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马立诚:戊戍变法失败后慈禧迫害名单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10-20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慈禧从不同方面大肆清算改革,共展开三波反击。

     

      先看第一波。

     

      1898921日下旨通缉康有为、康广仁,并将御史(监察官员)宋伯鲁革职;23日和24日,先后在北京逮捕谭嗣同(34岁,军机章京)、杨锐(42岁,军机章京)、刘光第(40岁,军机章京)、杨深秀(50岁,监察御史)、康广仁(32岁,无官

    职,协助其兄改革)、林旭(24岁,军机章京)、张荫桓(62岁,户部左侍郎,相当于财政部副部长,当时负责京师矿务铁路总局)、徐致靖(54岁,礼部右侍郎)等8人。

     

      28日,慈禧得到荣禄告密之后,以“谋围颐和园、劫制皇太后”等罪名,下旨将杨锐、刘光第、谭嗣同、杨深秀、康广仁、林旭6人“即行处斩”,不审而诛,史称“六君子”。29日,下旨将张荫桓发配新疆,交地方官“严加管束”(1900年被斩于新疆)。徐致靖“永远监禁”。

     

      再看第二波。

     

      六君子被杀之后,清廷暂停了几天迫害和杀戮。从104日起,慈禧又开始清算。

     

      首先整顿大内。4日,她亲自审讯,将亲近光绪和珍妃的太监杨瑞珍、杨长文、张得明、戴恩如4人残酷地当场“杖毙”,罪名是“干预国政”、“串通是非”,活活打死之后“抛入万人坑”。另10名同情光绪的太监分别处以“重责二百板、永远枷号”和“板责一百、枷号二年”的残酷刑罚。

     

      108,将光绪软禁在中南海瀛台,将瀛台所有建筑的门全部“堵砌”,并将孤岛瀛台通往对岸的桥板撤掉,派出大量人员看管。珍妃则被施以杖刑,禁锢在中南海淑清院。4年前(1894年),慈禧就曾抓住珍妃的一个过错,处死珍妃手下的太监,并命太监李莲英对珍妃进行“杖责”,有的史书还说是脱光了珍妃的衣服打棍子,果其如此,当是对皇妃前所未有的羞辱。慈禧这样做,当然是为了打击光绪。珍妃是光绪的最爱,慈禧对珍妃实施毒辣手段,乃至后来处死珍妃,给光绪造成了无法言表的精神刺激。

     

      慈禧还同时对朝臣继续痛下杀手。自104日起,将李端、陈宝箴、陈三立、江标、熊希龄、王锡蕃、李岳瑞、张元济、王照、文廷式等人革职,“永不叙用”。后又陆续革职几十人。

     

      除六君子之外,这些维新志士,在今人心中,恐怕已经“身名俱沉”。为追思改革百年之悲,特对部分革职者做一简介。

     

      李端 18331907),贵阳人,刑部尚书(相当于司法部长)。光绪于94罢免礼部尚书怀塔布等六大臣,5日任命李端为新的礼部尚书。李端1896年曾上《请推广学校折》,首次倡议设立京师大学堂(即今北大)。李端还将堂妹许配给梁启超,并向光绪推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革职发配新疆两年后赦还,回贵阳办学。

     

      陈宝箴(18311900),江西修水人。1895年任湖南巡抚(湖南第一把手),与按察使(负责法律、监察的副省级官员)黄遵宪、学政江标在湖南力行新政,办时务学堂,引进梁启超、谭嗣同讲学,是清末地方大员中力主变法的风云人物。革职后回老家隐居。1900年,慈禧下旨令陈宝箴自杀。

     

      陈三立(18531937),陈宝箴之子,著名诗人,吏部(相当于中央组织部)主事。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协助父亲在湖南推行新政,革职后陪父亲隐居。后与人合办铁路公司。1911年时反对武昌起义。以后日趋保守。1928年,徐悲鸿为陈三立画像。其子陈寅恪、陈衡恪分别为著名史学家、画家。

     

      熊希龄(18701937),湖南凤凰县人,翰林院庶吉士(皇帝顾问机构的中低级官员),协助陈宝箴在湖南推行新政,任时务学堂总理。民国成立后进入政界,历任财政总长、国务总理。后辞职专心于社会事业,创办香山慈幼院并投身抗日救亡。毛泽东说:“熊希龄是做过许多好事的。”周恩来说:“熊希龄是袁世凯时代第一流人才。”

     

      张元济(18671959),原籍浙江海盐,出生于广东,总理衙门章京。被光绪破格召见,陈述意见。张元济曾建议设“议政局”总揽大权进行政治改革。革职后下海主持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出版业奠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毛泽东曾接见张元济,询问当年光绪召见的情景。

     

      王照(18591933),天津人,礼部主事。上书请求光绪访问日本,了解明治维新成功之道,被怀塔布阻挠。光绪怒罢怀塔布等六大臣,赏王照三品顶戴,导致斗争白热化,王照陷入漩涡中心。政变之后,王照逃往日本。他在日本受日文假名启发,研究汉语拼音字母。1900年回国,推广汉语拼音。

     

      黄遵宪(18481905),广东梅州人。黄遵宪自30岁至47岁,先后担任驻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外交官,写出名著《日本国志》和《日本杂事诗》。1896年,在上海参与组织强学会,创办《时务报》,鼓吹变法。同年被光绪任命为湖南按察使,与陈宝箴等协力新政,使湖南风气大变,被保守势力嫉恨。18987月被任命为驻日本公使。他从湖南启程到上海,见京师形势不妙,滞留上海不肯进京。108,清廷密电两江总督(总管江西、江苏、安徽三省军民政务的大员。清初江苏和安徽同属江南省,因称两江总督)刘坤一,将黄遵宪秘密看管。黄遵宪被软禁,中外震动,日本展开救援,保住了他的性命。

     

      以上两波,均为人事方面的报复。除人事之外,还展开了政策面的清算,是为第三波。

     

      自政变之日起,一个月左右,慈禧把光绪裁撤的机构一一恢复,查封了《时务报》,取消官民上书权,把被撤职的官员一概复职,又撤销农工商总局,科举考试也恢复旧制采用八股文。总之,一一复辟,只有京师大学堂保留了下来。

     

      慈禧特别痛恨自由的新闻界。109,清廷发布上谕说:

     

      前经降旨将官报、时务报一律停止。近闻天津、上海、汉口各处,仍复报馆林立,肆口逞说,捏造谣言,惑世诬民,罔知顾忌,亟应设法禁止。著各该督抚认真查禁。其馆中主笔之人,皆斯文败类,不顾廉耻,即由地方官严行访拿,从重惩治,以息邪说而靖人心。

     

      由此可见慈禧的倒行逆施。慈禧万万没想到的是,两年多之后,由于一系列内忧外患的逼迫,她竟然自掌嘴巴,不得不重新走上戊戌变法的道路,企图挽救大清。但是,由于一再错过良机,终于导致大清覆灭。

     

     

     

    (摘自《历史的拐点》,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1月版,定价:29.00元)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