲自写信给京兆考官推荐,暗示以张九皋为解头。岐王本来是要力荐王维的,但公主的来头太大,不好力争。他便在一次聚会上,让王维穿上奇装异服,化装成一个表演艺人当场献艺。结果他的琴声赢得满堂喝彩,公主十分赞赏。王维乘机向公主献上自己的作品,公主更加惊异,原来这些作品她早已读过,当下便豪不犹豫改主意推荐王维。于是王维如愿一举做了解头。

     

      像王维这样既有才气又有运气的并不多见。多数才学之士宦游之路要曲折辛酸得多。

     

      开元十九年,二十岁的杜甫开始了漫游生涯,历时三载后,回故乡巩县参加科考,但名落孙山。落第的诗人开始了第二次漫游,最后来了京都长安。他积极结交强势人物,如驸马郑潜曜、汝阳王李琎等,投文献诗。第二年,唐玄宗为招揽人才,下诏只要有一技之长的士子都可以到京都会考。但主考官李林甫玩弄权术,不让一位考生合格,还对圣上说“野无遗贤”。杜甫不得不失意而归。武则天当政时,为获民心,在皇宫外设立特别信箱,让那些想建言的人直接投书皇上。杜甫一口气献上《朝太庙太清宫赋》等三大礼赋。后来再献《进西岳赋》、《进雕赋表》,辞赋之中不乏乞怜之语、讳心谀词。他还先后写诗给崔国辅、于休烈二学士及京兆尹鲜于仲通、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等,仍是失望而归。困守长安十年之久,最多只是获得县尉和府曹参军之类的小吏。安史之乱后,达官显贵都随着玄宗逃了,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文武官员不满三十,杜甫痴心不改,不畏艰险,毅然投奔,途中为叛军所获,侥幸逃脱,见到圣上时,也极其狼狈,“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唐肃宗十分感动,任命他为左拾遗。这是他一生中当的最大的官了,而且只是在那种特定的时候才当得上。安史之乱后,那些圣上恩宠的外逃官员纷纷回来,重获要职,而辛苦相随的杜甫却不明不白地被贬出京,重新开始了颠簸流离的生活,最终客死他乡。

     

      到处宦游,干谒权贵,这样的经历,王维有过,杜甫有过,其他如李白、韩愈、白居易、李商隐等大多数的唐才子们都有过。

     

    “学而优则仕”。但实际上,学优者未必能仕,学不优而仕者则比比皆是。说到底,文学才华与政治才能是两码事。然而,“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历代文人普遍认可的人生追求。无论他们学有多优,艺有多高,大都难免奔走于辛苦求仕的途中,文人才子们因此也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总是风流倜傥、潇洒出尘。

     

    《唐宋才子的真实生活》闵泽平著 崇文书局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