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宋代诗人王庭珪湘西诗作述论(1)-历史学
来源:  作者:王湘华  点击:次  时间:2001-08-10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王庭珪诗作雄刚浑大。诗人素抱经济之才,郁而未发,形诸诗中。其诗出自杜少陵、韩昌黎,矫然伉厉之气,时流露于笔墨之间。其湘西诗作,在优美之中洋溢着一股浩然之气、边塞之风。“武陵节钺控湘西”(《次韵常德府葛倅见寄》)[33],将湘西常德府的重要地理位置揭露无遗。诗人在描写朴实民风基础上,也展示湘西人剽悍蛮劲的一面,如“诸洞带刀迎马首,叹无征鼓动邮垂”(《朱致一来守辰州先致启书余以病未及答而致一压境以诗迎之》)[34],诗人将湘西提到战略高度,眼光识见非同一般。“行间峒窟烟霞静,卧听边城鼓角声”(《送同年赵季成知武冈军》)[35]。湘西地形复杂,地势险要,一旦发生战争,易守难攻。王庭珪建议当政应抚恤安边,求得和谐。“某顷在辰阳,熟识洞溪利病,自蜀连荆湖至广西,其壤地皆接连属鼎,澧、辰、沅、靖者甚微弱,至武冈渐险远荒阔而难治,昔年黄安俊叛,近时杨再兴叛,皆倚武冈之险。国家若不治郡于此,则两路皆失控扼。观柳子厚集中《武冈铭》,则自唐以来以为襟带,非特今日也。”(《答赵季成书》)[36]信中饱含一个爱国者的肺腑之言,分析剀切,情理俱现,全无落魄文人的忧愁离恨之态。王庭珪诗作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唐代边塞诗的雄阔特点,关心边事,境界阔大,诗人结合亲身体验,忧国爱民之情跃然纸上。“功名当柱五溪铜”(《和马德俭韵》)[37],“五溪铜”即溪州铜柱,今立湘西永顺王村花果山上,属国家级重点文物。诗人借历史典故对湘西守边人物加以讴赞。
  写景之诗也彰显出雄直浑大特点,把湘西山奇水异的浩大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水急滩高欲倾到,来如万鼓遶山鸣”,“路入荒溪恶,波穿乱石跳”,诗人用比喻、拟人手法,极力写出湘西的奇险。“西风吹我梦魂惊,送子东归无限情。好往沅湘探奇绝,远看衡岳正峥嵘。”[38]将湘西置于湖湘奇美大背景下,境界阔大。“古锦林边狮子吼,一声惊到五溪蛮。”(《寄子老》)[39]诗人以奇特之笔,将湘西深山密林中的猛兽声势和盘写出,给人不寒而栗之感。“山衔半江月,风撼九天秋”(《秋夜周子康登辰州城楼》)[40],何其雄壮有气势,会令人想到孟浩然名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王庭珪诗作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沅陵春尽草萋萋,忽见扁舟系柳堤。谁寄愁心与明月,肯随君到夜郎西。”(《江上》)[41]诗人将思乡忧愁心绪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化用李白诗句,借月抒怀,表达复杂的内心世界。“急雨捎溪面,兰桡转渡头。寒鸦栖古木,晚日射危楼。山带黔巫远,水还荆汉流。晴天思无限,细细数沙鸥。”(《沅江上晚晴用頔子韵》)[42]全诗写景,描写沅江晚晴景色,勾勒出一幅绝妙风景画,然诗中表现诗人无限情思,景情交融。“细细数沙鸥”,带有强烈主观抒情色彩,诗人借“沙鸥”意象,表达深婉幽怨之情。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此诗显然受到杜诗影响,达到异曲同工之妙。王庭珪对陶潜笔下的桃花源情有独钟,多次在诗中咏及。“蓬莱万里天无涯,惊风落叶卷黄沙。且过桃源访秦洞,玉盘应饤枣如瓜。”(《沅陵遇公美忽谈道术如有所得将之桃源作诗送之》)[43]仙境蓬莱迷茫难及,而桃源秦洞近在咫尺,似乎触手可及,议论何其精妙。
  “夜郎逐客东归日,倾盖江边侧帽时。雾豹隐山宜自养,弓蛇落盏莫生疑。古今得失棋千局,湖海飘零酒一卮。斯子崭然出头角,名场何患少人知。”(《次韵酬刘遂卿》)[44]如果说状湘西山水景物之诗,侧重描写的话,那么此类诗更在议论,诗人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坦然面对人生风雨得失的心态直观表露出来。“谪堕西南海角边,是中乐事亦天全。”(《次韵段季裕惠诗》)[45]诗人能在贬谪逆境中,寻找个中快乐。放浪山水,赋诗作词,是诗人最好的消遣方式,“诗如锦绣更飘然”,也开拓了诗境。“偷得神仙不死方”,王庭珪用乐观解嘲的口吻回答朋友惊诧其历尽苦难“颜鬓未改”的疑问。“夜坐吟诗窜夜郎,君将何术考休祥。近来偷得西华法,不敢烦君算短长。”(《赠日者张谷》)[46]诗人不信命,将命运握在自己手中,从诗中历历可见,这对古人来说,洵为不可多得的朴素辩证法。在《答刘乔卿书》中,诗人对他人卜其尚有十六年寿,尝答之云:“所谓十六年,亦非不多,但子之术所能知者,天年之寿耳。若十六年之外,在我而不在天,则非子之术可得而知。”[47]王庭珪诗有宋诗以议论为诗特点,将道理融入诗中。此为学理之诗,需要诗人不凡功力,方能轻松驾驭。
  王庭珪湘西诗作艺术成就不凡,这与诗人终生勤奋好学有关。诗人隐居卢溪后,家藏坟籍不幸毁于兵火,诗人寄居江村欲借诸公藏书抄录,先寄诗明志:“卜居江村翠岭坳,喜君书室近横茅。牙签插架几千册,准拟从头借一抄。”[48]正是由于不惮其烦,博览群书,诗人才能写出惊人之作。诗人推崇贬谪先贤,如屈原、苏轼。不幸的人生遭际,更历练了诗人心志,以致对社会人生有更深切的体验。“转益多师是吾师”,其诗深受李白、杜甫、苏轼等诗家影响,甚得其中三昧。“再拜更问王老师,老师规模难摸索。”(珪粹中《送彭青老兼寄王民瞻》)[49] “规模难摸索”,盖指王庭珪文学上所取得的独特成就。作为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谪贬文学现象,王庭珪湘西诗作,可引起我们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重视。
  
  参考文献:
  [1][5][9][10][11][12][15][16][19][21][22][23][24][25][26][28][33][34][35][37][38][39][40][41][42][43][44][45][46][48][49]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94、16817、16778、16852、16759、16852、16737、16777、16830、16852、16852、16852、16813、16852、16814、16850、16829、16814、16819、16815、16822、16853、16770、16851、16780、16753、16817、16817、16855、16839、16898页。
  [2][3] 湖南省泸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泸溪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93、393页。
  [4][6][7][13][29][30][31][32][36][47](清)永瑢、纪昀等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98-99、333、231、230、267、98-99、98、230、234、230页。
  [8][17][18][20][27] 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20、819、821、817、819页。
  [14] 臧励龢等编:《中华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31年版,第116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