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八年秋,从“文革”中缓过气来的俞平伯开始写一组关于《红楼梦》的随笔《乐知儿语说<红楼>》,第一篇《漫谈红学》里,他有一个新奇的比喻: 《红楼梦》好像断纹琴,却有两种黑漆:一索隐,二考证,自传说是也。 《红楼》妙在一“意”字,不仅如本书第五回所云也。每意到而笔不到,一如蜻蜓点水稍纵即逝,因之不免有罅漏矛盾处,或动人疑或妙处不传。故曰有似断纹琴也。若夫两派,或以某人某事实之,或以曹氏家世比附之,虽偶有触着,而引申之便成障碍,说既不能自圆,舆评亦多不惬。夫断纹古琴,以黑色退光漆漆之,已属大煞风景,而况其膏沐又不能一清似水乎。纵非求深反惑,总为无益之事。“好读书,不求甚解”,窃愿为爱读《红楼》者诵之。 概言之,《红楼梦》是断纹琴,“红学”之索隐与考证是黑漆。《红楼》文意如古琴断纹,其形成也无迹可求,其现身也造化天工。拿《红楼》去索隐与考证,就好比给断纹琴再上两道漆,可谓暴殄天物,大煞风景。此处最妙的是将《红楼》的“不免有罅漏矛盾处”,联系到“有似断纹琴”:古琴断纹产生于漆的长年受到风化与震动,纵横交错极不规则,虽然这正是它珍贵的地方,但在外行看来不免像是有了损伤,《红楼》里“罅漏矛盾”的情形不也近乎此吗?——颇疑心这一新奇比喻的发端就在这里。 在俞平伯心中,读《红楼》最好的态度是“无言最妙,如若不能,则不即不离之说,抑其次也。神光离合,乍阴乍阳,以不即不离说之,虽不中亦不远矣”。还是这一组文章,他在一篇《从“开宗明义”来看<红楼梦>的二元论》的末尾又谈到了对“红学”的态度: 人人皆知红学出于《红楼梦》,然红学实是反《红楼梦》的,红学愈昌,红楼愈隐。真事隐去,必欲索之,此一反也。假语村言,必欲实之,此二反也。老子曰:“反者道之用”,或可以之解嘲,亦辩证之义也,然吾终有黑漆断纹琴之憾焉。 到这里,俞平伯以琴说《红楼》的意思就完全清楚了。 从这一组文章来看,俞平伯对琴是比较熟悉的。像他这样传统文化素养极深的名门子弟,对琴一无所知的可能性不大,但在他的前半生似乎未见与琴人往还的记录,认识查阜西等人应该在一九四九年以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