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全新世气候事件及其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1)-历史学
来源:  作者:未知  点击:次  时间:2001-07-1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这次气候事件导致非洲撒哈拉沙漠中的绿洲重新沙化,湖泊减少或干涸,当地居民或改变生活方式,由定居的农业变为游牧,或被迫迁徙(注:deMenocal P B, Ortiz J, Guinerson, et al. Abrupt onset and termination of the Africa Humid period: rapid climate responses to gradual insolation forcing.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2000, 19: 347~361)。在中国,该降温事件导致黄河中上游地区早期人类的遗址数量减少,人类由高阶地向低阶地方向迁移(注:吴文祥,刘东生. 5500aB. P. 气候事件在三大文明古国古文明和古文化演化中的作用. 地学前缘,2002,9(1):155~162. );草原文化南下(注:吕厚远. 新石器以来的北温带草原文化与气候变迁.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1,3(2):43~50. );江浙一带遗址数量减少以及先民饮食结构的可能改变(注:施少华. 中国全新世高温期中的气候突变事件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3,13(4):65~73. );两湖地区的屈家岭文化和山东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向中原地区传播(注:Liu L. The development and decline of social complexty in northern China: Some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factors. Indo-Pacific Prehistory Association Bulletin, 2000, 4: 14~34. )。
    发生在4000aB. P. 前后的一次降温事件被Bond等称之为“全新世事件3”(Holocene Event 3)(注:Bond G, Showers W, Cheseby M, et al. A pervasive millennial-scale cycle in North Atlantic Holocene and glacial Climates. Science. 1997, 278( 14) : 1257~1266. ),被认为是Younger Dryas以来最为寒冷的一次降温过程(注:许靖华.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徙. 中国科学(D辑),1998,28(4):366~384. ),或是历史时期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一次小冰期(注:Perry C A, Hsu K J. geophysicai, archaeological, and historical evidence support a solar-output model for climate change. 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of USA, 2000, 97( 23) : 12433~12438.
    b.许靖华.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徙. 中国科学(D辑),1998,28(4):366~384. ),标志着许多地区气候最适宜期的结束和后全新世的开始(注:a. Wu WenXiang, Liu TungSheng. Possible role of the" Holocene Event 3" on the collapse of Neolithic Cultures around the Central Plainn of China. Quatemary International, 2004, 117: 153~166.
    b张兰生,方修琦,任国玉.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环境演变. 地学前缘,1997,4(1~2):127~134.
    c.许靖华.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徙. 中国科学(D辑),1998,28(4):366~384. )。受其影响,西亚地区进入当地最冷和最为干旱的时期(注:Weiss H, Courty M A, Wetterstrom W Guichard, F. Senior, R. , Meadow, A. . The genesis and collapse of third millennium North Mesopotamian civilization. Science, 1993, 261( 20) : 995~1004. );阿尔卑斯地区此时冰川开始广泛分布(注:Perry C A, Hsu K J. geophysicai, archaeological, and historical evidence support a solar-output model for climate change. 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of USA, 2000, 97( 23) : 12433~12438. );北大西洋开始幅度达1℃~2℃广泛降温(注:Bond G, Showers W, Cheseby M, et al. A pervasive millennial-scale cycle in North Atlantic Holocene and glacial Climates. Science. 1997, 278( 14) : 1257~1266. );非洲撒哈拉沙漠中的淡水湖全部干涸(注:Gasse F, Caliipo E V. Abrupt post-glacial climate events in West Asia and North Africa monsoon domains.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1994, 126: 435~456.)。
    在我国,无论是干旱区(注:Guo, Z. T. Petit-Maire, N. Kropelin, S. Holocene non-orbital climatic events in present-day arid areas of northern Africa and China,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2000, 26: 97~103. )、青藏高原(注:姚檀栋,Tompson L G,施雅风等. 古里雅冰芯中末次冰期以来气候变化记录. 中国科学(B),1997,27(5):447~452. )、西部的高山地带(注:Zhou S Z. , Chen F H, Pan B T, Cao J X, Li J J, & Derbyshire E. Environmental change during the Holocene in western China on a millennial timescale. The Holocene, 1991, 1: 151~56. )东北地区(注:a. 刘金陵. 长白山孤山屯沼泽地13000年以来的植被和气候变化. 古生物学报,1989,28:240~248.
    b. 孔昭宸,杜乃秋. 北京地区10000年以来的植物群发展和气候变化. 植物学报,1982,24(2):172~181. )、华北地区(注:张兰生,方修琦,任国玉.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环境演变. 地学前缘,1997,4(1~2):127~134. )、南方地区(注:a. 孙湘君. 云南滇池地区全新世以来植被及环境变迁历史.中-澳第四纪学术讨论会文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28~42.
    b. 唐领余,沈才明. 江苏北部全新世高温期植被和气候变化. 见:施雅风,孔昭宸主编.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 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206~211. )等都记录了这次降温事件,表明了这次降温事件在中国影响范围之广。
    该气候事件对古文化的影响也同样引人注目。1993年,Weiss等(注:Weiss H, Courty M A, Wetterstrom W Guichard, F. Senior, R. , Meadow, A. . The genesis and collapse of third millennium North Mesopotamian civilization. Science, 1993, 261( 20) : 995~1004. )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认为这次气候事件影响范围广,持续若干世纪的干旱不仅导致了美索不达米亚阿卡德文明的衰落,同时也导致了其他古代文明如古希腊文明,尼罗河流域埃及文明以及印度河流域古印度文明的衰落。最近,来自阿曼海湾连续性的古气候记录至少支持了Weiss早期关于干旱事件是导致美索不达米亚阿卡德文明的衰落的论点(注:Cullen H M, deMenocal P B, Hemming S et al. Climate change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Akkadian Empire: Evidence from the deep sea. Geology, 2000, 28( 4) : 379~382. )。研究表明,这次西亚地区10000年以来最为干旱的事件持续了约300年,它的开始时间与阿卡德王国的北部Tell Leilan被遗弃的年代相吻合,表明气候转变与当地文明衰落有强烈的成因上的联系。在希腊的Crete岛,与周围地区文明普遍发生衰落的现象相反,该地区前期平平发展的社会却在这一时期进入了文明社会。尽管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阐述,但这种在发生时间上的一致性可能并不仅仅意味着某种巧合,它可能暗示气候变迁可能在该地区的文明化进程中起到了某种重要的作用(注:Manning, S. W. , 1997. Cultural change in the Aegean C. 2200BC. In: Dalfes, N. , Kukla, G. , Weiss, H. ( Ed. ) . Third Millenninm B. C. Climate Change and Old World Collapse. NATO ASI Series 1, 49. Springer-Verlag, Berlin: 149~172. )。
    除了与古代文明的衰落有直接的联系,这次气候事件被认为与欧亚大陆上印欧人的一次民族大迁徙有关。这次迁徙始于德国北部和斯堪的纳维亚南部,经过原俄罗斯南部、东南欧、安纳托利亚半岛(Anatolia)、波斯、印度甚至中国的西北部(注:许靖华.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徙.中国科学(D辑),1998,28(4):366~384. )。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斯塔夫阿诺斯(注:斯塔夫阿诺斯著. 吴象婴,梁赤民译. 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49. )曾总结性地指出,当时欧亚大陆正处于一个猛烈的骚动时期,整个欧亚大陆都处于一片混乱之中,表现为游牧民族入侵、古老的帝国衰落、旧的社会制度瓦解、世界古代文明消失、古典文明的兴起等。表明这一事件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
    在中国,这次气候事件导致了南涝北旱的环境格局(注:吴文祥,刘东生. 4000aB. P. 前后东亚季风变迁与中原周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衰落. 第四纪研究,2004,24(3):278~284. ),直接导致了江浙一带良渚文化、两湖地区的石家河文化、山东海岱地区龙山文化、内蒙古岱海地区的老虎山文化、甘青地区齐家文化等新石器文化的衰落和终结(注:吴文祥,刘东生. 4000aB. P. 降温事件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诞生. 第四纪研究,2001,(5):443~451. )。
    从上述的讨论可知,全新世气候突变事件对古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负面的影响是导致一些地区文化的衰落,人类的迁徙等。但事物往往是双方面的,需要一种辩证的思维来分析古气候变迁对人类古文化的影响。
    如就上述8200aB. P. 气候事件来说,Weiss注意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灌溉农业的产生在发生时间上对应于这次气候事件(注:WeissH. Climate change and civilization: Time and chance. http: //www, economist. com/science/displayStory. cfm? story_id=2299998. )。他分析了这个地区的降雨类型,认为在美索不达米亚内陆地区的雨量减少,不足以维持该地区的农业活动。人们被迫迁徙出这个地区,来到底格里斯河或幼发拉底河附近,并开始利用一些开凿或天然的小沟渠进行灌溉农业,结果是促进了这个地区灌溉农业的产生。
    如前所述,全新世中期5500aB. P. 前后是全新世气候演化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一些地区新石器文化衰落的主导因素,但这一时期也是古文化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主要表现为社会大改组、大分化如原始氏族制度的解体、文明的形成。Sandweiss曾作过总结(注:Sandweiss D H, Maasch K A, AndersonD G. Transitions in the Mid-Holocene. Science, 1998, 280( 19) : 1916~1919. ),在秘鲁海岸大约5500aB. P. 以后不久,以海产品为主要动物蛋白摄取的原始居民开始建筑庙宇;在秘鲁高地,当地先民的饮食结构发生一些重要的调整;在智利北海岸,原始居民的文化开始变得复杂,先民们开始从事农业,住居地的面积也开始增大;在日本,考古学文化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大型建筑物的修建、食谱中贝类海产品的增加、埋葬上所体现的阶级分化以及代表高级身份、限制分配的商品开始出现等。古气候变化与考古学现象出现的一致性暗示了二者之间的某种关系。这一事件最为显著的影响是促进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文明和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的形成(注:吴文祥,刘东生. 5500aB. P. 气候事件在三大文明古国古文明和古文化演化中的作用. 地学前缘,2002,9(1):155~162. )。
    在中国,这一时期考古学文化出现了重要的变化。主要表现的一些文明因素开始出现,社会复杂性增强;龙山文化开始取代仰韶文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庙底沟期)、大汶口文化(晚期)和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晚期)进入其繁盛时期。在考古学遗存中出现中心聚落和贵族墓葬,如大地湾晚期遗址,红山文化中后期的牛河梁、东山嘴以及良渚、石家河等这样一些功能特殊、规格较高、面积较大的聚落或遗址群。此时,随葬武器开始成为时尚,表明战争开始成为经常性的社会现象(注:严文明. 东亚文明的黎明——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 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37~147. )。城堡开始出现。当时社会发生贫富分化。遗址规模和内涵的悬殊,反映出聚落出现分级趋势。红山文化坛、庙、冢等礼制性建筑的兴建,屈家岭文化城堡的出现,部落之间冲突的加剧和扩大,预示着社会复杂化加剧。总之,在这一时期,许多此前不见的社会复杂化因素相继涌现,社会正处在剧烈的动荡之中。
    对于这次气候事件对中国新石器文化影响的机制可能比较复杂,作者认为这些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出现,除了社会本身发展的因素外,很可能还与由于气候转变导致的资源紧张和资源重新分配有关(注:吴文祥,刘东生. 5500aB. P. 气候事件在三大文明古国古文明和古文化演化中的作用. 地学前缘,2002,9(1):155~162. )。
    对于导致世界三大古代文明衰落的4000aB. P. 降温事件来说,同样它的影响也并不总是负面的。在秘鲁山地冰川中记录中,揭示出在4200aB. P. 前后发生了一次17000aB. P. 以来的当地最为干旱的气候事件,而这次干旱事件与当地的一次人类迁徙在发生时间上比较吻合。当时人类由秘鲁海岸迁徙到高地,前者是以海产品为主要生计,后者则是农业变得更为重要(注:Keer R A. Sea-Floor Dust Shows Drought Felled Akkadian Empire. 1998, 279, 325~326. )。这种转变对于复杂社会形成的影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在中国,“全新世事件3”导致了中国中原周围地区新石器的衰亡和文明起源多元性的解体(注:吴文祥,刘东生. 4000aB. P. 降温事件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诞生. 第四纪研究,2001,(5):443~451. ),但值得注意的是夏朝建立为标志的中国古代文明也在大致同一时期形成。作者认为“全新世事件3”导致了北旱南涝的环境格局,这种格局与中国的地貌和地形特征一起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理限制;同时,“全新世事件3”还大大增加了人口压力。不断增加的人口压力与紧张的资源之间的矛盾促进了龙山时代晚期社会团体之间的冲突和战争的盛行,并由此开辟了中国古代文明诞生的道路。因此,这次气候事件的正面影响是促进了以夏朝建立为标志的中国古代文明的最终形成。

        四、讨论

    环境变迁与文明的演进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需要具体分析。总体上讲,环境变化对人类一方面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也为先民提供了机遇。人类响应环境变化的方式受人类社会的本身如生产技术条件、人口数量、当时的知识水平和自然环境因素,如所处的地理环境、环境变化的幅度、频率等因素的影响。环境变化与文化变化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总结出几种模式。其一,如果环境变化幅度较小,尚在人类适应能力的范围之内,环境变化对人类文化的某些方面可能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即适当的环境变化往往会促进文明的演进。这是因为在未超过人类适应范围内,为了生存和应对挑战,人类必须在生产技术上、社会组织上等做出适应性改进和调整。在这种积极的适应过程中,人类不断积累经验,从而在社会组织技术方面却得到了锻炼,一旦气候好转,往往得到加速发展。其二,如果自然环境变化的幅度较大,超出了人类适应能力的范围,环境变化将可能对对人类社会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对文化产生一种抑制作用,有时甚至直接导致文化的衰落。其三,即使一些气候事件变化幅度比较大,对早期文化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其正面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正如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斯塔夫阿诺斯(注:吴文祥,刘东生. 4000aB. P. 降温事件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诞生.第四纪研究,2001,(5):443~451. )对4000aB. P. 气候事件的评述一样,一方面导致古老的帝国衰落、旧的社会制度瓦解,世界古代文明消失,另一方面,它又促进了世界古典文明的兴起。在中国,4000aB. P. 气候事件一方面与中原周围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衰落有关,另一方面,又是中原地区以夏朝建立为标志中国古代文明产生的催化剂(注:吴文祥,刘东生. 4000aB. P. 降温事件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诞生. 第四纪研究,2001,(5):443~451. )。
    总之,尽管上述一些研究成果还需要进一步的证实,环境变迁在古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环境影响的方式以及影响的结果并不具有固定的模式,不能简单地认为环境好转,文化兴,环境恶化,文化衰,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外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探讨古代社会和文化演进时,不能够将环境视为常量,相反,重视环境变化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早期社会演进的时间、步调和机制。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