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新疆苏联侨民问题的历史考察(1)-历史学
来源:  作者:李丹慧  点击:次  时间:2001-07-2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50年代初,新疆自治区领导干部中一些享有苏籍和持苏侨证的人退出了苏联国籍。但是,大部分苏籍干部不愿意放弃苏联国籍,他们普遍认为苏联比中国好,做一个苏联公民比做中国公民更光荣,故而既要保留苏籍,又要享有中国公民的一切权利。特别是在伊犁地区,由于苏籍干部较多,如伊犁直属县的许多县长、科长、部长、公安局长都是苏侨,而且是苏侨协会委员,要动员他们全部退籍,涉及面过宽。因此问题便拖延下来。④尽管在50年代中国政府三令五申,要求在新疆党、政、军等国家机关中持苏联护照的中国血统干部坚决退出苏联籍,否则便不得担任国家机关干部,中国机关中的领导人员不能持有外国护照⑤,却仍然有大量苏侨在新疆、尤其是伊犁的党政部门中任职。至1960年以前,伊犁地区霍城县的科、部长级以上干部中有60%以上是苏侨;伊犁州级军政领导人中也有许多是苏侨,甚至是苏侨协会委员;在州级机关和直属县市区长以上干部中,苏侨占22%,另还有25%的人家庭成员是苏侨。⑥1958年,苏联驻乌鲁木齐领事馆辖区的苏籍负责干部已只有几名,而伊犁州的苏籍负责干部却仍有95人之多。据1959年的摸底调查,伊犁州直属9县市少数民族干部有4056人,其中苏侨825人,与苏侨有亲属关系的928人,与苏方有亲属关系的287人,三者相加共2140人,约占少数民族干部的52%;自治州各级机关单位共有干部710人,公开苏侨身份的105人,与苏侨有亲属关系的89人,与苏方有亲属关系的35人,三者相加共239人,占少数民族干部的33%;另外,塔塔尔族干部49人,其中44人是苏侨或与苏侨有亲属关系;乌孜别克族干部89人,是苏侨及与苏侨有亲属关系的75人;回族干部210人,有苏侨证或与苏侨有亲属关系的93人。虽然是年伊犁方面将公开了苏籍干部身份并要求去苏的人遣送去苏了,但是与苏侨是直系亲属关系的人在民族干部中仍占有很大比重。这些人大多数也有苏侨证,只是还不肯暴露出来。①

  1960年,新疆全疆开始集中力量进行推动苏籍干部退籍的工作,但是该年的登记结果是,全自治区依然有苏籍干部1047人。由于伊犁州的苏侨登记工作在不少地区流于形式,以及外侨管理工作没有跟上,这一数字并不准确,苏籍干部的实际数量应该还要多些。虽然中央及新疆地方政府将处理苏籍干部退出苏籍的期限屡次延长,至1962年,仅就伊犁州而言,仍有苏籍干部1001人。此外,还有许多干部隐瞒了苏籍身份。总的来说,上缴苏联护照和证件的情况是,群众交的多,干部交的少;被迫勉强交的多,自愿交的少;非法证件交的多,具有法律性质的护照、证件交的少。不少民族干部既不交出持有的苏联护照或非法证件,也不要求去苏联,表现沉默②。

  公检法作为政府的重要部门,一直是审查比较严格的地方,但据1962年调查,伊犁州检察院8个民族干部中有3人系苏侨;伊宁市公安局民族干部中80%与苏方有亲属关系,有的还有苏侨证件。伊宁市文教系统的民族干部、知识分子教员中与苏侨有关系的人或持有非法苏侨证件的人最多,如伊宁市各民族小学300余名教员中80%持有各种苏侨证件;4所民族中学156个教员中49人有非法证件或与苏侨是亲属关系。其他县市的情况也大致如此。③

  据对1954—1963年遣返回国的苏侨及其中国籍亲属在新疆任职情况的统计,在这18万多人中,在新疆党、政、军机关任过职的有7521人;担任过厅、局级以上职务的36人;在军队中任过职的316人,其中包括原新疆军区少将副参谋长和原伊犁军区参谋长。④苏籍干部、苏侨占据新疆一些地区的政要、宣教部门,其所产生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应该说,在50年代中期中苏两国友好阶段,乃至末期随中苏两党分歧的发展,两国关系出现倒退时,在新疆苏籍干部退籍的问题上,苏联政府表面上基本持配合态度,对于苏籍干部回苏的要求,苏联驻乌鲁木齐领事馆大体尊重中方意见,如中方不同意他们回国,领馆即不予批准。对于苏籍干部多数愿意保留苏籍的状况,苏联方面也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十年了,这个问题是解决的时候了,并自我检讨在这方面工作做得不够,苏籍干部不能再坐在两张椅子上,应采取坚决的措施解决他们的国籍问题,因为不干涉他国内政是苏联的原则之一,这种现象如继续存在下去不符合苏联的国家规定。同时强调:事实上,领馆并没有领导这些县长和将军,对他们的工作也不能进行指导,我们只是告诉他们忠实地、诚恳地兢兢业业地工作,而他们在岗位上是起到了先进作用的。⑤尽管苏方的这种告白基本符合实际,但是,在新疆这个中国主权国家存在着大量拥有苏联国籍的一般干部,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而且他们大多心向苏联,或对中国人和外国人的界限认识模糊,这无疑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不安定因素。尤其是苏籍干部基本都是少数民族,这使苏侨问题同民族问题混杂在一起,处理起来十分棘手;当少数苏籍干部本身就是民族分裂主义分子,而苏领馆对这些人又基本持同情态度时⑥,新疆苏籍干部问题的负面影响也就更为突出了。事实上,也正是这部分人日后成为苏联在新疆进行各种非法活动的中坚力量。

  进入60年代以后,苏联领事馆改变了以往在苏籍干部退籍问题上的做法,竭力阻止此类人辞退其在中国党政机关中所担任的职务。1960年8月,新疆自治区政府根据中央指示,决定彻底解决新疆的苏籍干部问题,本着争取他们退出苏籍留下工作、对坚持回国者予以批准的精神,向苏籍干部进行动员。由于多数人仍然要求回苏,公安部门陆续给一些人发放了出境签证。但是苏联驻乌鲁木齐总领事馆却突然一反以往配合放行的常规,对这些人多方阻挠,劝他们不要急于退职,并且一方面给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打电话,表示如果没有苏联区苏维埃以上的证明和在苏亲属的邀请书,苏方就不能给他们发放入境签证;一方面以当年不集体遣侨、批准去苏的权力在苏联最高苏维埃、申请返苏须逐案报批为由,敷衍塞责,拖延事情的解决。此外,当中国方面为调查苏籍干部人员情况反复向苏方索要名单时,苏领馆也始终不予合作。①

  同期,苏联驻乌鲁木齐和伊宁领馆虽同意苏籍干部加入中国籍长期留在中国工作,但在具体受理苏籍干部退籍问题时却设法留难,多方了解中国处理苏籍干部的方针,试图在此问题上对中国施加压力,以使中方做出让步,允许苏籍干部继续留在中国的国家机关。苏联总领事提出:苏籍干部在党政军机关担任着各种不同的职务,尤其是伊犁苏籍干部人数较多,如果他们不愿意退籍,是否就遣返他们回苏?这个问题的解决要靠本人自愿,中苏双方只能说服不能强迫。由此,从1960年5月到1961年3月向苏领馆提出退籍申请者均未获得批准。②

  此期苏联政策发生上述变化,应该说是别有所图的。毕竟,在中国党政军机构中保留苏籍干部,有利于苏联对新疆施加影响和控制。伊犁地区就有不少隐瞒苏侨身份的干部经常与苏联领事馆联系,汇报中方内部情况,提供各种情报,包括中共中央绝密文件,甚至有的民族干警还秘密领取苏联领事馆的工薪。③

  总之,当这个庞大的苏籍干部、苏侨身份的干部群体人心思苏时,其对新疆各族群众的影响也必定是十分严重的。不少苏籍干部不仅在苏联大规模发展侨民的活动中起了重要作用,而且还在1962年的伊塔事件中成为坚决逃往苏联的一类人,其中有地方民族主义情绪或对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不满者,还成为煽动、组织及胁迫群众外逃的首要分子。例如,伊宁市文教界50余名苏侨教员曾带动50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参加了1962年5月29日冲击伊犁州人民委员会、围攻中共伊犁区党委的行动,并且闹得最凶。事件平息后,苏驻新疆两个领馆在6月提出闭馆,个别上层统战人士即宣称:“领事馆撤走了,我们还有地下领事”④。8月15日新疆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布命令,要求全疆人民分清内外、是非界限,加强祖国观念。规定凡同时持有苏联护照和中国公安机关颁发的外侨居留证的人,是合法苏侨;凡只持有苏联护照而未持有中国公安机关颁发的外侨居留证的人,不算苏侨,他们的苏联护照是非法的,仍算是中国人。⑤一些干部看了命令后即挑拨说,“宪法规定凡居住在中国的人,其家属在国外的任何时候都能办理出境。全国各地都执行这个政策,唯有新疆不执行”;中国政府“不准许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出境,特别是新疆地方有80%的维族人都是苏联人”,却“不让走”。有的干部甚至恶毒地说:“宁愿吃苏联的屎,也不在中国住”,煽动分裂情绪。另外,还有不少干部散布“中国和苏联正在打仗”,“两国之间的友谊完了,邮电停了,路也不通了”,“过去新疆是大后方,现在是大前方”等言论,制造紧张空气。而已经去苏的一些人,如原新疆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孜牙·赛买提、原新疆军区副参谋长祖龙太也夫等“东土”骨干分子、分裂分子,则在苏联的庇护与支持下,不断鼓吹“东土耳其斯坦”独立,积极进行分裂活动,与新疆境内潜在的民族分裂势力遥相呼应。①由此可见,新疆苏籍干部问题久未解决的结果是,新疆民族干部队伍的严重不纯,此类苏籍干部给民族团结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成为新疆社会重要的不安定因子。

  可以说,正是考虑到新疆苏籍干部的这种消极作用,中国政府在伊塔事件后,于加强祖国、领土观念宣传教育的同时,开始抓紧苏籍干部退出苏联国籍、加入中国国籍的工作。但是这项工作收效不大,从1962年7—8月起至年末,新疆地区仅有3名干部及其家属7人声明退出苏籍,申请加入中国籍,并办理了入籍手续。1963年11月2日,公安部、外交部又致电新疆自治区公安厅、外事处,对新疆地区持苏联护照干部的国籍问题提出处理意见,规定原为中国人,三区革命时期在新疆当地加入苏联国籍的,以及在去苏联后加入苏联国籍的,本人声明退出苏联国籍并将苏联护照交回苏联驻华大使馆以后,不必办理加入中国国籍手续,即可按照中国公民予以登记户口;本人出生于苏联,原为苏联国籍的,在声明退出苏联国籍并将苏联护照交回苏联驻华大使馆以后,还须办理加入中国国籍的手续。电报还专门指出:退出苏联国籍的声明,由本人连同苏联护照寄交苏联驻华大使馆。声明和护照寄出后,不论苏方是否批准他们退籍,均视为他们不再具有苏联国籍。这项改籍工作一直延续至60年代中期。1965年6月,公安部、外交部电示新疆:苏方批准退籍的人,如果是合法苏侨,改按无国籍侨民管理;如其要求做中国人,应办理加入中国籍的手续,但本人如是我干部,则在苏方批准退籍后,即可恢复中国籍,不必再办理加入中国籍的手续;苏方批准退籍的人如系持非法苏联护照者,则仍继续按中国人管理。②由此,通过改变苏籍干部的身份,将他们完全置于中国政府的控制和管理之中。

  不过事实上,民族分裂意识及对苏联的向往并不是简单的退籍、改籍就能够化解得了的。特别是那些苏籍身份不被中国政府承认的干部,其内心深处更多了一重抵触情绪。随着中苏关系的持续恶化,这类人不仅成为苏联在新疆的重要喉舌和备援力量,而且构成了新疆特别是伊犁地区对苏防范的主要障碍。

  其二,苏侨协会的作用。

  二战结束后,苏联为了加强对在华苏侨的管理,增进对中国的影响,于1946年开始,一方面在苏侨聚居地相继恢复因日本侵华而停办的苏联侨民协会,或接收俄侨公会,或新建苏侨协会;一方面要求国民党政府封闭进行反苏活动的由白俄侨民组成的协会,并试图鼓动白俄少数民族分子成立侨民协会,以分化白俄原有团体。与此同时,一些苏侨自登记苏籍和组织协会起,日渐嚣张,有的苏侨协会还要求具有代苏联政府或使领馆的性质,中华民国外交部以苏侨协会“绝对不能有普通人民团体以外之地位”为由予以拒绝③。

  苏联方面尤其重视新疆苏侨协会的建设,为发展苏侨,扩大苏联在新疆的社会基础,1946年11月,在伊犁、塔城、阿山分别成立苏侨协会;翌年4月,迪化市“归化族”重新加入苏籍的侨民要求恢复苏侨协会,并将“归化族文化会”的财产拨归苏侨会,获新疆省政府批准。8月,迪化苏协成立。④至1954年,伊、塔、阿三区苏协会员已达27095人,约占全疆苏侨总数的34%.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后,1955年12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苏侨协会总会也宣告成立,伊、塔、阿、博乐各地的苏侨协会和各分会隶属于该总会。

  新疆苏侨协会完全在苏联领馆的控制之下,经常向苏领馆请示工作,并汇报情况和提供情报。这个社会团体还拥有自己的经济力量,自己的报纸和旗帜,在三区享有特权,被苏驻伊宁领事称为“国中之国”。①新疆苏侨协会企业作为一支实力雄厚的经济力量,不仅对当地人民的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在苏联对新疆的经济渗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9年后,苏侨协会不断开办工商企业。据不完全统计,至1958年,伊、塔、阿地区苏侨协会开办的工商企业,资金即达270万元。苏侨协会的商贸组织也相当庞大,在50年代初期,仅伊犁的商贸机构即有职员百余人,并在乌鲁木齐、兰州、上海等地设有商业代办处。这些企业享有与苏联外贸机构直接订货和贸易往来的便利条件,在当地商贸份额中占有很大比重,几乎垄断了伊宁市场。苏侨协会还建有联合工商合作社,拥有在中国其他地区从事经营活动的权利。众多的苏协企业在工商业经营中,时常发生偷税、漏税、抗税、抬高物价以及非法收购运销土特产品等违犯中国法令的行为,如1951年至1952年,塔城苏侨协会漏税5万元;1955年至1956年,伊犁苏协经营的工商文娱企业漏税4万余元等等。②

  拥有会员最多的伊犁苏侨协会及其所属分会,还从事着超过侨民协会职能范围的活动,诸如办理一些只有政权机构才有权受理的司法业务。伊犁苏侨协会改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苏侨协会总会后,即将司法科扩大为民事处,并于1957年成立了3人法庭,次年,该法庭撤消,改设民事科。50年代中期,这些司法机构经常受理苏侨民事案件和苏侨与中国公民的各类民事纠纷,据统计,1953—1955年,伊犁苏侨协会即受理各种案件724件,审判63件。③

  新疆各地的苏协,特别是伊犁苏协,在加强苏联对新疆民族群众思想文化控制方面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在50年代,苏联方面通过新疆各地苏侨协会,利用各种手段大力宣传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强对中国边民灌输“苏联优越”的思想。苏侨协会并开办苏侨学校等,组织苏籍干部学习苏联报刊文件和国家建设的方针政策,等等,加强对苏侨青年、干部的思想控制。④这种思想文化宣传,加上伊犁地区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从三区革命时期起至1958年一直使用苏联版本的教科书,受的是苏联国民教育,学的是我们的“祖国是苏联”、“首都是莫斯科”、新疆是“东土耳其斯坦”等等,致使到1960年代初期,在全伊犁地区少数民族儿童的心目中,依然只知有苏联、有莫斯科,而不知中国是什么国家、北京是哪个国家的首都。在25岁以上的知识分子中,许多人认为“苏联是自己的祖国”,而“中国是自己的第二祖国”;在民族干部和群众中还有人说:“中国没有乌孜别克族,我是苏联人,我的党是苏联共产党,我的祖国是苏联,我要回苏联去。”祖国观念严重混乱和淡薄,乃至于伊犁州不得不在伊塔事件之后对全州进行“三一”思想教育,即宣讲“一个党———中国共产党,一个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条道路———社会主义”,加强对少数民族爱祖国的宣传教育,使之理解新疆伊犁是祖国的领土,维族和哈族等民族是祖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不是苏联人,宣传祖国的伟大和做中国人的光荣。⑤

  50年代末60年代初,新疆苏侨协会的势力进一步膨胀,在苏驻新疆领馆的支持下,加大从事超越职能范围的活动,尤其是代行领事业务,受理加入苏联国籍的申请,并在苏侨遣返工作开始后,办理苏侨回国手续和遣送苏侨等事宜。伊犁苏侨协会总会以及阿勒泰、霍城、昭苏、伊宁市等地的苏侨协会根据领事馆的授意,有计划地在中国公民中进行串联登记活动。①苏侨协会干部利用此项工作之便,在中国公民中发放假侨民证,有的苏侨协会会长专门从事非法发放苏侨证活动。特别是有的苏协还吸收地方民族主义分子参加,有的苏协主席本人就是地方民族主义分子,并在当地民族群众中搞小集团活动,有的在地方公安部门工作的地方民族主义分子,为那些借口将侨证上照片遗失的人开具证明,以便于他们去领馆换取新的护照。②

  苏联方面曾经表示:伊犁领事馆委托苏侨协会办理护照是不对的;苏联外交部已在不久前指示说,办理护照的各种业务只能由领事馆做,并应和地方政府取得密切联系,苏侨协会是一个社会团体,而遣侨工作是由国家进行的;伊犁领事馆把领馆的业务交给苏侨协会办理是工作中的一个错误,签证工作只能由领事馆和总领事馆及莫斯科来的同志们进行;并且特别申明,苏侨协会无权发出证件,苏协干部只可做一些具体的技术性工作;苏侨协会发出的不合规定的证件应该作废,持证人也不能前往苏联。③但实际上,苏侨协会从未停止过插手此项工作。特别是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以后,苏侨协会在苏领馆的纵容下非法发展侨民的活动更加积极,伊宁市苏协秘书在发放无主护照时竟然宣称要“把这些护照发给那些想加入苏籍的中国公民”,“这儿粮食定量标准这么低,一定会有很多人愿意到苏联去”,“我们要把这里所有信伊斯兰教的人统统接到苏联去”。④

  此外,苏协还是苏联驻新疆领事馆的耳目,为苏联及时掌握中方的各种情况、各项政策提供情报、信息。苏侨协会经常利用工作之便公开深入中国社会基层搞调查,搜集情报。伊犁州苏协总会最后一任主席即曾通过关系,以拉拢利诱等手段窃取中国的机密文件。1961年10月至1962年5月,伊犁州苏协共窃得情报46件,盗窃中国绝密文件22份。伊塔事件后,伊犁州政府还曾查获一箱被伊宁市苏协主席偷窃的文件。⑤

  在新疆,苏侨协会早已不再是纯粹的社会团体,它与苏领馆一起,成为苏联插入新疆的楔子。1962年5—6月,中国方面查封了伊犁州苏协总会及其下属的塔城、昭苏、乌苏、特克斯、尼勒克、博尔塔拉、阿勒泰等7个分会⑥,拔掉了这些楔子。但是,苏侨协会长期以来在新疆社会中形成的影响,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弭的。

  其三,返国苏侨的作用。

  苏联在新疆非法大量发展苏侨的活动和大批遣返苏侨的政策,给新疆、尤其是伊犁地区带来严重后果,它事实上使苏联的影响在新疆扎下了根。当中苏分裂后,这种影响甚至成了新疆民族分裂情绪的潜在性根源。在1962年新疆边民大规模逃苏行动的酝酿中,以及在伊塔事件后苏联方面煽动新疆民族群众与祖国分离的活动中,返国苏侨、特别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回到苏联的侨民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这批人不少是以非法证件确定自己身份的,他们已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侨民。可以说,中苏关系恶化后,返国苏侨事实上成为苏联对付中国反苏方针的一股重要的借用力量,发挥着某种工具性质的作用。

  第一,苏联利用新疆返国苏侨、逃苏边民,通过邮件往来及广播宣传,鼓动中国公民到苏联去。在苏联地方政府的安排下,自1961年以来,返国苏侨及越境去苏人员与其中国境内的亲友紧密联系,通过信件传播诸如“苏联政府设立外侨委员会,专接有护照、白条子的人和已跑来的人员的家属,时间在1963年夏天,你们现在就要准备”:“毛泽东与赫鲁晓夫二人协商好,要在今年4月份把剩在中国的哈萨克族全部接到苏联”:“苏中两国已达成协议,中国方面给苏方70000人,苏联方面要把留在中国的亲属全部接过来,就连最远的亲戚最近也要过来,苏方将发给公民证。这些人现在没来的原因是有侨证的人还没来完,等侨民来完后,就按苏中双方规定的人数送过来”:“苏联政府指示:要有计划、有组织地集体逃跑,不要单个越境,因为这是苏联所不欢迎的”等等富于迷惑性、煽动性的言论,同时邮寄米面、肥皂、棉布等中国定量供应的物品,宣传苏联生活的优越,极力鼓动中国边民继续集体外逃,并且还利用亲友关系写信鼓动担任劝阻外逃工作的干部去苏,直接破坏中方进行的这项工作。①

  据统计,1961年至1962年,从苏联寄来的信件、邮包猛增。如塔城地区,1961年第一季度苏方来信5038封,1962年同期为6609封,增长31%;乌鲁木齐,1961年全年苏方来信40324封,平均每月3360封,1962年1—5月为51978封,平均每月10395封,增长209%.又如塔城地区1961年第一季度苏方寄来包裹340件,1962年同期增至632件,增长852%;乌鲁木齐1961年1—5月苏方寄来包裹675件,平均每月139(135)件,1962年同期达851件,平均每月170件,增长223%.再如塔城地区1961年第一季度收到苏联报刊杂志等印刷品462件,1962年同期增至923件,增长998%;乌鲁木齐1961年第一季度收到550件,1962年同期增至704件,增长28%.②

  1962年末至1963年,这类信件和邮包进一步增长。1962年11月—1963年3月,伊犁自治州直属县(市)、塔城专区、博尔塔拉自治州总计收到来自苏联的信件70311件。伊犁地区收到的信件最多时月增长5087%,一般平均增加20%左右,有时一天就达一千余件。这个时期从苏联邮寄来的包裹数量也不少,包括各种食品和百货用品,如伊犁直属县(市),1962年12月共收到包裹171件,其中主食(大米、面粉等)22公斤,副食品(肉、油、糖、饼干等)438公斤,余为服装、百货用品等。1963年1月收到254件,总计1945公斤,包括主食23公斤,副食品444公斤,各种服装、百货等1478公斤;2月收到270件,总计2018公斤,其中主食49公斤,副食品797公斤,其余物品1969公斤。③

  返国苏侨和逃苏人员包裹的物质诱惑引起新疆社会的巨大反响。以伊宁市为例,哈萨克、维吾尔、回、乌孜别克、塔塔尔、锡伯、柯尔克孜和汉等当地主要民族中收到包裹的人在居民中占有很大比例,接到这类包裹的不仅有一般群众,也有数量不少的机关干部,伊犁州州级各机关和伊宁市的一些主要机关,如伊犁区党委、伊犁自治州人委、伊犁军区等28个单位均有职工从苏联收到包裹,个别民族领导人也经常收到来自苏联的包裹。由于收件人经常向亲友和当地居民宣扬苏联的物质文明,使得民族群众、包括一些与苏侨无任何亲属关系的中国公民极为羡慕苏联的生活水平,从而积极设法与苏侨建立关系,千方百计地从苏联弄到包裹,或准备外逃。在返国苏侨及逃苏人员的煽动和诱惑下,伊塔事件后,新疆地区外逃事件仍时有发生,如集团外逃,1963年发生80起772人,1964年11起121人,1965年10起54人;零散外逃,1963年130人,1964年61人,1965年60人。只是在中方加强边境地区治安管理等情况下,逃出去的人逐年减少,途中被劫获的人逐年增多了。①

  1961年上半年,苏联哈萨克广播电台恢复了1950年自动撤消的对新疆维语广播节目,录制返苏侨民和逃苏人员赞美苏联的讲话、访问记等,频繁播放,其频率和播出时间都与中国的维语广播电台相近,极易为新疆地区的听众所接收。②尤为严重的是,1963年至1964年,返国侨民中一些地方民族主义分子在广播中挑拨民族关系,激化民族分裂情绪。如有人通过广播宣扬所谓“三区革命精神”,说“三区革命以前,人民受不了国民党之苦才起来推翻国民党。但解放以后,在各个运动中追查三区革命英雄,问他们把汉人杀了多少,结果将这些英雄以负有血债为名,都给整死了”等等,挑起新疆各民族对汉族人的仇恨。甚至露骨地宣传“一切伊斯兰教徒,都是土耳其的后代”,直接鼓动民族分裂情绪。此种分裂宣传与物质引诱相比,其负面影响更为深远。有的边民在接受了这种宣传后切齿地说:“我要把汉族杀完!”有的散布说:“去苏的人有几十万,都联名向赫鲁晓夫申请,说他们在新疆成立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有的民族宗教上层人物则声称:“新疆、西藏独立的问题苏联已经同意了,在联合国也通过了,苏联政府已经宣布,把塔什干以东的地区,成立维吾尔区,现在看从中国去的大人物,也不会睡觉,他们会为新疆独立付出代价的。”有的干脆就认为:中苏分歧“太好了,对我们有好处。”如此等等,形成了一股浓厚的民族分裂氛围。③

  第二,苏联送回部分逃苏人员和回苏侨民,以及一些逃苏、回苏人员潜行回国,给新疆地区增添了社会不稳定因素。1963年,苏联方面拟交回500名新疆外逃人员,中方予以拒绝。在中国看来,当苏联抽调5个师陈兵中苏边界,对中方施加压力时,这种要求无疑具有以武力为后盾组织外逃分子武装还乡,颠覆新疆地方政权的企图。事实上,苏联方面希望将部分新疆逃苏、回苏人员送回原籍的最初考虑,主要在于这些人去苏后不安心当地生活,把他们遣返回中国,既可以卸掉包袱,又可以择清苏联与新疆边民外逃的关系。至于向边境地区增兵,也应是对中国边民大规模逃苏的一种警戒性反应。但是,随着中苏两国关系的渐趋恶化,苏方唆使新疆逃苏、回苏人员非法窜回中方的迹象日趋明显,新疆地方政府对苏联方面派出小股“还乡团”重返故里煽动边民外逃的警惕性也随之不断提高。④

  1964年6月19日,苏联驻华使馆向中国外交部口头声明说:目前由于苏方所做的解释工作,自愿要求返回中国的人员增加了一倍,苏方准备把他们交回。中国外交部再次予以拒绝。⑤此后,7月至8月,苏方连续在新疆的阿勒泰、塔城、博尔塔拉以及伊犁州直属县边界,试探性的派过来10名逃苏、回苏分子。这些派遣分子经过审查,大部分带有刺探情报和策反的任务。据有关部门掌握的情报,1964年以来苏方对新疆外逃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安抚、收买和训练工作①,这显然是在为对付中国的反苏意向做准备。

  1965年5月,苏方纵容新疆外逃人员32人回窜,在遭到中方谴责后,又于6月向中国外交部提出要送回700名外逃单身汉。新疆方面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同意接收,但同时谴责苏方把700名单身汉与中方要求交回的6万多外逃人员分开的阴谋,要求苏方提供名单、财产清册,经中方审查核实后接收这些人员,以此对苏方通过外交途径要求送还新疆外逃边民的举措,继续保持高度警惕。1964年至1965年底,新疆方面共抓获苏方潜入人员8名,1962年逃苏潜回人员39名。②

  新疆逃苏、回苏人员的归返趋向,引起中国方面的严重不安,认为苏联已在军事上做了充分准备,赌注已经下定,苏联的中亚各共和国已树立了以中国为敌的意向,煽起了反汉、仇汉的民族主义情绪。这即为修正主义的战争冒险准备了思想基础,一旦时机成熟,就有可能进犯中国。因此,新疆的危险主要来自苏联修正主义。这种认识导致了中国政府的政策性变化,边界边防斗争成为当时中方反修斗争最为尖锐激烈的一个方面。新疆外事工作自60年代中期开始,实际走上了“进一步突出备战,突出反修,以针对苏联现代修正主义、帮助苏联人民革命为中心”的道路③。

  通过考察新疆苏联侨民的发展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新疆苏侨同其为数众多的中国籍亲属及社会关系,实际上为苏联影响的扩大构建起了广泛的社会基础,这成为当时苏联得以把新疆纳入自己势力范围的基本条件。当中苏关系出现问题时,苏联在新疆大规模非法发展侨民,以及苏侨的遣返,事实上为苏联维持其对新疆的影响创造了条件;而返国苏侨与新疆边民之间的互动关系,民族分裂情绪的升级,又导致了中苏双方政策的变化;苏联中亚地区的各加盟共和国从某种程度上成为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的加油站、大本营,中国的新疆则从中苏友好的基地、战略大后方变为中国对抗苏联修正主义的中心,伊犁更成为反修前哨,两国关系恶化的进程由此而推进。

  此外,新疆苏侨这个特殊阶层的形成及演变,还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以国际主义为原则的缺陷。新疆之所以一度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不仅因为有民族血缘纽带的联系,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这种国际主义标准造成的结果。当新疆的苏联侨民出现尾大不掉之势时,长期以来形成的兄弟关系、兄弟情谊也已经根深蒂固,新疆百姓特别是民族群众,思想上倾向苏联,祖国观念模糊,民族分裂情绪拥有极大的潜在性市场,以此导致煽动外逃一呼百应局面的出现。只是在1964年中苏这对兄弟反目成仇以后,新疆地方领导机构在反对修正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中“揭开盖子”,或者说是公开批判苏联,消除了群众中对中苏关系问题的各种猜测,才使得两年来一直进行的“三一”思想教育真正起到了效用④,苏联在新疆的影响也才得以进一步清除。

 


注释:

  ①国内对在华俄侨和苏侨历史研究的重要成果有汪之成《上海俄侨史》(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和李兴耕等《风雨浮萍———俄国侨民在中国(1917—1945)》(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等。上述著作主要研究1949年以前的在华俄侨和苏侨,后者述及在新疆的苏侨问题,但时限为1945年。对于1945年后,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疆苏侨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基本上还是空白,对此有所涉及的论文有沈志华《中苏结盟与苏联对新疆政策的变化(1944—1950年)》(《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2期);李丹慧《对1962年新疆伊塔事件起因的历史考察》(《党史研究资料》1999年第4、5期)。近悉,俄国学者也有关于伊宁事件的著作出版,书中使用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档案文献,笔者目前尚未见到。

  ①②③④⑤参见《风雨浮萍》第369、82、89、229、20页。参见伊犁州外事办史志办公室《伊犁自治州外事志》,1997年编印;《风雨浮萍》第217、219页。参见李兴耕等《风雨浮萍》第290、211页。此时新疆俄侨人数应不止于此,据1916年新疆地方政府统计,北疆仅伊犁绥定(今霍城县)和宁远两地的俄籍侨民即有6887人。(见《风雨浮萍》第207—208页)参见王铁崖编《中外新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57年)第78—80页。伊犁州公安局史志办公室:《1962年新疆伊塔事件史料》,1988年编印,第33—35页。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奥·鲍·鲍里索夫等:《苏中关系1945—1980》,肖东川等译,三联书店,1982年,第224页。俄罗斯国家档案馆,9401/2/105/240.薛衔天主编《中苏国家关系史料汇编》,第479—480页。“中华民国外交部”档案库,亚西司,1677/001;196/001.沈志华先生在台湾做访问学者期间,代笔者查阅了有关苏侨问题的档案,在此表示感谢。薛衔天编《中苏国家关系史料汇编(1945—1949年)》,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479—480页;伊犁档案馆,11/1/114/121.俄罗斯联邦国家档案馆,全宗9401,目录2,案宗105,第50—58、238页(以下简为:全宗/目录/案宗/页)。参见《风雨浮萍》第231页。1934年新疆第一次民众大会决议案对加入中国籍的俄罗斯人冠以“归化族”名称,列入新疆13个民族之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归化族”名称,改称俄罗斯族。(参见《风雨浮萍》第230页)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档案馆,全宗11,目录1,卷号114,第121页(以下简为:伊犁档案馆,全宗/目录/卷号/页)。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伊犁档案馆,11/1/114/114.吉林省档案馆,77/4/61/80;77/4/1/38—39.随着苏联在新疆非法发展侨民活动的日渐频繁,50年代末中国方面认为,凡持有正式苏联护照的人是苏侨,其他各类苏方证件都不能作为苏侨身份的凭据,但在鉴别苏侨身份的工作中并未得到严格的贯彻。直至1962年伊塔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才开始进一步严格对苏侨的界定,规定:新疆少数民族,凡同时持有苏联护照和新疆公安机关颁发的外侨居留证者是合法苏侨;没有后者,不算苏侨。(伊犁档案馆,11/1/80/4—16、11/2/21/46;吉林省档案馆,1/18—1/248/5)伊犁档案馆,11/1/80/7;吉林省档案馆,77/4/61/79—80.吉林省档案馆,77/4/61/79.《伊犁自治州外事志》。这次调查的详细情况可见1953年8月新疆外事处“新疆工作三年来的总结及今后意见。”(伊犁档案馆,11/1/11/8—10)这里仅指苏侨本人,不包括其家属。此外,由于统计方法问题,苏方的数字与中方有一些差别。伊犁档案馆,11/1/11/8—10;裴坚章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5页。笔者1998年8月31日采访原伊犁州统战部部长陈锡华记录;10月13日采访邓力群记录。伊犁档案馆,11/1/114/139.“中华民国外交部”档案库,亚西司,1971/004.

  ①②③④⑤⑥伊犁档案馆,11/1/80/4—16.伊犁档案馆,11/1/80/86、82、8、5.伊犁档案馆,11/1/80/82—83、42.伊犁档案馆,11/1/80/16.伊犁档案馆,11/1/114/114.1954年11月,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区成立,后改为州,行政区包括伊犁、塔城、阿勒泰3个专区和直属奎屯市共24个县市,并代管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中共伊犁州委党史委员会:《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历史沿革》,1998年编印,第1、36页)本文所说“伊犁地区”的概念即为此。

  ①②③伊犁档案馆,11/1/114/115—116.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档案馆(以下简称新疆档案馆),13/43/208/48—49;13/43/8/6—7;《1962年新疆伊塔事件史料》,第40—41页。伊犁档案馆,11/1/74/40—41、44.

  ①②③④⑤伊犁档案馆,11/1/69/11、11/1/59/141—142.本段及下段数字均据《伊犁自治州外事志》。伊犁档案馆,11/1/97/191—192、195.《1962年新疆伊塔事件史料》,第42页。伊犁档案馆,11/1/97/75—76、79.

  ①②③④⑤⑥辽宁省档案馆,1/2/78/15—16、19;旅大市档案馆,2/2/660/14—16、59—60.辽宁省档案馆,13/1/27/1-5;旅大市档案馆,2/2/660/14—16.新疆档案馆,175/6/54/27—29;《伊犁自治州外事志》。辽宁省档案馆,13/1/50/1.旅大市档案馆,2/2/660/7—8.新疆档案馆,1/2/35/89—90、95—97:“中华民国外交部”档案库,亚西司,1677/0002.

  ①②③④⑤⑥伊犁档案馆,11/1/80/7;《伊犁自治州外事志》。吉林省档案馆,77/4/61/79—82,77/4/1/38—41.参见《伊犁自治州外事志》;新疆档案馆,13/40/233/9;伊犁档案馆,11/1/59/134.新疆档案馆,175/6/54/29.辽宁省档案馆,1/2/78/57.辽宁省档案馆,1/2/78/57—61.自1956年起,中国方面经与苏方协商取消了对苏侨去资本主义国家的限制,至1958年,到资本主义国家的苏侨约2万人。(吉林省档案馆,77/4/61/79)

  ①②③④⑤⑥伊犁档案馆,11/1/118/9—11;《伊犁自治州外事志》。伊犁档案馆,11/1/120/234.吉林省档案馆,1/18—1/248/5;伊犁档案馆,11/2/21/46.指1962年4—5月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市及所属塔城地区发生的6万多边民大规模逃往苏联,以及5月29日边民冲击州人民委员会、围攻中共伊犁区党委、进行打砸抢的事件。对此事件起因的考察,见李丹慧《对1962年新疆伊塔事件起因的历史考察》,载《党史研究资料》1999年第4、5期。新疆档案馆,13/43/8/4、6、10;《伊犁自治州外事志》。1960年苏方从新疆遣走1743人的数字包括苏侨及其中国籍家属。另据《伊犁自治州外事志》记载:该州1960年经批准出境1788人,其中苏侨957人,中国籍亲属和无国籍侨民831人。新疆档案馆,13/43/8/2—3;13/44/182/36—37.

  ①②③④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45/1/329/29—38.葛罗米柯致苏联驻新疆领事电,1949年12月15日,沈志华个人收藏档案;伊犁档案馆,11/1/80/6.详见沈志华《中苏结盟与苏联对新疆政策的变化》(《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曹达诺夫·扎伊尔《五军的革命历程》(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第105页。伊犁档案馆,11/1/131/253、263;11/2/22/33、36.

  ①②③④⑤⑥《1962年新疆伊塔事件史料》,第37页。吉林省档案馆,77/4/61/80,77/4/1/39.伊犁档案馆,11/1/11/10,11/1/80/6;笔者1998年8月31日采访陈锡华记录;《1962年新疆伊塔事件史料》,第37页。伊犁档案馆,11/1/11/9.伊犁档案馆,11/1/80/6;俄罗斯现代史文献保管和研究中心,17/3/1080/20;新疆档案馆,13/43/8/2;笔者1998年8月31日采访陈锡华记录。如果比照苏联提供给赛福鼎的苏籍领导干部名单,则应还有10—11人没有退出苏籍。《内部参考》第282号(1950年12月1日),第3—4页;新疆档案馆,13/43/8/5.

  ①②③④⑤⑥新疆档案馆,13/44/182/36.伊犁档案馆,11/1/80/10—12、7、14.参见《伊犁自治州外事志》;伊犁档案馆,11/1/129/129—133.伊犁档案馆,11/1/114/149—150.新疆档案馆,13/43/8/4—5,13/44/182/36;伊犁档案馆,11/1/114/19、140—142.伊犁档案馆,11/1/80/10,11/1/114/148、150、152.

  ①②③④⑤参见《中国共产党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历史大事记194910—19664》(上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84页;伊犁档案馆,11/2/21/46.伊犁档案馆,11/1/114/149、152.伊犁档案馆,11/1/114/152.新疆档案馆,13/43/8/5—6.新疆档案馆,13/43/208/49—50;伊犁档案馆,11/1/114/148.

  ①②③④《伊犁自治州外事志》:“中华民国外交部”档案库,亚西司,1677/002.“中华民国外交部”档案库,亚西司,1677/001;1677/002.伊犁档案馆,11/2/21/47—48,11/2/21/46.伊犁档案馆,11/1/114/27—29,11/1/118/38—39,11/1/131/105—111.

  ①②③④⑤参见沈志华1998年8月27日采访新疆自治区三区革命史资料组组长张克迅记录;《1962年新疆伊塔事件史料》第38页;伊犁档案馆,11/1/120/228、231;11/1/114/143.《1962年新疆伊塔事件史料》,第42—45页;《伊犁自治州外事志》。参见《伊犁自治州外事志》。参见《伊犁自治州外事志》;新疆档案馆,40/2/12/2.参见《伊犁自治州外事志》;新疆三区革命史编纂委员会编《新疆三区革命大事记》(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2页;笔者1998年8月31日采访陈锡华记录。

  ①②③④⑤⑥《伊犁自治州外事志》;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2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247—248页。参见《伊犁自治州外事志》;伊犁档案馆,11/1/114/152.伊犁档案馆,11/1/114/27、24;《1962年新疆伊塔事件史料》,第41页。伊犁档案馆,11/1/74/40—41、44;11/1/80/87—88.伊犁档案馆,11/1/80/5、43—45.新疆档案馆,13/43/208/48—49;《1962年新疆伊塔事件史料》,第40—41页。

  ①②③伊犁档案馆,11/1/121/15—23.伊犁档案馆,11/1/114/116—117.原档案个别数字有误。伊犁档案馆,11/1/121/50—52、53—55,11/1/118/12—21,11/1/114/116—117.

  ①②③④⑤伊犁档案馆,11/1/129/27—35.伊犁档案馆,11/1/129/135—141,11/1/131/68—78,11/1/129/27—35,11/1/121/56—61,11/1/120/230—234.伊犁档案馆,11/1/118/12—21,11/1/131/248—263,11/1/119/104—107,11/1/121/50—52,11/1/124/87—91.《1962年新疆伊塔事件史料》,第46页;伊犁档案馆,11/1/114/117.伊犁档案馆,11/1/121/15—23,11/2/22/46.

  ①②③④伊犁档案馆,11/1/129/13.伊犁档案馆,11/1/131/262、261;11/2/20/31—37.伊犁档案馆,11/2/22/32,11/2/22/45—53.关于中方同意接收700名单身汉及要求苏方提供名册一事最终结果如何,笔者未见到材料。伊犁档案馆,11/1/131/248—263.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